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精神: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立科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大众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崛起是与现代化的进程同步的;同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中国也亦步亦趋地追随这一世界性的趋势,步入了大众文化时代。社会学上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被一定的社会文化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无庸置疑,对当代青年来说,大众文化已经不可动摇地成为“教化”他们成为“社会人”的教科书,成为青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

      我们知道,文化环境对社会稳定有着特殊的作用,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文化环境最终决定着社会主导型价值观,从而为其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规定一种可以共同接受的范式。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来说,若要谋求其自身可持续的发展,无疑都会把目光投向青年一代,以将他们培养成为合乎理想要求的未来社会成员当作社会化的目标。因此,任何社会的主导文化总是要竭尽所能来优化文化环境,使青年的社会化朝着社会主导价值规定的目标发展而不至于偏离。

      毋庸讳言,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大众文化借助最现代化的传媒工具取代了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应有的空间。然而,随着大众文化越来越商品化,它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都被制作者刻意地加以强化,而以此作为代价的则是以道德理性、审美价值、理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等为内核的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的不断弱化,而消解主题、消解人性深度、消解艺术个性成为时髦,只求一时之乐的道德虚无的文化心态取代了文化应有的道德追求和理性思索。其结果就是导致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即在精神内涵上的空虚、苍白、直露和肤浅)与世俗化(即追求感官享受及以世俗功利为目标的价值取向)。由于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是娱乐消遣的工具,因此它必然会竭力去迎合、刺激人们感情中低俗的东西。而青少年恰恰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不善于也不惯于用理性的思维和逻辑的抽象来观照现实,直面人生,却热衷于把感情投入到当下的乌托邦式的梦境中去。因此,没有高尚的精神内涵和深刻历史意蕴,反以迎合世俗的追求与满足,以及时行乐,逃避现实,崇尚财富、权力,鼓吹利己主义的大众文化的消极面就十分自然地成为他们最乐意接收的文化形态。我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说非道德意识和非社会主导价值观正在迅速成为大众文化的主导意识,这是造成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恶化的一个带根本性的因素。它必然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大众文化以消闲和娱乐作为其主要功能。但既然大众文化是构成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环境最终决定着社会主导型价值观”,那么大众文化就不应该也不可能漠视道德,放弃自己应尽的“教化”之责。事实上,无论怎样,大众文化也不可能没有自己应有的道德内涵和精神追求。人类的一切文化产品面对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真诚与虚伪等价值取向都必须无可回避地作出自己的评判。而我们面临的实际恰恰是一方面作为大众文化主要接受者的青少年群体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自律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准上;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从业人员从整体上来看的低素质,也造成了他们习惯于在低要求、低标准的状态下工作,加上商业利益的驱动,以致中国的大众文化市场相当混乱。粗俗、暴力、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等等非道德、非主流文化的货色有所泛滥,而作为人类普遍的道德理念,诸如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对以爱与友谊为标志的人际真情的讴歌等等却受到了嘲弄甚至唾弃。笔者认为,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之所以成为恶化着青年社会化的文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就制作动机而言,大众文化并非创作主体为伸发个人意志、探索未知领域、拓展精神广度的产物,而主要是以利益驱动为原发力,屈从市场控制的商业行为,追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几乎是大众文化制作最直接的和最根本的目标。而青年正处于消费需求旺盛的阶段,加上时尚和流行的推波助澜,大众文化正在竭尽全力“膨胀”青年的消费欲求,其直接的结果是导致由美国社会学家凡伯伦提出的“显示消费”与“显示休闲”现象的滋长,这种对奢侈的追求和对奢侈的炫耀,根源于青年个体特别强烈地渴求在群体中享有优越感的欲望,他们以能够引起他人(特别是异性)的注意和欣羡为最大的心理满足。“显示消费”与“显示休闲”的直接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是强化拥有心理和物质欲望,使人们更关注和热衷于拥有和享乐所带来的一时之欢。为此不惜以牺牲道德理念为代价,甚至铤而走险,坠入犯罪的深渊。其二是诱发拜金主义,而金钱第一,“唯金是从”正是社会腐败的标志,青年要是以追逐金钱为人生唯一目标,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大众文化非道德倾向的审美负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就以人类最美的感情——爱情来说,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中刻骨铭心的描写早已被当代言情小说的“速战速决”所代替:在第1页中刚刚写到相识,在第2页中就已经上床。快餐文化正在摧毁着人类文化中最美好、最丰富、最真挚的审美内涵。美是需要品味的,掌握“摩托罗拉”手机说声“I love you!”又何必“鸿雁传书”;手执话筒吼一曲“爱得死去活来”也无须再“碧海青天”。离开了美的积淀,一切就会流于肤浅。正如美国布朗大学的杜卡斯博士所说的,“对审美客体的判断反映出这位判断者的情况。”由于大众文化具有短暂易逝和变化无常的特性。其结果必然导致青年——这一大众文化的主要接受主体放弃理应具有的审美理想,或者说让一种无常的审美欲来取代审美理想。有时因为大众文化使“审美者实际上并不忠于美,有时因为时髦,他甚至拒斥美,会完全不把自己的美感冲动系于美”。大众文化所具有的时变时新的特性与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之间是很少有共同语言的,所以无论是流行歌曲、时装、流行小说或者小女人散文抑或别的什么时新玩意儿,在让青年为之倾倒但还未来得及回味思索的时候,就已经教人意兴索然、食之无味了。更何况大众文化的非道德倾向的一面,正诱导着大众消解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审美准则,让青年在非道德倾向的大众文化中丧失着自己的崇高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