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冷能:潜在的能源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津生,傅蓉,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原文出处:
百科知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到处存在着温差:冬夏季节温差,昼夜温差,气地温差,地表与地下温差等。有温差,就有热量传递与交换,就有热能的产生。但这些温差较小,一般难以进行能—功转换,或即使能够转换,但经济上不合算。为了与传统的高温热能有所区别,我们把这种自然存在的低温差低温热能称作“自然冷能”,通常简称“冷能”。由于冷热是相对而言的,平时所说的冷能也好,热能也好,实质都一样,只不过是能位(温差)不同而已。

      自然冷能危害不容忽视

      尽管自然冷能的能位低,但数量却为无穷大,一旦它们集中释放,可以引发飓风、沙尘暴、暴风雪、高温暴雨和强降温等,破坏力却不小。在平时的小规模释放过程中,也经常给工程建筑物带来损失,典型例子是季节冻土(冬季地表冻结,夏季融化)区与多年冻土(多年连续不融化的冻土)区常见的工程冻害。

      冻结过程中,由于土层能量平衡状态被破坏,水分就会向冻结锋面迁移聚集,在土中形成冰层(学名叫“冰透镜体”),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就会隆起,形成冻胀。土是个多相多组分体,结构与性质处处不同导致冻胀不匀,结果原来平整的地面就会变得凹凸不平,一旦融化,冻土就变成一团稀泥,地面重新下沉,形成融沉。水分的迁移能量很大,可以在冻结锋面产生极大压力,实测结果表明,冻胀压力最大可以达到10兆帕(每平方厘米110公斤力)以上,融化后又毫无强度可言,这巨大的反差使路面破坏,房倒屋塌,切断地下缆线或管路,甚至可以拔出建筑物的桩基。在自然环境中,冻胀同样可以使大树连根拔起,导致树木东倒西歪,形成“醉林”,给林业方面带来损失。

      工程技术人员不得不采取各种对策消除,结果使工程造价大幅度增加,例如,多年冻土地区的房建比一般地区费用高3~5倍。我国属大陆性气候区,除珠江流域外,都存在有程度不同的冻土问题。在和冻害斗争过程中,人们不由得想到,如此巨大的自然力难道都是消极的,毫无利用价值吗?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就可以随时随地信手拈来,既不花什么代价,也不会引发任何环境污染问题,岂不是一举几得的好事。实际上,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如上所述,如果以自然冷能作能源,经济代价较高,一般不合算。但退一步,如果仅作为一种能量加以利用,还是大有可为的。

      无能耗的自然冷能空调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耗用的能源,比例最大的是空调能耗,大约占我国总能耗的20%(超过两亿吨标准煤)。在发达国家的总能耗中,这个比例可以达到70%。空调所追求的温度标准无非是15~30℃范围,这个温度范围一般都在我国自然温度变化范围之内,而且变化幅度相对要小得多,因此完全可能利用自然冷能满足空调需要,达到节能目的。

      目前常用的冷暖热泵空调,是通过热泵消耗少量能源,获得大量低位热能。它的输入—输出能耗比,在制热时最大可以达到1:3.2,即耗费1千瓦的电量可以获得3.2千瓦的热量,制冷时,这个比例最大为1:2.8。多出的能量全部来自大自然。由于这种系统必须消耗一定能源,因此在沙漠腹地等能源紧缺地区,仍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随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全有可能在只利用很少,甚至完全不用能源的前提下开展冷暖空调。这种空调能量的全部,或基本上为自然冷能,因此可以形象地称作“无能耗”空调。理论上,1千克水变化1℃的热量,约等于1立方米空气变化3℃的热量。一般土中含水量在每立方米300千克以上,因此土温变化l℃,相当于净空3.3米,面积为30平方米的一间屋内空气温度变化10℃的热量。

      如果外界气温为-5℃,需要将室温维持在13℃以上,室内空气1天循环6次,而地温为18℃时,所需蓄能土的容积约为4立方米。在夏季,如果气温为30℃,为了保证室温不超过23℃,则1.4立方米的土体所提供的冷空气就足够了。当我们利用同一蓄能土体进行冬夏室内空调时,可以控制土温在冬季降到10℃,夏季升至20℃。空调时间按冬季为100天、夏季150天考虑,则需要300立方米蓄能土体,就是说,室内空间与土体的容积比为1:3就可以大致满足需要。

      由此得知,冷能利用的实质就是,利用自然环境温度的时间、空间差,聚集并储存能量,达到利用目的。

      自然冷能冷库

      利用冬季的低气温实现夏季的冷藏,这种冷藏库就被称为“无能耗”冷库。冬季促进地下水分冻结,形成人工冻土,温度高时,土融化吸热。水分的冻结潜热是热容的80倍,因此可以使土体温度长期保持在0℃附近,直到融化完毕,在这个冻土内部建库,就可以储存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冬季过去,冻土逐步融化,如果下个冬季到来时,冻土未融化光,或刚好融化完毕,该冷库就可以终年运行。在这里,冷库四周的土体就成为天然蓄能体。

      这种冷库的原理十分简单,但具体操作上,首先必须保证地热只能在冬季向大气散热,而到了夏季,热量不能逆向传回地下,否则就毫无意义。通常,我们利用热管实现这个目标。

      热管是一种能在很小的温差下传递大量热量的元件,它的最大特点是传热具有单向性,最大优点是无须消耗能量进行高效传热。热管的下部埋入土中,上部暴露于大气之中。当气温低于地温时,热量就通过热管散入大气,使地下土体降温;一旦气温等于或高于地温,热管就立即自动停止传热,热量不会重新传回地下,这个过程全部自动进行。结合相应的隔热保温措施,我们就可以建成无能耗冷库。实践表明,一支直径7厘米的这种工程热管,冬季可以在管的四周冻结出直径1.2米的冰(大约为3.5~5立方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