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既有工作岗位的供给与需求比例失调的原因,又有毕业生自身择业观念上的原因,还与毕业生在求职时缺少技巧有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努力。就学生自身而言,掌握求职中的方法和技巧,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是毕业生接受就业训练的内容之一。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对毕业生求职具有可借鉴作用。 首因效应对求职的意义 1、首因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所谓的第一印象,又称初次印象,即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所获得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内容是获得对方的表情、身材、仪表、年龄、服装、才干、修养等方面的印象,知识经济时代他人的才华也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资料。这种初次的印象在对人认识中发生的一定作用,它不仅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而且会对认识对象产生与初步印象一致的推测,从而将认识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形象。第一印象往往又是片面的和表面的,而且主体好恶是对客体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所以,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尽管如此,先入为主的印象却是深刻的、鲜明的和牢固的,它的作用即首因效应,往往是以后交往的根据和决定交往的态度。 2、招聘人员审查求职者材料和面试时,是一个对求职者的认知过程,也是形成第一印象的过程。首先,是通过阅读求职者的自荐材料获得间接的印象,其次,面试时,是在已有的初步印象基础上,通过双方直接的交流进一步获取信息,从而巩固、调整、整修原有的初步认知,以此对求职者是否满足本单位或某一具体岗位的需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不仅基于现有的印象,同时也建立在对求职者的未来做出主观推测的基础上)、决定他的取舍。尽管这种主观认知不一定完全正确,甚至会有偏差,更无法对求职者的专业水准作出全面、准确的评判,但是,它决定了求职者能否被录用。一项由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持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中,对于“面试时所注重的素质”这一问题,有37%的用人单位认为,态度诚恳最为重要(特别是国企和外企),25%的单位看重仪表得体,而认为言谈自信最重要的占23%。这项研究中所提及的“态度诚恳、仪表得体、言谈自信”因素,都是第一印象构成的基本要素,第一印象(包括名校效应)是构成求职是否顺利的事实上的决定因素。求职者在现有专业水平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整体形象设计,以给招聘人员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利用首因效应来提高求职成功的机会。 首因效应在求职中的应用 (一)第一印象间接信息来源:自荐材料的准备 第一印象的间接信息来源,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来自他人的评价和印象,比如领导、同事、同学、亲友的评价,而使认知主体获得的有关客体的印象;另外一条途径是通过阅读书面材料,如报刊、影视、网络等信息途径得来的印象。在求职时,毕业生的自荐材料是学生给招聘单位的间接第一印象,用人单位往往根据学生的自荐材料来决定是否要面试。因此,毕业生应该从策划的角度来精心准备应聘材料。 1、正确的自我认知。毕业生在动手准备自荐材料之前,应当客观地分析一下自身的优劣势、自己的兴趣、现在已经具备的能力、特长、初步工作经验,把它逐项列在一张纸上,再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一些相对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最后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已经具备的条件,构思自己的求职材料。 2、自荐材料的制作。笔者曾经见到多份求职材料,其中大多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厚者达到十几页。人才市场流传一种说法:本科生材料最厚(一般不少于5页),硕士生较薄(一般2页),博士生最少(大多只有1页),试想一下,面对一摞求职材料,有多少人事主管会耐心地仔细一页一页读完呢?况且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学生,又有多少值得大写特写的内容?长篇的套话,甚至是造假,容易使有明见的人事主管感觉厌烦,事实上,千篇一律的求职材料也很难引起他们的注意。 本人认为,自荐材料的个人简历是反映求职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经历等情况的文书,它是传递关于个人的技能、素质等信息。目的是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自己,为自己创造面试的机会。一份设计新颖、富有个性的个人简历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能给求职者增加成功的砝码。求职者在制作个人简历时,首先要讲究诚信,力戒虚假的包装;在内容方面应根据职业的要求,巧妙地突出自己的优势,给人留下这个岗位非常适合你的印象,这才是表现个性的地方。文字力求简洁,合情合理,有说服力,最忌落入俗套。个人简历附上所取得荣誉证书、个人实践的成果证明,独有的经历要保留,这是最高原则,其余则挑选相对重要的,避免简单的重复。 封面的制作不必一味地追求精美,在这个提倡个性的年代,个体应当努力挖掘自身的独特之处,例如在求职材料封面上创意一句广告语不失是方式之一。总之,应该给阅读你求职材料的人产生视觉冲击力才是关键。 3、求职信(或申请书)是求职者写给用人单位表达求职愿望的信函,所以必须是正式的格式。其主要内容是表达你对该单位及职位的浓厚兴趣,并说明你适合这个岗位的理由,从陈述理由的过程中,展示个人素质、经历、体现个人个性,从而引起用人单位注意,最终求得与其进一步接触(面试)的机会。在表述理由时尽量使用行业术语,以免使得别人认为你是外行。信的结尾要提醒收信人留意你附呈的个人简历,并请求对方作出进一步的回应,如及早答复、予以安排面试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求职信文字要简练,避免与个人简历重复,一般以满一页纸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