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先国(1963-),男,湖南仙桃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政府理论研究;暨南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汪永成(1968-),男,甘肃兰州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政府理论研究。深圳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深圳 510075

原文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中小企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及动力,香港回归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拓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中小企业在许多层面面临困难和挑战。特区政府成立以来,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源、信息、市场拓展等方面推出了多项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基于特区政府的经济哲学和政策理念,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力度不会有太大的加强。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28(2003)02-0177-06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对一个国家地区增加就业、保持经济活力、提高效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增加出口创汇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又是市场经济的“弱者”:规模小、竞争力较弱、易受外部市场的冲击、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从而与大企业竞争往往处于弱势。因此,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就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背景、内容、绩效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对内地政府有所借鉴。

      一、政策需求分析:“九七”以来香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环境

      在香港,中小企业是指“任何从事制造业而在香港雇用少于100人的企业;或任何从事非制造业而在香港雇用少于50人的企业。”[1]中小企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及动力。截止2000年10月,香港共有约29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这些中小企业凭着独特的生存空间,与大企业并存不悖,其中不少更是大企业的策略合作伙伴。同时,中小企业在香港的人力市场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抽样调查所得,香港的中小企业聘用超过136万人,占香港私营机构雇员人数约60%,其中近90%为雇用少于10人的企业。中小企业还为大部分在职人士提供了多元化的工作经验,不但是许多刚步出校门的青年开展其事业生涯的起点,更是许多企业家实践理想和抱负的根据地。总之,中小企业在推动香港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营造创业风气、带动创意以及开拓新商机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香港回归前后,尤其是回归以后,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融资、人力资源、信息、市场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困难。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营商环境方面

      就整体营商环境而言,香港有很多优势是其他竞争对手所不能提供的,这主要包括简单的税制及低税率、稳定的政治环境、自由贸易、健全及独立的法制、廉洁的政府、在国际上扮演中西贸易的中介人的角色等。即使经过金融风暴的冲击,多个国际权威组织仍持续在营商环境方面给予香港很高的评价。但另一方面,香港的经济生活指数已迈向高水平,租金、工资也远远超过大部分邻近地区,营商成本高昂,技术专才及科研能力不足等劣势,使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存在许多隐忧,也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2.财务及融资方面

      一直以来,香港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主要资本来自企业内部,例如股东及其家庭成员的资金,其次是银行的抵押贷款。随着经营规模的日渐增长,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愈来愈大。同时,资金的用途也更广,从培训员工、引进新科技、添置设备,到拓展市场等每个营商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注入。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香港物业市场兴旺,不少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较多倾向以物业作抵押品进行借贷。但亚洲金融风暴后,由于香港房地产价格下调,中小企业再难以用物业作抵押获得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本身的财务条件及业务发展前景便成为了金融机构审批及决定是否提供借贷的重要考虑。但一般的中小企业不能符合借贷机构的财务管理要求,所以往往在融资方面束手无策。

      3.企业治理与企业文化方面

      在企业治理上,随着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商业规则也迈向统一标准化。这些规则对企业的管理方法、企业操守以及治理水平有全新的要求。由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大多不用从市场筹集资金,所以大部分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未能体会到良好治理架构对集资及发展的重要性。许多企业不太注重企业管理制度,对财务管理、权责分工、法规等并不重视,使企业不能跳出旧有治理模式的框架,也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对企业治理的认识不足,不懂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巧,管理效率较低。在企业文化上,新经济下的企业文化讲求进取以及团队精神,要求员工既勇于创新及尝试,也重视法治及诚信。中小企业要做到这点,必须先建立一套企业文化来鼓励改革及创意。但不少中小企业仍以传统经营模式运作,应付转变的能力不足。

      4.人力资源方面

      优秀的人力资源,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基层人员,对中小企业在日新月异的营商环境中立足及发展,非常重要。然而,香港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并不大重视提升其人力资源素质。许多中小企业上至雇主,下至基层员工,都因工作繁重而未能或不愿意腾出时间接受培训,以提升技能或实力。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员工的流动性较高,部分雇主认为若投放资源培训员工,只是为别人做嫁衣裳,所以也不重视人力资源的投资。

      5.科技应用方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要立足及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在于能否善用科技(尤其是电子商务),以保持竞争优势。可是,中小企业往往受资金所限,未能适当引入新的应用科技及设备,以致影响其生产力及营运效率。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于2000年进行的一次调查,只有少于5%的没有装置计算机的中小企业有装置计算机的计划。在没有计划装置计算机的中小企业中,接近75%认为装置计算机对公司业务没有裨益;另有16%则表示公司缺乏对应用计算机有认识的员工,所以在这方面裹足不前。香港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应用信息科技,并为员工提供适当培训,为电子商务及流动商贸年代作好准备,长远而言,将会严重影响其发展和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