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的“两重性”特征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其屏 福建社会科学院

原文出处:
海峡科技与产业

内容提要:

台湾经济的“两重性”特征,具体表现在:经济衰退,但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基础。进出口双双下降,但贸易仍然有顺差;岛内投资不振,但岛外投资却热潮叠起;传统产业十分疲软,但高科技产业发展较快;台湾经济高度依赖美国和日本,但台湾经济的增长点却在祖国大陆。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2000年开始,台湾经济就出现滑坡。到了2001年,台湾经济的衰退可谓空前,4大指标均创历史新低,而且2002年的发展势头也并不妙。那么,对这个曾经快速增长而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经济,应当如何认识?笔者认为,台湾经济具有“两重性”的特征,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特征,才能从总体上认识台湾经济的走向。

      1.经济衰退,但经济仍然有一定的基础

      2000年台湾经济深受当局动荡之累,发展速度仅为5.98%,处于低速徘徊之中,2001年,台湾经济增长率进一步大幅下滑。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台湾经济增长率第1季度为1.06%,第2季度为-2.35%,第3季度为-4.21%,第4季度为-2.68%,全年为-2.12%。这是台湾自有经济增长率统计以来最低的一年,为亚洲地区各国(地区)本年度最低增长率。从其它经济数据来看,也表明台湾经济正步入困境。台湾房价12年持续阴跌,已重挫20%~50%。股市则从2000年最高点10888点跌至9月底的3500点左右,下跌近7成。房地产和股票占台湾民众财富的76%,房价和股价大幅下跌使台湾民众存量资产大幅缩水,影响了岛内投资和消费。另外,台湾失业率连续11个月上升。2001年8月份的失业率上升到5.17%,全台湾有近50万人失业,加上隐性失业人口,失业人数将达75万,创历史新高。台湾岛内经济呈现全面停滞甚至衰退局面,景气指数持续低迷。这表明近两年台湾经济已开始沉沦,这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一种经济“泡沫病”。由于台湾的银行信用过度扩充,股价、房地产价一路狂涨,涨到脱离了现实价值,这就好似吹泡沫,越吹越大。这种泡沫本来应该在早两年采取措施让它慢慢地消失掉,但由于台湾当局一直未采取各种防护措施,结果使泡沫愈来愈大。

      虽然台湾经济持续不景气,但从总体上看,台湾经济经过前面50年的发展,积蓄了一些实力。2001年台湾的GNP约为2900万美元,平均每人GNP为12974美元,全球排名前25位。至2001年10月外汇储备为1162亿美元,位居世界前5名。

      由于岛内这两年经济的衰退,使原有的基础受到了侵蚀。2001年台湾经济出现近50年来最大衰退,人均GNP下滑。2002年人均GNP可能降至12756美元,呈连续第2年的下滑。这意味着台湾平均每人收入水平将回降至1995年的水平。

      2.进出口双双下降,但贸易仍然有顺差

      台湾属海岛型经济,出口是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高度依赖外贸的经济体,出口占台湾GDP的47%。2000年台湾对外出口总额为148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进口总额为1400.1亿美元,增长26.5%。2000年台湾贸易出超83.6亿美元,比1999年减少25.4亿美元;从地区看,对日本人超达219.5亿美元,比1999年增加了32.5亿美元,增幅为17.4%,贸易失衡加深;对香港和祖国大陆出超291.7亿美元,增加了52.5亿美元。然而,2001年1至9月台湾出口下降了18.5%,进口下降23.7%。全年进出口分别减少22%和16.5%,双双创下历史最大的降幅。

      长期以来,台湾不仅保持着较高的出口增长率,而且年年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即使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的1999年,台湾的出口仍增长10%。其关键在于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的出超。2000年台湾对祖国大陆贸易总额达254.9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6%,占台湾“出口”总额的17.2%;自祖国大陆“进口”总额为5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7.6%,但仅占台湾“进口”总额的3.6%。全年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贸易顺差达204.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3%,是台湾全年贸易顺差的244.7%,成为台湾弥补贸易逆差的最重要来源。全年两岸贸易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达305.3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显示了两岸经贸的蓬勃发展。2001年两岸贸易总额323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祖国大陆向台湾“出口”50亿美元,台湾向祖国大陆“出口”273亿美元。台湾获贸易顺差近223亿美元。目前,台湾已成为祖国大陆第5大贸易伙伴,第2大“进口”市场;祖国大陆是台湾第2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贸易对两岸贸易的依存度已达到10%,祖国大陆自台“进口”亦占“进口”总额的12%。1995年至2001年,两岸间接贸易额1600多亿美元。

      3.岛内投资不振,但岛外投资却比较活跃

      2000年会计年度台湾当局财政赤字高达2000亿元新台币,累计未偿还债务已经从1990年的2000亿元增加至2.4万亿。若加上地方债务,总额高达3.6万亿。在此困境下,台湾当局的投资越来越少。在经济恶化形势下的民间投资也不振。2000年前11个月,台湾重大投资项目总额达到6180亿元新台币,比上年同期增加3成。这些重大投资都集中在台塑六轻扩大计划、半导体以及相关产业。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统计,2001年台湾民间投资额为3801亿元(新台币,下同),同比减少了3成。因此,民间重大投资项目的消长是影响台湾经济枯荣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近年的情况看,1998年,台湾新增的重大投资项目有298项,1999年下降为223项,2000年再减少到194项。2001年第1季度仅15项,第2季度为85项,全年没有超过150项,比2000年减少25%以上。

      与此相反,在岛外投资却比较活跃,特别是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商赴祖国大陆的厂商获利情况良好,投资比例增大。2000年台商对祖国大陆间接投资26.71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08.11%,占台湾对外投资比重的33.93%。据台湾“工业总会”公布的最新的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调查显示,58.5%的受访者表示目前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已经赢利,预估2001年有赢余的更超过7成。可能增加投资的占43.3%,只有4.2%可能减资、撤资。显示了台商对祖国大陆市场与投资环境充满了信心。2001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祖国大陆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对推动两岸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