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结构的缩影

——以宜兰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绵山,男,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3

原文出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宜兰经济结构在台湾颇具代表性,被称为台湾经济结构的缩影。其经济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日据之前的经济,以开垦为特点;日据时期的经济,以停滞为特点;光复后的经济,以转换为特点。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3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563(2003)03-0044-03

      宜兰县位于台湾东北部,三面环山,如南湖大山、格里洛山、米滋斯山、太平山、楼兰山、十六份山等山脉,属中央山脉北端终止地带,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中间为宜兰平原,由东向沿海地势较为平坦;东部面临浩瀚的太平洋。整个地形大到呈等边三角形。宜兰由此分为三个地理区,一是兰阳溪谷地,主要是泰雅族溪头群的居住地;二是南澳山地,为泰雅族南澳群的居住地;三是兰阳平原。

      宜兰的经济,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日据之前的经济、日据时期的经济、光复后五十年的经济。

      日据之前的宜兰经济,其特点为开垦型经济。宜兰开发较晚,至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才设噶玛兰厅,清光绪元年(1875年)遂正式改名为宜兰。宜兰古名哈仔难、甲子兰,又称噶玛兰、兰阳。据噶玛兰族的口碑传说,可以推知他们的祖先大概是从海外一个叫做Sanasai、或者更远的南方岛屿,分批迁移而来。他们有的从兰阳溪口登陆,有的从马赛进来,慢慢的伸展到平原上的各个角落。噶玛兰人大多选择溪边河畔、或平原上突起的高地居住。平原上的原有住民——Pusoram,据说便被噶玛兰人赶到比较高的地方①。之后,曾有西班牙人至此,后被杀;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淡水林汉生入垦开荒,也被当地人所害,由此长期无人前往开垦。至嘉庆元年(1796年),汉人开始有组织的进入噶玛兰垦荒,以漳州人吴沙为首的开垦集团,顺着噶玛兰与泰雅两族间的族群空白走廊,深入平原开垦,噶玛兰人或出走,或淹没在汉人社会中。《东槎纪略》载此次开垦噶玛兰的人数时称:“漳人千余,泉人渐减,粤人不过数十。”《噶玛兰厅表》载:“兰地未开之时,有漳民吴沙者,初渡台,为人执役,不自适,寻寄住于三貂社;三貂为淡水当时极北界,越岭为噶玛兰,三十六社是平埔番,散处近港左右;相传三貂噶玛兰为人迹所未经之地,往往置之化外,吴沙因久住三貂,间或兰出与番交易,兰中一片荒埔,见生番皆不谙耕作,亦不甚顾惜,乃稍与漳泉粤诸无赖,就其近地采樵,剪棘拔荆,渐成阡陌之势,番固不罕,而三籍闻风,视为逋逃之所,来者益众。”之后,以漳州人吴、杨、林、简、陈等族人,泉州刘姓等族人,广东李姓等族人在溪南一带大举开垦。以漳州人为主的开垦,使宜兰平原迅速水田化。据伊能嘉矩所著《台湾文化志》下卷所列土地开垦年代表,宜兰仅在嘉庆年间,被开垦的如:木城堡、浮洲堡、红水沟堡、利泽简堡、二结堡、四围堡、员山堡、清水沟堡、罗东堡、茅仔寮堡、民壮园堡、头围堡等。除了农作物,宜兰还盛产樟木。至嘉庆年间,当地住民常入山煎煮樟脑,自行售卖,据《噶玛兰厅志》载,哆啰满和蛤仔难两地还产过金。

      日据时期的宜兰经济,以经济的停滞为特点。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下的经济是典型的掠夺型经济,日本侵略者千方百计地榨取宜兰产业生产的剩余,宜兰人被限制于从事一些农业及商业等传统经济活动,由于没有注入资金提高生产能力,所以宜兰的经济一直以初级产业为主缓慢发展,即呈“停滞”状态。②以台湾总督府官房临时户口调查部所列表为例,见表1:

      表1:1915年宜兰地区总就业人口部门及民族分布

      

      (见《“宜兰研究”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宜兰县立文化中心1995年版,第266页)

      从表1中可看出,当时宜兰住民大多数还是从事农、林、渔、牧,而工商制造业都由日本人垄断。“‘日本帝国’就是当时剥削宜兰人的最大资本家。其运作方式,是透过宜兰负责业经济政策执行的地方官厅,如殖产局(控制渔业)、营业局(控制林业之产销)、专卖局(负责米谷烟草的榨取)、及台湾银行的融资,使得隶属日本的产业资本,如糖业/纸业会社、日本商社等能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宜兰的初级产业。日本人在台湾投资,其实并非要繁荣、发展宜兰的地方经济。所有对宜兰农村和产业的设施改善,皆是为了巩固日本帝国的统治,及经济利益的获取。从其拒绝发展宜兰乃至全台湾的工业即可看出,日本拒绝引进进步的机械来改变台湾(宜兰)的产业结构,是基于现实分工的考量,也基于控制上降低成本的需要。”③日本殖民主义者规定台湾人不能自己组织“会社”,只能组织合伙公司,合伙对象必需是日本人。这种经济组织上的歧视极大地限制了台湾人资本的成长和积累,由于台湾人不能聚集别人资金来从事大规模投资,从而失去利用商业机会积累财富的空间,造成了经济发展上的停滞。这种停滞状态可由台北统计书中的表格中可见得:

      但另一方面,日本殖民主义者出于掠夺的目的,创办了一些为日本人所控制的工商制造业,多少改变了宜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产值,使宜兰一些地方产业与经济结构出现流动与变化。当然这些流动与变化是局部性的,并没有使宜兰停滞的经济得以改观。

      光复后五十年的宜兰经济,以转换为特点。虽然宜兰由于地理等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直比西部乃至整个台湾缓慢,但从五十年代初期,宜兰的制造业以纸浆、制纸为大宗,其次为制茶、辗米、水泥、黏土、制糖等。这多少与宜兰的自然环境资源有关(如纸业与宜兰林业发达有关,制茶、辗米、制糖与宜兰盛产茶、稻、糖有关)。至七十年代后,宜兰的产业与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了大幅度转换,根据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所提供的宜兰县综合发展计划、宜兰县各乡镇工商业概况等有关资料,可清楚看出这种转换,见表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