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农业经济进一步打破封建经济体制的束缚,逐步走向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混合经济体系;工业逐步摆脱传统的行会限制,走向以毛纺织业为主导,其它各业竞相发展的轨道。引起这一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一是英国经济自身的发展及其经济结构的变化;二是西欧经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为该地区各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伦敦成为西欧重要的经贸中心。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一 15世纪末,英国人口日益增长以及财政经济的好转强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蓬勃地向前发展。标志之一,中世纪末期以来,因人口税减所造成的一度荒芜的土地于16世纪又重新恢复使用,英国农业生产没有因为牧业的发展而减少,相反,粮食产量在不断提高。当然,对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众说纷云。有人认为,原因之一是亨利八世在对修道院和教堂土地进行剥夺的同时,允许土地买卖,结果大批权贵阶层竞相购置好地,精心耕种,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另一些史学家则认为,引起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价格革命”使固守传统租税制度的大土地所有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于是,他们纷纷出售其部分或全部土地。而这种土地的出售预示着英国土地制度的变革,它使土地由封建贵族手中转移到那些最明达而具有能力和富有商业意识头脑的企业家手中。他们采取与经营商业同样的方法与手段去开发经营这些土地,从中获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这一观点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随着旧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衰落,新贵族逐步过渡到农业企业家这一变化,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是英国农业发展、粮食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英国人口的增长也是促进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的原因。人们对粮食及农副产品的不断需求一方面导致粮食价格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农业生产者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他们不断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实行科学管理,对土地实施大面积的施肥与灌溉、排涝等,极大地提高了地力。16世纪后半期,英国共垦荒达9.5万英亩①。最早进行土地排灌与施肥尝试的赫勒福的罗兰德·温凡使其土地年收入由原来的40英镑提高到300多英镑②,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人们还注意引进大陆的先进农业技术,如采用播种机,改进耕犁;还从荷兰人那里学会了使用铁锹进行生产劳动,引进大量新品种,如,萝卜、大头菜、防风草根(煮食)、红萝卜、甘蓝、黄瓜、三叶草及紫苜蓿等。17世纪中叶以后,又引进土豆,成为英国田间重要作物之一。在施肥方法上,改进了传统的只用石灰或泥灰土为肥料的作法,使用沙子、海藻、牡蛎壳、鱼等为肥料,提高了地力。 在进行粮食生产的同时,各地又充分利用其地理环境发展畜牧业生产。除养羊业继续发展外,养牛、马及各类家畜业都相继发展起来。随后,出现了农、牧、副、渔各业共同发展并逐步走向专业化和区域化。如,英国中部平原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养牛业与乳制品也非常发达。平原以北及以西地区奶酪业比较闻名,南部和东部地区奶油业十分发达;林肯以南和以北的石南灌木丛及石灰石地区,粮食生产和养羊业并存发展;诺坦普·查恩伍德和莱斯特林带地区养羊与其它畜牧业,如养猪、马、牛等同时发展起来。十六七世纪,英国逐步形成一个农、副、牧、渔等全面发展的混合型经济体系③。 16世纪,经济恢复与人口的增长同样引起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成为促进英国工业品市场形成与扩大的主要原因。英国的工、商业比农业发展得更加迅速,而发展最快的是英国的毛纺织业。16世纪,英国纺织业生产中,出现两种布,一种是自14世纪中叶以后到16世纪中叶一直生产的毛纺织品——短幅布,在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16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呢绒业,在英国的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到17世纪占主导地位。前者的主要原料来自一种纤维细而短的绵羊,这种羊毛纺织前需要进行清洗除油,再用钢线刷将其梳直压平,然后才能纺织成纱,最后成布。由于加工过程中工序复杂,成本较高,价格也自然要高。后者的主要原料来自一种新品种的羊,其特点是,羊毛的纤维长而且粗,质量好。加工过程中,工序简化,只需将羊毛简单地梳直便可以纺纱织布,既省时又省料,因此,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和价格。又因为这种布具有相对松驰而轻快的特点而深受热带地区的人们喜爱。 二 英国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该时期英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15世纪初期起,英国开始出现城市资本向乡下转移的趋势。毛纺织业生产在乡村广泛地发展起来,大批被称之为“布商”的人利用其手中的资本大量购买羊毛原料,提供给农村家庭手工工场主,由他们梳洗加工,纺成线,织成呢绒,再由布商回收染色投放于市场。可以肯定,布商阶层的资本由城市转移到乡下,改变了乡村手工业的性质。使乡村手工业生产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转向资本主义的生产轨道。因为,这一布商阶层在乡村的活动,不仅带去大量资本,更重要的是带去商品经济与商品意识,推动了整个农业经济冲破封建经济的束缚,走向商品经济的轨道。结果,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组织结构。传统的经济观点认为,中世纪末期的工业组织有三种形式:行会、家庭手工工场和集中工场。行会制度下,工场主拥有生产工具和原料;家庭手工工场,工场主拥有生产工具,但他往往受雇于资本家,由资本家提供原料,并为他进行生产;集中工场的工人既无工具也无原料。这三种形式中,家庭手工工场在初期阶段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16世纪至17世纪初,人们始终把城市行会的组织形式看作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组织结构。当纺织业较为普遍地在乡村手工工场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城市行会制度的衰落与解体,并认识到这一组织结构的变革是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