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青年人才的制约及相应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浩炎(1952-),男,浙江杭州人,浙江青年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12

原文出处: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传统文化对青年人才的制约

      中国传统文化曾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篇章,但它毕竟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是以土地、体力、农耕为特征的农业文化,人才对它无足轻重,特别是中国古代在父系家长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注重以血缘为中心的亲情,排斥血缘外的人才,有时甚至是仇视的。

      面对历史的跨越,面对知识经济对青年人才的呼唤,我们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想跻身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创造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先进文化,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在对传统文化对青年人才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深刻认识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对策。

      1.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对青年成才的消极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经济特征是农耕经济,它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但为了社会的稳定,总需要一种精神支柱,于是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选择了重义轻利的道德标准,其手段是通过塑造君子的人格典范来压抑和淡化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里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价值观为历代封建统制者所推崇和强化,特别是宋明理学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把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权利剥夺得一干二净。但是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从来都是不可抗拒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述而》)无视物质生活的君子人格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格典范。在社会无法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物质基础的短缺时代,人民对物质追求的无可奈何尚可用“知足长乐”来自欺欺人,而今天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贫富不均的格局已经形成,外来物质的诱惑已汹涌而来,对“义”的追求根本不可能是社会大众的普遍行为,重义轻利的说教就显得苍白。

      2.注重整体无视个体对青年成才的制约

      在传统文化的观念里,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统治者是宗族家长,同时也是天下的主人,他们把国家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把人民视为自己的子民。他们认为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强才有家富,只有大河水满小河才会涨。梳理中国道德核心时也可发现,“忠孝”这两大主要道德内涵始终把整体的“忠”放在首位,“忠”与“孝”一旦发生冲突,要放弃个体的“孝”而保全整体的“忠”。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注重整体无视个体(包括个体的生命价值)。为了整体,不惜以压抑青年成才为代价,这简直成了青年思想堕落、意志消沉的精神腐蚀剂。与之相反,当代青年则认为“国”是由无数个“家”组成的,没有家哪来国?同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是靠民富来支撑的,一个没有民富做支撑的国家,必然如同一个头重脚轻的巨人,如何在现代化的跑道上与他人竞跑?一个民穷国强的苏联的解体,正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规律。当代青年信奉的是尊重个体价值积极进取的格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决不是好士兵”,“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他们欣赏国际象棋中的“兵”,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冲到底线就可以上升为威力无比的“皇后”。综观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传统文化这种注重整体无视个体的道德价值必然会使青年看不到自身的价值而产生惰性,泯灭了改变现状的信心,消磨了战胜落后的意志,从而失去了进取的原动力,其结果必然制约着大量青年的成才。

      3.“内自谦”的人文环境对青年成才的扼杀

      “人有所长,己则不逮,此谗嫉由此而生者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作为一种顽症,至今还制约着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偾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墨子·亲士》)“木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因才而招祸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多不胜举,如何避免因才而遭遇外界的伤害,成了人们必须时时警惕的问题。对此,老子曾有忠告:“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种人文环境使坚持原则、坚持真理、敢吃螃蟹变得异常困难,“不敢为天下先”使人才难以涌现,其根本原因是生怕别人背后捅刀子、暗中射冷箭。于是有人诙谐地把美国、日本、中国三国的人才环境,比作打桥牌、下围棋、搓麻将。美国人如同打桥牌,分工合作讲究配合;日本人注重团队精神,如同下围棋,全局观念强;中国人如同搓麻将,看着上家,防着下家,我糊不了你也别想糊。青年人初生牛犊不畏虎,意气风发,心中充满抱负,有挑战旧世界的激情,但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现实生活面前显得何等的势单力薄。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于是中国人的性格出现了显著特征:其一,深知中国文化“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内涵的人学会了用自损、自贬、不愿争先来保全自己。《列子·说符》中有一则对话:“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何为也?’对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薄,以是免于三怨,可乎?’”这种生怕“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心态,“枪打出头鸟”的社会环境,迫使人们甘居落后不愿争先,其结果使青年必然缺乏一种“只要鞋穿了合适,什么地方都敢去”的无畏精神。

      4.宗法关系的人身依附对青年人才的压抑

      中国的人际伦理是建立在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血缘族亲、家长制度、宗教祭祀、尊卑等级基础之上的。这种封建人际伦理把“仁之实,亲亲是也”视作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选择人才的首要条件。他们以宗族关系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这种思想极为顽固地遗留在人们的意识中,其人才标准是以亲朋好友、上下级关系、自身小圈子为准则,自然难以看到圈子外的人才,甚至敌视圈子外的人才,把他们看作是对自身权益的一种威胁,其结果必然导致一方面大量青年人才被扼杀,另一方面迫使一部分青年人才为实现自身价值去投机取巧、奉承拍马而扭曲人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