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1945年,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打败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50年后的今天,法西斯主义仍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法西斯主义为什么兴起在20世纪上半期?它的性质是什么?对此,史家依旧各执一辞,众说纷纭,笔者仅就日本法西斯主义略陈己见。 一、现代化与法西斯主义 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兴起,究其根源可追溯到明治维新,国内外学者对明治维新的性质评价不一,但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它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国和前苏联学者十分强调明治维新作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传统的军国主义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的要求相结合,使日本走上了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道路,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笔者认为,20世纪30、40年代日本法西斯进行的长达15年的侵略战争与以往的侵略战争有一定的联系,但在战争的理论、目标、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不是以往侵略战争的简单继续,而且15年侵略战争与国内法西斯体制相辅相成。二者首先都源于明治维新建立起来的现代化模式。 众所周知,明治维新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前提很不成熟的背景下发生的,这就决定了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与欧美不同的现代化之路。明治维新急于建立起富国强兵所需要的经济基础——近代工业,在国家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地推行殖产兴业和工业化政策,通过对外侵略为近代工业提供了资金和市场。这样,在大工业企业兴起的同时,保留了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许多企业仍采用着前近代的方式经营。农村中不仅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而且以小土地所有制为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经过与其它阶层和集团的多次较量,把政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明治宪法确定的近代日本国家体制貌似君主立宪,实则专制主义。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幕府时期的精神权威天皇重返政治舞台,神道被奉为国教。在社会结构上,中小地主、自耕农、小商人、小手工业者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旧中间阶层。直接掌握政权的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地主阶级,而是领导倒幕运动的下级武士,他们形成了一个军阀官僚阶层,集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于一身。 应该承认,日本的这一模式在现代化初期,特别是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成功。但是,现代化是全面的社会变革,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一个领域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领域的连锁反应,工业化必将带动政治社会文化的变革。日本工业化的速度之快远远超过欧美国家,社会变动也较欧美国家激烈得多,动摇了明治维新后确立起来的社会结构。这是明治政府的领导人所始料不及的。前近代的中小企业不断受到大工业的排挤和吞噬,农业受到地主制的束缚,商品经济的侵蚀和大工业的压迫,经营开始变得困难起来,甚至一些中小地主也无法维持经营。旧中间阶层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工业的大发展更加剧了对旧中间阶层的打击。 大工业的发展也造就了广义的市民阶层。在国家的羽翼下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势力日渐强大,不再满足于由军阀官僚代掌政权,要求把国家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一个与近代工业相联系的新中间阶层诞生,成为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推进力量。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抨击专制主义藩阀政治,提出政党政治的口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掀起大正民主运动,终于实现了由垄断资本的代表——政党组成的内阁,即政党内阁,继而又取得了普选权。 现代化也是一股世界潮流,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为经济国际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随着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落后民族和国家觉醒,用武力的方式争夺和重新瓜分殖民地开始变得弊多利少,不仅遭到落后国家的反抗,也使殖民国家迎头碰撞,最终破坏了经济的相互依赖,造成经济的巨大震荡和损失。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盛行,美国率先鼓吹“和平”的经济方式。日本财界为自身利益计也欣然同意,以对美协调和“对华不干涉”为特征的币原外交应运而生。军国主义受到批判,甚至出现了因害怕世人的侧目和咒骂军人不敢穿军服的情况。由此可见,军阀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 综上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潮流引起深刻的社会变动,不仅旧中间阶层注定要被消灭,军阀官僚阶层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开始没落。这时,法西斯分子痛感“国难来临”。实际上,这一“国难”并非国家民族之难,而是这两个阶层行将灭亡之难。为了挽救自身的命运,他们极端仇恨现代化,在他们中间兴起了民间和军部法西斯运动。 民间法西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一般成员大多出身于旧中间阶层,他们激烈地抨击现存体制和“特权阶层”,主张变革即通过政变暗杀实现天皇亲政,用国家的权力抑制大资本和大土地所有,保护小私有制,其中的农本主义者甚至憧憬倒退到古代社会中去。民间法西斯运动在30年代参与或策划了从“三月事件”至“二·二六”事件的所有政变暗杀活动,许多政界、财界人物被杀。从阶级构成、纲领和行动分析,民间法西斯运动是不折不扣的旧中间阶层的代表。 军部法西斯运动的主要成员是毕业于陆军大学校的幕僚军官,理论基础是总体战思想。他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战争形态的变化,今后的战争是举国家之总力的战争,为此,必须确保中国特别是中国东北的资源以实现原料的自给自足,同时国家要对整个社会和全体国民实施强有力的统治。 总体战思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流行世界各国的军事思想,并非日本所特有。现代化在军事方面使军队职业化,一批专业幕僚军官逐渐取代藩阀出身的军阀的同时,也使军政分离,军队置于政府之下不再参政。在这种背景下,军部提出的总体战思想不是对战争的认识,而是对抗民主化、维护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纲领。战后初期,军部法西斯尚未明确提出“改造国家”的目标。但是在20年代,军部总体战体制的推行受阻于政党和财界,矛盾日益加深。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使军部感到统帅权独立受到严重威胁,法西斯分子最终提出“改造国家,昭和维新”,总体战思想也彻底脱离了一般军事思想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