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后,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浦东新区比照经济特区实行相同的优惠政策,我国各种经济资源的流动格局开始发生了某些变化。特别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把上海建成我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的发展势头越发强劲,至今已连续11年保持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对深圳经济特区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在工作及思路上真正做出及时调整,以迎接和应对时势的变化和挑战。 深圳的优势 1.作为经济特区仍然享有最优惠的政策条件。虽然经济特区优惠政策大部分已被取消,现有的又被各地效仿“普惠”了,但征收15%企业所得税仍然是目前我国最优惠的特殊政策,因此可以说经济特区依旧是国内经济政策最优惠的地方。即使将来连这一条也取消了,那也只是与其他地区处于同等的政策条件水平上,本身并无劣势。 2.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早几年即在GDP、财政收支、银行存贷款等各项经济指标上全面超过天津,成为我国经济总量名符其实的第四位城市(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尤其是在财政方面,深圳由于城市新、人口平均年龄低、市场调节面广(相应财政补贴少),所以城市负担较轻,可用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的投资较多,使用得好可极大地促进深圳经济快速发展。 3.深圳连接香港。香港毕竟是全球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并且经济管制最少,法律体系极为健全,各种可兑换货币和资本均可在港自由流动,多年来被国际各类机构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深圳仍可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重要商贸中心的作用,利用其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良好的基础环境,连接国际市场,为我所用,发展自己。此外,深圳还可以直接从香港获取各种国际商务信息,具有资信灵通、及时、便捷等优势,有利于我们确立全球观念并从全球视角来考虑和寻求深圳的自身发展。 4.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深圳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了经济特区设立之初即确定的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方针,少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谁都承认:深圳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深圳引进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所创办的企业,均是通过市场机制自主组合而成,极少行政干预,所以时至今日,深圳与内地其他城市(地区)相比仍保持了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制度领先的优势。 5.深圳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东南端,西衔珠江出海口,东临太平洋深海通道,建设海港的条件十分优越;并且直接连接澳、非、欧、美等世界各洲,海运位置极佳。从港口建设的腹地来看,深圳背靠珠江三角洲,又与香港结合在一起,既是全球最密集的加工产品制造基地,又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此外,地理上还处于东南亚各国的中心位置,香港国际机场通往亚洲各国任何一个重要城市的航班,其航程一般不超过四个小时。也正因为如此,深圳发展的短短20年中,加工业迅速崛起,进出口贸易连续十年雄居全国第一,2002年比第二名的上海多出口145亿多美元。而且,即使近两年都说深圳在全国的竞争格局中地位相对下降,但港口、机场的运输量却连年大幅增加,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一举超过762万标箱,当年即净增253万标箱,并在世界集装箱港口排名中跃升第六,成为世界港口、海运发展史上的奇迹。因此,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这一国际商易中心的特殊位置,应是深圳长远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优势。 需要解决几个认识问题 1.过去深圳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主要是从特区建设的角度着眼,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而现在再企望利用优惠政策寻求发展的时代恐怕一去不复返了。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发展思路,苦练内功,依靠真本事、硬功夫,真正与其他地区(城市)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展公平竞争。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关键体现在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比较中,尤其对深圳这样一个市场化水平高、开放度大的经济体系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看深圳工作如何、情况怎样,关键就是要看能否在国内的地区竞争中始终保持一个最好的投资环境,而这一点在于国内外的公开评价即公认。只要深圳的投资环境能够长期保持国内领先和一流水准,其自身的优势条件即可保证城市综合竞争力长盛不衰。 3.目前我国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中竞争激烈,并且在各类资源的争夺中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所以不与其他城市作比较、害怕去竞争是不行的。但比较不是比规模大小,而重要是比质量、比内涵、比谁更具竞争力。深圳提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示范市”的目标,规划到2005年人均GDP要超过7000美元,反映的就是一种质量指标。质量指标只有依靠提升经济质素和内涵才能达到,而绝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否则,深圳无法实现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的水平。深圳有过一马当先、独领风骚的年代,但今后更要学会在万马奔腾、百花齐放的格局中摆正心态,把握时机,赢得主动。 4.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城市,又是深圳的近邻,早期深圳向香港学习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至今香港对深圳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的最大城市,其基础雄厚,管理规范,也有许多值得深圳学习的地方。但深圳学习它们的先进经验在于补己之短,千万不可盲目地照搬和模仿。这一点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等,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文化等特点。香港本身经历了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其高地价、高工资、高福利政策直接导致楼价昂贵,从而形成街道狭窄、房屋拥挤、空间不足的情形,尽管是一个国际营商中心,但绝不是一个恬静优雅、环境宜人的享受生活之地;并最终形成高成本及严重的经济泡沫。这些都是深圳不能学、不应学、也难以学到的。上海过去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至今行政管制过多,市场调节作用发挥不足,许多东西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这些在软硬件方面均留下明显痕迹,如城市拥挤、人口密集、交通不便,存在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旧观念,营商成本明显增高,等等,这些都是深圳不可学习的地方。如果深圳什么都学的象香港或上海一样了,人家来深圳干什么?这不仅体现在硬件方面,一个城市要有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在软件的建设上,也必须要有深圳的长处和特点。深圳要向前看,要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审视和发现自己,从中找到和产生属于自已的特色和优势。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寻求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目标是生活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所以,在意识上深圳要跳过香港、上海,向国际上领先的城市看齐,寻找新的坐标系。而发展方向应是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近期受各种条件和因素所限,深圳可以是一个国际化程度不足的城市,但在意识上绝对要成为一个超前并与国际接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