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在基本建成综合性特区之后,特区城市国际化就突出地提上特区发展的议事日程上。10多年来,特区城市国际化已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对这种变化进行考察,无论从特区理论研究还是从特区建设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必要的。 一、经济特区与设“区市合一”加速特区城市化进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10年间,中国在东南沿海先后设置了6个经济特区;一般简称为“5+1”,指5个经济特区加上1个不叫特区的特区。这6个特区,起步有不同:一是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上海5市各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办经济特区;二是海南岛建省同步办经济特区。 中国经济特区借鉴了、又高于二次大战后世界盛行的出口加工区,这是经济特区理论研究中的共识。所谓高于出口加工区,是指在经济特区内不仅发展出口加工业,而且商业、农业、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多种行业都获得发展。从产业结构这个角度看,经济特区不同于、高于出口加工区之处,就在于一起步就确立多种行业的综合发展。“综合性”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一个方面。其实,中国经济特区还有一个大异于世界出口加工区的特点,这就是“区市合一”,即经济特区和设区市合为一体,成为经济特区市。随着综合性特区基本成型,这一点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区市合一”有4种“合”法: 其一,一起步就合为一体。“区市合一”是深圳特区的创造。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设置的4个特区中,中国政府要把深圳建成综合性特区。深圳市划出了327.5k
兴办特区,市政府就设在特区内,深圳特区不设管委会。深圳特区一起步就实行经济特区与深圳市合二为一的管理体制。同时期恢复宝安县建制,深圳经济特区市管辖一个非特区的宝安县。“区市合一”,体现了深圳经济特区体制的创新,为其他3个同时期建立的特区树立了发展的样板,显示了中国经济特区高于世界盛行的出口加工区的发展道路。 深圳特区起步后即着手进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空间布局、结构功能上,既从建设综合性特区的要求出发,又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目标考虑,在110k
的建设用地中,规范了工业、仓储、居民住宅、公共建筑、公共绿化、道路广场、文教科研、对外交通、公共事业、旅游等的用地比例,从而使综合性特区和特区城市同步发展。 其二,特区开发到一定程度时扩大到设区市。随着特区实践的扩大和深入,“区市合一”这一创新模式的优越性,日益吸引着其它几个特区。按规定在珠海、汕头、厦门3市划出一定区域面积兴办经济特区,都以设区市为依托,区市分开,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体制上的碰撞。当时特区所依托的都是中小城市,特区的经济审批权大于所依托城市,而行政级别低于后者。为了促进特区和所依托城市的发展,解决这种体制上的矛盾,最可行的做法,就是仿效深圳,把区市分开转为“区市合一”。 在中国政府的最初决策中,珠海和深圳一样要建成综合性特区,但珠海市仅在靠近澳门的地方划了3块互不相连的海滩洼地一共6.81k
作为特区,显然不能满足综合性特区发展的要求。1983年6月珠海特区区域范围扩大到市区,面积达15.16k
,珠海经济特区市管辖一个非特区的斗门县。1998年4月珠海经济特区区域面积再扩大,达121k
。珠海特区扩大到市区后,开始走上综合性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更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海滨花园城市,并且实施大型基础设施超前发展的战略(限于主题本文不作评价)。 与深圳、珠海不同,厦门、汕头两特区最初被定位于出口加工区,区域面积都划得小。厦门的湖里出口加工区2.5k
,汕头的龙湖出口加工区仅1.6k
。由于出口加工区不可能肩负中国经济特区功能的多样性和艰巨性,因此,厦门、汕头经济特区很快转向综合性特区,并使特区范围扩大到市区。1984年5月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岛(即厦门市区),面积131k
,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厦门特区市同样管辖一个非特区的同安县。同年11月,汕头经济特区也扩大区域面积,达到52.6k
,1991年4月汕头特区第二次扩大区域范围,这次扩大到市区,面积达234k
。汕头特区市管辖非特区的潮阳、澄海、南澳3县。厦门、汕头都是老港口城市,传统的轻工业比较多,因此,这两个特区都肩负着改造市区老工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