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兰是德国领土,位于法德边境交界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1916年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对德和约”,根据和约第四十二条、四十四条规定: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十五年,莱茵河东岸五十公里以内区域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驻防。①这样,在德国的领土上就保留了一个德国自己不得设有一兵一卒的真空地带。1925年,战胜的各国在洛迦诺公约中重申了这一规定,并指出:只要德国兵进莱茵兰,就已经构成了对凡尔赛和约有关条款的显明违犯,“是一种未经挑衅的侵略行为,是在非武装区聚集武装”,“国联或缔约国有权采取行动立即予以抵抗。”② 但是,1936年3月7日,德国便兵不血刃,开进莱茵兰,实现了莱茵区的重新武器。那么,德国为什么敢于重占莱茵兰?为什么能够成功?这一事件的影响及后果又是怎样的呢? (一) 1936年3月2日,希特勒发出了占领莱茵兰的正式命令,3月7日凌晨,德国少数部队越过莱茵桥头进入非军事区,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一直前进到法国边界。希特勒宣称:“德国政府从今天起重新确立了德国在非军事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德国军队正在开进他们未来的和平时期驻防地”③德国的行动,不仅公开撕毁了凡尔赛和约,而且也破坏了洛迦诺公约,正如法国外长庞赛所说的“希特勒打了他的对手一记耳光。”④然而希特勒敢不敢动手,则要看英法的态度。 莱茵兰的非军事文化,是由国际条约确定下来的,并且得到英法等国家的保证。但在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一方面重申了莱茵兰的非军事化,另一方面规定,从1930年起,战胜国部队逐步撤离莱茵区右岸。这一决定,不仅减轻了德军的压力,而且为德国重返莱茵兰打开了方便之门。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扩军备战。随着德国的崛起,它要求冲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改变现存秩序。但1936年的德国还无力与英法相抗衡,于是他采取冒险行动以试探英法的虚实。 1933年10月德国借口西方国家没有满足其军备平等的要求,宣布退出国联和日内瓦裁军会议,这是德国对战后秩序的首次挑战,英国对此表示遗憾。但英国压制法国作出了让步,使德国重返国联,并取得了常任理事的席位。希特勒讹作得以成功,其行动也越具挑衅性,1935年3月14日,戈林以航空部长的身份宣布重建德国空军,3月16日,希特勒颁布法令: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凡尔寨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寿终正寝,英法对德提出了抗议,国联也对希特勒的行动表示不满,但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制裁措施。面对德国的步步进逼,英法不但不予制止,相反却认为,要使德国不再进行扩张,就必须满足其要求。因此,1936年6月2日,英德订立海军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德国将建立一支像英国海军三分之一那样强大的舰队,这实际上是允许德国重建海军英国帮助德国破坏了凡尔赛和约有关海军的限制,这既没有与法国商量,也没有通知凡尔赛和约的保障者——国联。希特勒因此断定:如果德国重占莱茵兰,英国不会也无力限止德国,而没有英军的支持,法国不会有所作为。 这时,英法等国联成员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所采取的措施,使希特勒相信国际联盟实在无能为力来制止一个已下定决心的侵略者。而且由于英法半心半意的制裁,使对付德国的施特莱沙阵线不复存在,意大利开始向德国靠拢,1936年2月28日德意协定签字,德国在国际上取得了强有力的联盟,希特勒彻底埋葬凡尔赛和约的时机成熟了。 早在1935年5月20日,冯·勃洛姆堡将军就已经向三军发出了第一个指令,要他们准备拟出重新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计划,其行动的代号为“训练”,“强调这一行动要用闪电速度的突然一击来完成。”⑤在616日国防工作委员会会议上又进一步讨论了进军莱茵兰计划的各项细节。 万事俱备。以后的事情就是为其行动寻找一个借口,而法苏协定恰恰给希特勒提供了行动的借口。早在1935年5月21日,希特勒就对协定进行滔滔不绝的攻击,并指出法苏条约使洛迦诺公约有了一个在法律上不安全的因素。1936年2月11日,法苏条约最终得到法国众议院的批准。两天后,3月1日希特勒不顾他的高级将领的反对,借口洛迦诺公约因法苏条约的存在而失效,德国将不再受公约的约束,决定于3月7日,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结果德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轻取莱茵兰。可见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英法的纵庸。 (二) 1936年德国兵进莱茵兰,并不是依靠其实力,德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无法与英法相抗衡的,1936年德国也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因此,勃洛姆堡将军曾密令他的军队“如果法国人采取敌对行动,就立即从莱茵河对岸撤回”。⑥希特勒自己也承认“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有夹着尾巴撤退。”而“我们如果撤退,就会招致失败。”⑦希特勒政权也将随之垮台,但英法等盟国却一动也没有动,希特勒的赌博再次获得成功。 其实,对这场危及欧洲集体安全的危机,法国是预见到了,军方和政府也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外交部门也多次提请国防部注意防范的问题,但法国军方当时丝毫没有打算预先采取某些强硬的行动警告德国,只是设想了一些对付未来行动的保障措施,而且这些措施必须是在英国政府完全同意下才能实施。法国政府此时竟顺从了军人的意见,2月27日的内阁会议上,政府决定:法国政府将不单独采取任何行动,只有在洛迦诺公约缔约国的同意下才行动。这样,事件发生前法国政府就已经定下了对付未来事变的行动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