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呼唤高级蓝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人才瞭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目前在我国,由于高级技术工人奇缺,高级蓝领越来越“吃香”,身价行情日趋看涨,更有“金色蓝领”出现。前不久,深圳一家企业尽管为高级钳工开出6600元的月薪,但还是未能如愿,只得发出“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的感叹;青岛一家制造公司打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招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模具技工,最终也因面试者寥寥而没了下文;杭州汽轮机厂将数控机床工人的月薪提到6000元,在人才市场上仍一无所获……高级技工成了人才市场上有价无市的“香饽饽”。

      深圳市去年第三次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如下:硕士研究生月薪高、中、低位分别为:5900元、3500元、2400元;而高级钳工的月薪分别是:6600元、4300元、3200元。江苏省职业介绍中心近来的一项调查显示,已经成熟的苏南劳动力市场正迫切需要大量的一线产业技术工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被市场的价值规律所取代。有的用人单位打出了“能力大于学历,高薪=能力+机遇”的口号,其中有一家公司标出年薪3万元以上的岗位,首要条件就是“精通技术”。在山东省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2001年秋季外商投资企业招聘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给高级塑料模具技工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武汉劳动力市场获悉,2003年上半年,用人单位到该市场招聘技工,开出的最高工资已突破4000元,而在去年,用人单位开出的最高工资为2000多元。

      高级蓝领人才缺口大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给人的印象仍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当我们满怀信心地突破了企业竞争发展的一个“瓶颈”——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却又深深地陷入另一个“瓶颈”——谁来合格地运用这些技术和设备。显然,许多企业竞争面临的难题已经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有米”难寻“巧妇”!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据会议介绍,目前全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短缺60万人。我国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只有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武汉、太原、沈阳、重庆等产业工人集中的城市,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技工“断层”现象,广州对80家企业的专项调查表明,真正受过正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技术工人只有27.7%。上海最近做的一项职工素质调查显示,高级技工仅占0.9%,中级技工占45%,这很难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在全市技术工人中,高级工的比例只占到10%多一点,中级技工不到40%,一半以上的工人为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少得可怜。据统计,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不仅集中在机械、建筑、印刷等传统行业,更大量集中在电子信息、环保工程、工艺美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中。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人才市场上高级技工短缺的消息时时见诸报端,有一些企业的老总发出了找一名高级技工比找一名硕士、博士生还难的感叹。浙江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统计显示,所有工种的技术工人都是需大供小,其中维修电工的供需缺口为1:2,机械设备装配工的供需缺口为1:7,焊工、机修钳工的供需缺口为1:8,数控铣工的供需缺口高达1:21。随着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必须改变传统的对技术工人地位作用的认识。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不仅需要一批高级的“白领”来做强企业龙头,更需要大批“高级蓝领”来夯实企业龙身。

      让高级蓝领撑起“中国制造”

      在我国各类企业中,大批新增劳动力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和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初中毕业生和普通高中毕业生没有升学机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未经培训就走上了工作岗位,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人员数量已经占到新增劳动力总数的30%。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二三产业,也大都未经过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使得相当多的劳动者就业后无法适应岗位的需要,也是产品、服务质量上不去和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们不能忘记河南洛阳商厦"12·25"特大火灾、上海炼油厂吊机倾覆事故……而这些惨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电焊工和有关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违规作业,缺乏必要的技术技能。调查表明,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于一线技术工人责任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国家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不到七成,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每年近2000亿元。尽管很多中国企业配备了世界上先进的生产线,但由于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低,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达到相关标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这是由我国“高级蓝领”欠缺所致。

      我国一名著名经济学家在考察了德国的制造业后,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观点,他认为,中德两国制造业的差别不仅仅在于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上,更在于一线工人的综合素质上。这位经济学家说,德国企业的工人能用一流的设备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而我国某些企业的工人用一流的设备只能生产出二流甚至三流的产品。如我国手表生产厂家用与瑞士手表生产厂家一样的配件组装手表,远远赶不上人家的质量。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强调,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增长,这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只有高技能人才成为企业人才金字塔型结构的基础,“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才有可能具备真正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