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荣渠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本文就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理论与历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1.对法西斯主义认识不清与战争初期的思想误导,带来了巨大灾难;2.西方的绥靖政策与苏联在关键时刻从正确立场向错误立场的转变,使本来可能制止的战争成为不可能制止;3.有效的军事合作与战争的正义性与全民爱国热情高扬,是反法西斯同盟取胜的决定性条件;4.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抗战,正面战场是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应全面评价;5.反法西斯同盟的两重性与胜利的两重性;6.近年日本否定侵略罪行的逆流与清算日本战争罪行不彻底之间的联系;7.正确汲取历史教训,关系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 二次大战 法西斯主义 绥靖政策 同盟 历史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本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中影响最大最广泛的历史事件。作为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每一代人都要研究它。作为对数千万死难者的悼念,每年的胜利日都是世界性的追思与悼亡日。

      在这五十周年的隆重的纪念日子里,应该特别认真地来探讨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对这次大战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也必须指出,由于大战的悲剧刚结束又陷入“冷战”的悲剧之中,以及国际和国内斗争的复杂性,使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往往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政治斗争。历史的大悲剧告诉我们:各种思想上的误导,正是引向战争犯罪和迟迟未能阻止侵略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是否能正确和严肃地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重大历史课题,科学地汲取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不仅关系着对子孙后代的历史教育,而且也关系着即将到来的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

      今天,国际格局正在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新的重大的转折: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尘埃早已落定,战胜国与战败国之分不复存在,大量的历史档案也已经解密。各国学者有可能站在现时代的高度,从更广阔、更全面的视角来心平气和地、深入地、客观地研究这将伟大的历史事件。鉴于这次战争的极端复杂性和参战国的广泛性,视角之不同与观点的差异是很自然的。但是,只要学术研究做到:一,尊重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高扬主旋律,求同存异;三,检讨战争,不是着眼于过去,而是为了开创一个和平、友好、合作的国际新格局;那么,今后开展国际合作的研究,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这些原则,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的研究,也完全适用。

      本着上述精神,紧紧把握反法西斯这一主旋律,下面想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所有战争中最伟大的战争”①。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战争。据统计,在最近四千年中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战争。但真正世界规模的战争在20世纪以前还没有过。2500年前希腊编年史家修昔底德写过一部描写雅典与斯巴达争夺霸权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他把这次战争称之为“所有的战争中最伟大的战争”。其实那场历时28年的战争的范围仅及希腊半岛一隅,而它的影响还没有越出地中海。那位博学的史家当然不可能想像在2500年中世界战争的规模、方式和影响发生了多么惊人的变化。如果他亲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波及全球历史舞台的总体战争(total war)时,定会惊呼:这才是真正的“所有的战争中最伟大的战争”!

      我们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最伟大的战争,并不是指先后参战的国家超过60个之多,卷入了世界五分之四的人口(约17亿人),战火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大西洋的广大地区,在陆地、天空、海洋,全面地进行战斗。这一特征虽然也是重要的,但只说明这场战祸是人类的空前浩劫,说明它对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的破坏度是旷古未有的,而不能说明战争的伟大意义。

      这场大战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是中、英、苏、美为主力的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以德、日、意为轴心的国际法西斯邪恶力量之间的一场大搏斗。从而这是一场保卫现代文明、反击法西斯主义侵略的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正因为如此,我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之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

      但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论是西方国家、苏联和其它反法西斯国家在法西斯势力兴起以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甚至在战争爆发以后都不一致。这有许多复杂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前提是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的军事火并。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的历史前提与发动方式都与此大不相同。欧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心脏地区,具有西方民主主义与现代工业文明的传统。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极端反动而又蛊惑人心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欧洲的兴起,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深刻危机的表现。其中德国法西斯主义是作为最有理论形态的典型模式出现的,它是在1918年以后被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体系、经济危机、革命与反革命的大动乱等搞得四分五裂的特殊形势下,逐步形成和羽毛丰满的。日本的天皇制法西斯主义的形成则是非典型形态。近代东亚沦为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边缘,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掠夺与传统封建专制主义的双重压迫。日本是唯一通过“富国强兵”路线快速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并通过向东亚邻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而跻身现代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之列;由国家神道与军国主义相结合,逐步建立起“天皇制法西斯”体制的②。法西斯主义尽管有多种形态,它的思想本质都是:极端的社会沙文主义,极端的民族主义即种族优越主义,政治上的极权主义,极端凶恶的军事霸权主义,极端的反理性主义,极端的反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敌视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优秀文化遗产,尤其是对人类现代文明的支柱——现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大反动。法西斯主义不同于一般帝国主义,它对一切民族的独立、自由与民主都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不能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模式来套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在大半个世纪以前,由于患了严重的恐战病、恐共病和政治短视症,西方国家很少有人能真正认清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对德国法西斯一直采取自欺欺人的绥靖主义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