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敬业精神失却的原因及其超越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志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
青年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实社会中,惊人的挥霍浪费、本可避免的事故、无所不在的投机心态,都是敬业精神匮乏的典型体现。在当代青年中无希望、无目标、无动力、无准则的“四无新人症”常见而多发,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心理咨询的热门话题。

      一、当代青年敬业精神失却的原因

      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品质。无论学生的学习、工人的做工、农民的种田、教师的教学、干部的管理、商人的经营,敬业精神都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然而,青年敬业精神状况令人担忧。原因何在呢?

      惩戒文化教化下的消极心理行为。自律文化影响下的青年会自觉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心愿的心理行为准则,认知与行为协调;而惩戒文化教化下的人们,则会将自身与外界对立,认知与行为失调。这种文化教化作用可以追溯至一个人的蒙昧时代。以培养孩子睡前洗漱习惯为例来说明两种文化教化下孩子心理及其行为的养成。以自律文化为主导思想的家长会讲明道理、耐心示范、善意提示、以身作则,让孩子养成自觉洗漱的好习惯。构成反差的是,惩戒文化思想主导下的家长会以“洗漱才是好孩子”要求、“不洗漱就不能上床”威吓,孩子认同的是得到关爱、逃避惩罚。于是,没有家长督促时,当然会我行我素了。惩戒文化的教化因其强制力可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有依赖监督之忧;自律文化的教化效果形成稍慢,保持却可以自觉而长久。不必讳言,惩戒文化在许多地方、行业中盛行蔓延。名目繁多、不厌其详的奖惩,诱使人们一门心思趋利避害,轻视真才实学,看重关系机遇,不顾责任信誉,只求眼前实惠。在这样的社会心态下,敬业精神反被视为迂腐和傻气。这种社会心态环境弱化了青年敬业精神的形成乃至于延续。

      管理模式滞后的盲点扩散效应。我国的现代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封建主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刚刚进入工业化时代的特殊基础上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普遍习惯于个体作坊式的运行模式,不太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但是,现代化大生产、大流通的格局要求管理模式必须转型接轨。由于我们缺乏对现代管理科学本土化的深入探索,甚至对西方管理科学也只是停留在“拿来主义”的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导致了实际工作中的管理盲点的大量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灵”。在加薪晋级的公平性、规章制度的科学性等问题上,奖勤力度不足,罚懒无关痛痒;遵规守章者的偶然过失会被杀机儆猴,经常闯红灯、越雷池者未必会被课以重罚。结果是让敬业者心生悲凉,而混世者不无得意。凡此种种,无不影响着当代青年敬业精神的树立。

      社会动荡伤痕的浮躁迁延症状。如果说将敬业精神匮乏之问题算到百余年来中华大地一直处于内忧外患的帐上似显牵强附会的话,那么建国之后所经历的艰难和曲折对青年敬业精神的损害却是不争的事实。目标迷失、一无所长、观念紊乱的受害者何止一代人?当我们终于寻找到改革开放的人间正道后,许多青年的心态严重失衡,他们既为无所不在的发展机遇所鼓舞,又为难期大成的才学疏浅而懊丧,从而产生普遍的浮躁心态。道德水准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勤奋努力不够、工作实绩不多者大有人在。面对这种观前逊于长辈视后又不及来者的尴尬,他们既不愿承认又无力去正视。许多青年转而热衷于攀比职位高低、追逐经济实惠、敷衍工作程序、推诿事故责任。这种毫无敬业精神可言的人与事的存在,其影响远不止于对具体事务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本身,它败坏了行业和社会的风气,给更年轻的人以消极乃至恶劣的示范效应。

      “广场酒会心理”启动的效尤现象。据传某村寨有每年岁末在广场喜庆丰收的习俗,届时家家户户带着一碗自酿的美酒倒到广场中央的酒缸里,然后从里面盛出一碗,边饮边歌。在又一届广场酒会到来之际,有一个人想:我何不带一碗水去?反正其他人也喝不出来,喝出来也不知是谁所为。于是,他依计而行。酒会开始,当代满以为自己可以白喝一碗酒的时候,他发现带一碗水来的并不止是他一个人,缸里全是毫无酒味的白水。这一寓言是对社会生活中敬业精神匮乏现象产生机制的微妙传神的心理刻画。敬业精神,不是需要对其价值和意义大加阐述的理论问题,而是如何在工作中身体力行的实践问题。因为敬业需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忘我奋斗,真诚奉献。可人们为什么还要效尤呢?这是因为,无论何人,要寻找一个在德、能、勤、绩诸方面逊于自己者非为难事,这样他不但不会有嫉贤妒能的难堪,还会产生放纵自我的轻松。其结果又任何呢,这自然不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二、当代青年敬业精神的超越

      由于人们普遍的逆反心理的存在和作用,相当一部分青年对社会大力弘扬的敬业精神心存偏见——“敬业精神是忘我的付出,是利他的奉献。”敬业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受到极端否定和可悲冷遇。因此,对于当代青年来说,认清敬业精神失却的原因,超越偏见,认识敬业精神的实质和意义,不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更有利于敬业者自己。也就是说,敬业精神的最大收益人是敬业者自己,敬业精神有利于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并将不断提升和完善个体人生发展的意义。

      学识才能的长足进步。“业精于勤,荒于嬉。”敬业者不愿混日聊天,虚掷光明,为了力求胜任人生职业生涯主导活动,他们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补基础、查资料、练技术、攻难关,为学而做,做中求学。从而很快成长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工作岗位中的技术能手、学术领域里的业务权威。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很有敬业精神但水平不高,或者业务很优秀但缺乏敬业精神的人都是罕见的例外。绝大多数人以敬业精神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赢得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美誉。人才成长中的一条重要规律令人费解又情理自在——聪敏十足但心易旁骛者难成器,虽显愚纳但心恒持一者终可期。为什么呢?这里青年所具有的敬业精神自然是成才与否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