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头10年台湾经济趋势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献斌(1958-),男,山西黎城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亚太地区国际关系和台湾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大研究所,北京 100007

原文出处: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内容提要:

文章针对新世纪头10年台湾的经济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展望。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66(2003)04-0019-03

      台湾经济在20世纪60、70年代这20年间持续高速增长(达到两位数),在80、90年代这20年间保持了中高速增长(5%-8%)。经历了40多年的长盛期后,台湾跻身于“四小龙”的行列,经济发展基本上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展望21世纪头10年,台湾经济最明显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将进入中低速增长时期(3%-5%),昔日的辉煌难以重现。

      经济的发展有周期性,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还没有能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先例,台湾也不会例外。在经过40多年长盛期后,台湾经济已步入了成熟的阶段,增长的速度也会随之放缓。陈水扁上台后,台湾经济出现滑坡,2001年增长率为-2.1%,2002年为3.2%。2003年初,台“行政院主计处”预测全年增长为3.3%,但在非典的冲击下,实际增长会比预测要低。近几年的不景气,固然与民进党的执政无方有关,但从长期来看,台湾经济增长率也不会高。2002年5月,台湾当局公布了一个到2008年的发展计划,宣示在未来6年中经济增长目标是年均5%,台湾“经建会”在2003年初发表的一份经济未来增长评估报告认为,今后5年(2003-2007年),台湾潜在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为4.8%,并预估实际增长率可能低于4.8%。台湾经济在世纪头10年里只可能以中低速度增长,除了本身已达成熟和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支撑其快速增长的内外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台湾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从国际经济环境方面看,高度外向的台湾经济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特别是对美国和日本依赖很大,美日两国在投资、技术和市场等各方面的扶持,对过去40多年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21世纪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长达107月的扩张后,在2001年进入了衰退期,其结构调整将可能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9·11”事件后,美国国防支出和反恐费用大幅增加,从长期看会出现资源挤出效应,即使劳动力和资金被移往不具生产力的用途上。此外,美国为反恐而强化保安措施,会阻碍货物、观念和人力的流通,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使调整期延长,这会给把美国作为主要市场之一的台湾经济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的外国经济利益(包括投资和贸易利益)的重心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中南美洲。在亚洲,中国大陆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市场的急剧扩大,会对美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导致两国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台湾市场的狭小和相对的饱和,难以在投资和贸易上对美国产生多少吸引力。因此,即使美国经济完成调整,再现繁荣,对台湾经济的支撑作用也不会像过去那样明显。

      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曾对台湾经济起过重要的带动作用。东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形成了由日本为领头雁,紧跟“四小龙”和东盟(80年代中期以后还包括中国大陆)组成的产业传递链条。90年代以前这条产业链条运转顺利,东亚经济因而大放异彩。台湾处于该链条承前启后的位置,对来自日本的投资和技术依赖很大。台湾从外部引进的技术中,有2/3来自日本,工业生产设备及产品零部件约80%依靠从日本进口。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的30多年里,台湾经济从东亚产业传递中获利丰厚,是其能够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90年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经历了“失去的10年”,同时由于日本科技投入不足,没有形成新兴龙头产业,无法向“四小龙”和东盟传递,使得东亚产业链条断裂,台湾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经济增长由高速变为中速。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还在进行痛苦的调整,好转的前景仍然混沌。现在日本虽然已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但要取得突破进而实现产业化,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火车头”作用的减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台湾经济的增长速度。

      从台湾经济本身来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经济增长缺乏新的支撑点,产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在过去40多年间,台湾经济先是依靠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继而依靠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支持了经济的中高速发展,90年代则主要依靠电子信息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支持了经济的中速发展。但是,在台湾经济中一枝独秀的电子信息产业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代工”为主,比较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美国网络泡沫经济的破灭和国际市场对电子信息产品报价的一路走低,岛内电子信息产业中附加值较低生产部门的生存十分艰难,不得不步传统产业的后尘大量向外转移,甚至技术相对先进的生产部门为降低成本也纷纷外移,随着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趋缓,其对总体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在弱化。

      内外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岛内的产业结构再次进行调整和升级,今后台湾的产业结构将可能朝以下几个方面调整:一是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在未来10多年里仍使之保持产业发展的主力地位。但是,这需要将生产模式由附加值较低的“代工”方式,向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和行销层次提升,需要加强研发投入,建立本身的知识产权优势,特别是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这对基础科学薄弱的台湾来说决非易事。二是改变高科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实现多元化推进。90年代岛内经济主管部门就提出了要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等一批新兴高科技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新产业发展的实效有限,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使得在高科技产业的总产值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高达80%,[1]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压力的增加,台湾当局加大了高科技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力度,将生物科技产业规划为下一波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出台了其他一些促进措施,但是,研发能力的局限和研发资金来源不足,使新产业的发展举步艰难,而要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更不是短时期就可以达到。三是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成为主导型产业是经济发展达到成熟的标志之一,现在台湾经济已从制造业时代步入了服务业时代,2000年,服务业产值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了66%,与发达经济体已基本持平,岛内服务业的继续增长空间已十分有限,仅靠内需的拉动已远远不够,惟一出路就是增加外需,即面向亚太地区,借助本地区的经贸活力和市场规模,发挥台湾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枢纽,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借重中国大陆的市场腹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当局就提出将台湾建成“亚太营运中心”,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台湾服务业与东亚经济的紧密联系,使台湾成为外商进入中国大陆以及经营亚太市场的基地和中介站,但是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往来多方限制,迟迟不开放两岸“三通”,使得“亚太营运中心”的建设成效不彰,台湾当局推行的经济“中心化”战略也因而没有实质进展,“边缘化”的趋势却越来越明显。今后,尽管两岸的经贸关系仍会继续加强,但无论哪个党上台都会受到分离主义势力的牵制,因此,台湾当局在大陆经贸政策上的反复难以避免,从而会对两岸经贸关系的顺畅发展和台湾服务业的外向扩展造成相当的障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