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杜祖基(TO Cho Kei),男,加拿大籍,现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香港作为“小型开放经济系统”,对外部的政治经济变化有敏锐的反应。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一系列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急剧的变迁,使香港的经济竞争力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转型问题。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个“小型开放式经济体系”[1],香港经济对外部的政治经济变化有敏锐的反应。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一系列外部政治、经济环境急剧的变迁中,人们也开始越来越注意香港经济可能与实际上已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香港经济面临的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香港回归祖国后“港人治港”的新政治格局;二是世界经济正在走向“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形态;三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对“港人治港”的新政治格局带来的新变化,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和亚洲金融危机看香港的经济竞争力。

      1 经济全球化

      里斯本小组在《竞争的极限》中把“全球化”界定为: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它描述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作出的决策和行动,可以对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产生具有巨大意义的后果。它不仅意味着组成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社会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横向联系和彼此之间相互依赖性的进一步加强,更被解释为席卷这个星球大部分地区的,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影响的一系列过程。[2]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和基本驱动力。代表自由经济学派的加拿大学者罗伯特·考克斯(Robert Cox)认为“全球化指的是生产的国际化、新的国际分工、移民从南方到北方以及加剧上述进程的竞争环境。”德国学者于尔根·弗里德里希斯将经济全球化描述为“这是一种在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完全相互依存的经济。”[3]实际上,这种概念将全球化视为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网络化、一体化联结,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它强调技术前提下,资本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令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不断推动形成一个真正的全球市场。衡量经济全球化的指针不仅仅是国际贸易,更重要的是生产真正地实现了全球化。因此,美国学者德里克(Dirlik)将“全球化”看作“全球资本主义”,其特征是全球范围内“灵活的生产”。它指的是在新的经济“规则”下商品、金融交易以及生产过程本身的前所未有的流动。[4]

      经济的全球化不断推动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全球化的相互依存,而这个过程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因此,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必须不仅被视为一种经济规则,而且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它植根于社会权力特有的资本主义形式中,而且这种权力控制在私人资本和民族国家手中。基本上讲,全球化意味着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规范者(regulator)日益普遍化。”[5]联邦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也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实践政治命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命题,还是一个思想文化命题。他把全球化笼统地界定为世界五大洲之间、各国之间联系与接触在数量与质量方面的巨大飞跃,界定为世界经济的新发展。[6]

      可以说,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矛盾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资源的全球配置决定了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特征,由经济全球化推动并造成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2 经济全球化对香港的影响

      作为“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城市,同时作为亚太地区商业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商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金融业和转口贸易的发展,得益于全球经济相互依赖的不断增加,得益于香港与大陆的关系,也得益于香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际化的率先发展而具有的进入全球一体化经济的“领先优势”。

      对香港的国际化程度,国际社会素来有很高评价,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世界竞争力年鉴》,香港多年处于前3位,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世界经济自由指数”评价中,香港多年居全球第1位。香港大学恩莱特教授(Michael Enright)和国际顾问司各特女士(Edith Scott)近年曾就东亚和澳洲的跨国公司进行为期两年的独立研究。[1]研究结果显示,香港目前是跨国公司在亚太区设立地区总部最重要的基地,将来也会如此。该项研究指出,香港享有优越地位,是因为政治和法制稳定,主要市场靠近(全球一半人口与香港相隔仅五小时飞行距离),基建完备,财务和专业服务公司林立,联系密切,机构管理优良。基于上述种种因素,《财富》杂志选出的全球500家大公司中,超过60%在香港设有办事处。跨国公司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和办事处,1999年有2500个,2000年已上升至3000个,增幅高达20%。香港就业人口有13%受聘于跨国公司。外来投资也持续增长,香港更成为大部分外商在亚洲区的投资重点。2000年,香港吸引了超过640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中国自从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外商的直接投资,过半数取道香港进入内地市场。

      但全球化的发展,也给香港带来新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一部分相邻的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并对香港的亚太地区商业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出挑战。如新加坡、中国台湾的台北、中国大陆的上海和深圳等。特别是新加坡,对香港构成了比较大的威胁。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公布的“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中,新加坡较之于香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仅被列入“领先国家”,而且在与国际化水平相关的“新技术传播”能力指针中“互联网主机数量(台/千人)”中列第6名,“传统技术传播”能力指针中“人均电力消费(千瓦/时)”列第6名。从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排名看,新加坡“国际化程度”指针的排名也略高于香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