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埃及文明的起源

——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文鹏,内蒙民族师院世界上古史·埃及史研究所教授

原文出处:
史学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社会进步的现象。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中,文明的起源及其本质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这方面,曾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19世纪以来,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文学家的著作中常常涉及到“文明”的术语。但是,明显的倾向是把“文明”与“文化”两者交互使用。文明与文化两个术语往往意指同一的事情,但是又不完全是同一的概念。“文明”一词源出于拉丁语Civis(“城市的居民”),因此,“文明”在其最本质意义上,是人民和睦地一起生活于城市中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文化”一词离不开“文明”,它源出于拉丁语动词Colere(“耕作土地”),其过去分词Cultus,与耕作(Cultivate)有关。因此,“文化”一词的本意是指着“耕作”果园和菜园,或者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才能。但是,作为史前社会所专门使用的“文化”一词,是用来指明“一个特定的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生产和思想活动产物的总和”①。“文化”一词在其现代的用法上,更主要是反映一切实在的情形和人类的成就。人类的一切成就:艺术、技术、科学、宗教、政治等又成为文明的内容。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把“文明时代”作为与蒙昧、野蛮时代相对立的伟大进步时代。近年,G·柴尔德所倡导的所谓“第二次革命”,实际上是指着由农村发展为城市,而城市则组成了国家(见下文)。这种“城市革命”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的概念相一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专门论述了氏族社会与文明社会的不同性质,以及文明的起源,并赋予文明社会以深刻的阶级性,揭示了文明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与国家的关系,指明了文明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根据上述的有关“文明”的概念与含义,结合埃及历史的实际,我们将在前王朝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作为埃及文明最直接现象的文字、王权、城市、城市国家是怎样发生的,如何形成起来的,以及它们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根源。

      一、社会分工与社会的分化

      在前王朝时代,埃及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并且发展了铜石并用的文化。陶器生产由粗制的发展到精制的,特别是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必然导致原始公社制的生产关系的改变。作为原始社会的,或史前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原始的公有制。恩格斯指出:由于“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作为向“新的社会”的转变,作为“我们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它是由分工方面的一个新的进步开始的”。②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论述了野蛮时代的社会大分工。恩格斯所说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民族和没有畜群的落后部落之间的分工”,在古代埃及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埃及似乎不存在专门以游牧为生的民族和部落。因为埃及尼罗河的有规律的泛滥,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从考古资料来看,不论巴达里人或涅伽达人,他们都是以农业、牧业和渔业相结合的混合型的社会经济③。在巴达里文化时代(公元前4500—4000年),农耕和家畜的饲养,狩猎和渔猎在他们的经济中必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涅伽达文化Ⅰ时代,(公元前4000—3500年),农业,辅助以渔业和狩猎仍是主要的生活来源。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则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

      手工业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面之一。从猿转变成人,就是以石器工具的制造作为标志。人类社会的最初发展又是以手工的石器工业的进步,划分不同的阶段。但是,手工业作为独立的行业却是出现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埃及的手工业生产,在巴达里文化时代发展到铜石并用文化,但是铜器毕竟是少量的,而石器工业的发展仍然占主导地位。到了涅伽达文化Ⅰ时代,我们第一次碰到了一种工业,燧石矿业和剥成厚片的技术发展起来④。在这个时期埃及的燧石工业,已不象先前的那样利用现成的地表面上的岩球,而是开凿悬岩采掘优质的燧石生产双面刃口的大刀以及鱼尾状大刀或矛,有的大刀达35厘米长而仅仅几毫米厚。这些燧石先是把它薄成一定的形式,然后从两边再压剥成薄片。这些作品显然不是临时劳动者之所为,而是高度熟练的劳动者的产品。另外,或许还有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黄金的开采。这些矿工和技工阶级,他们可以不再从事粮食生产而具有一定的财富。这种现象又暗示了公社现在必定有了一定的剩余和财富的积累,使之能够扶养它的某些成员⑤。柴尔德也强调:积累公共资本所需要的是公社中实实在在有一部分人,永远脱离觅食的基本业务,而去从事于再生产的工作,从事于稍高级的工业,从事于运输、商业和管理等等。那唯有已经有了一批剩余粮食,足以支持那些不再替自己生产食物的公社成员时,才有可能⑥。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私有制形成的物质基础。而私有制则成为与氏族社会的公有制相对立的因素。在涅伽达文化Ⅰ时代,或许已经出现了私有制。在出土的一些器皿上,经常可以看到所刻划的一定的符号,特别是在一处埋葬中的所有器皿照例是标记同一符号,表明这些器皿属于其一定的主人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