战争历史运动座标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巨廉,现为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半个世纪了。这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战斗最烈、影响最广和最深的战争,虽然过去的时间已经很长,但在苏联解体和美苏对峙的雅尔塔体制结束以前,世界仍然是处在它的直接影响之下,世人仍然是生活在它的余波之中。因此,世界各国的政界和学界,多年来一直带着强烈的现实感和直接的利害关系,去探索和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随着雅尔塔体制的结束,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今年,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伟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实际上是在给一个时代画上句号,从而翻开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篇章。人们已经有可能更加冷静地、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加宏观的视野,去重新考察和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作为一个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多年的史学工作者,借《世界历史》这份我对之很有感情的刊物发表本文,试图从更加宏观的视野以新的角度来考察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战争。

      (一)战争历史运动中的两种趋势

      人类从动物(类人猿)进化为人之后就有战争。①能使用工具来与同类进行群斗,就是人类的战争区别于动物群斗的主要标志。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曾经论述过。他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我们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工具是什么呢?……是打猎的工具和捕鱼的工具,而前者同时又是武器。”②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战争的演变很慢,几百万年的时间没有多少变化,仍然是带有很多动物群斗的痕迹。但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整个社会的变化,战争的历史演变速度就大大加快了。

      我们回顾人类战争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动趋势。

      一种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武器的发展,战争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卷入战争的人数越来越多,战争的破坏性越来越烈,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也就是说,在人类战争的历史运动中,存在一种向着越来越无限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因为这是过去历史上处于主导地位的趋势,而且是大家比较容易看到的,所以我称之为迄今以来人类战争发展史中的显性趋势。

      另一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战争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它在被利用的同时,又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和控制:战争的自由度在下降,战争的野蛮度在下降,战争的伤亡率在下降,战争向着控制大于自由的方向发展。由于这种趋势迄至20世纪中叶(准确地说是迄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是不明显的、不占主导地位的,我把它称之为迄今以来人类战争发展史中的隐性趋势。

      虽然从远古时代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人类战争的历史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总趋势,是向着越来越大、越来越烈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向着无限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确实还存在着一种不占主导地位的、制约和控制战争的隐性趋势。这是我们过去所忽视、而今天要加以认真研究的。

      人类的原始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武器很原始(破坏力和杀伤力有限),活动的地域空间有限,作为当时社会单位的氏族部落人数和规模也都很小,因此当时的战争,在客观的现实中是十分有限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当时的氏族部落是武装的群体,每个人都是战士,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状态的全民皆兵。一旦发生战争,整个部落都投入进去,因此战争具有一种“自然的总体性”。而且,当时人们在发动战争和如何进行战争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肆无忌惮的野蛮性,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拥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什么限制。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战争虽然在客观上是十分有限的,但在主观上却是无限的。

      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尤其是私有财产、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武器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增加了,战争的地域范围扩大了,进行战争的人数增多了。从这一方面来看,战争比原始社会时代是更大更烈了。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时人们发动战争的自由和进行战争的手段,也开始受到了某种社会性的(非自然性的)限制。公元前218—前201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人同迦太基人,曾经签订过禁止使用大象作战的条约,这是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次对战争手段(武器)的限制。③以后,随着战争的破坏性和暴烈性的增加,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战争进行某种限制的趋势也在发展。这种限制,并不一定是通过双方达成协议或条约来体现,也可以是一种不成文的、受多种矛盾因素制约而实际形成的限制。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限制的具体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历史上存在过发动战争之前要先下战表,在某些共同的宗教节日双方停止战争行动,还有如禁止杀害放下武器的俘虏,以及近代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毒气等等。

      当然,人类战争历史运动中的这种受到制约和控制的隐性趋势,同它向着无限化方向发展的显性趋势,都是相对的;而且,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战争中,事实上也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相成的无限性和有限性两个方面。这两种趋势的互相作用,使得人类战争的历史运动曲线,在总趋势向着无限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有起有伏。

      我们回顾人类战争发展的历史运动轨迹,可以发现,在16-17世纪出现了第一个向上发展的高峰时期。其上升曲线的顶点,是公元1618-1648年的欧洲三十年战争。这场欧洲两大强国集团——信奉旧教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集团,同信奉新教的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以欧洲的中心地带为主要战场,打了30年的全欧性争霸战争。一方面由于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所带来的武器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围绕着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所出现的宗教改革,带有一种狂热的宗教色彩(即意识形态因素),因而战争具有一种当时条件下空前的残暴性。据英国著名军事史专家J.F.C.富勒的统计,这场战争死亡人数达800多万,仅仅在中欧的波希米亚地区,其人口就从战前的200万人减少到战争结束时的70万人,该地区战前3.5万个村庄,战后还有人居住的只有6000个。④由于战争的残暴性,使得17-18世纪欧洲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从理论上提出了限制战争的主张。如雨果·格劳秀斯(他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写了《战争与和平法》一书)、托马斯·霍布斯(他在三十年战争后发表了《利维坦》一书)、E.伏尔泰(他在1758年发表《万国公法》一书)。他们提出要节制在战争中的暴力和破坏行为,论述了关于在国际间要制订一种共同遵守的“节制战争的规则”。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关于限制战争的理论。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