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是联合国组织命名的“国际志愿者年”。新世纪伊始,这一命名可以引发人类社会的许多温馨的联想与记忆。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伴随20世纪初欧美国家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规范、并扩大为由政府、社团和个人举办的广泛的社会服务工作的志愿行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 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陆地区志愿服务起步较晚,但潜在的巨大社会需求使这一行动一经启动很快便星火燎原。在中国青年运动的编年史上,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无疑是一段跨世纪的华彩乐章。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上亿人次的青少年为社会提供了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事实上已经操纵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背景下,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在客观上满足了许多急迫的社会需要,为缓解社会压力、促成社会安定、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福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所显现的精神价值也促成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意义上的志愿精神的共鸣与融合。 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对近10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多维度分析,则不难看出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青年与社会双向互动的有效载体,青年志愿者也将成为引领21世纪中国社会风气之先的积极力量。 社会学视野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公民意识的新觉醒与社会参与的新境界 1978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在中华大地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春潮。人们追求文明与富裕的内在冲动作为巨大的社会潜能得到了全面释放,整个社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的观念深入人心。人心思富、人心思强,十二亿中国人开始扬眉吐气奔小康,普遍贫穷的时代结束了。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体制转换、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利益差别,以及竞争机制引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必须导致的个体差异,使社会的优势群体与困难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社会保障机制覆盖不到、政府职能延伸不到、群团职能顾及不到的微观生活领域,需要扶助的困难群体呈扩大趋势。 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共青团中央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1993年12月19日,2万多名铁路青年员工率先打出“青年志愿者”的旗帜,在中国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上开展为旅客送温暖的志愿服务为发端,今天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形成了包括“一助一结对服务计划”、“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营计划”、“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急难险重任务、社会公益事业特色服务”等一大批具有品牌效应的重点服务项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5、2000年度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的大型社会调查显示,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志愿行动的青年,1995年为73.5%,2000年上升为86.4%;其中“经常”和“有时”参加活动的比例分别为54.9%和55%。参加“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的青年由16.1%上升到34.5%。“自发”参与活动的比例也从1995年的11.6%上升到77.5%。这组数据真实地反映了青年参与志愿行动由“被动”到“主动”的心路历程。1996年开始启动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通过公开招募、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1996-1999年动员了6810人参与,2000年招募2500名志愿者,报名人数则突破了5万人。在第四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第三届全运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财富论坛年会等所有事关国家形象的大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报名之踊跃、服务质量之优秀,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抗洪救灾、扶危济困的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青年志愿者始终冲锋在前。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则抓住了16-18岁的中学生向成年公民过渡的关键时期,把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动员起来,开展不少于48小时的志愿服务,使公民意识教育有了一个最好的载体。 10个春秋过去,青年志愿者行动以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普遍肯定,并广泛传播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许多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深刻地体验到“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公民社会是由负责任的公民连接而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温馨美好的生活哲理,实现了公民意识的新觉醒。因此,无论个体的青年能否将志愿行动维系终生,但志愿服务本身所得到的社会肯定,对唤醒其公民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社会归属感、提高其社会参与水平,都将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而整整一代人参与的志愿行动,对提升全民族的社会参与水平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这是公民意识到主体责任的“志愿”行动。 文化学视野中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代际沟通的桥梁,文化互喻的重要渠道 人类文明的传递从来就是通过代际传承的方式得以实现的。20世纪中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以一本不足8万字的小册子《代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代际关系所发生的革命性变革的关注。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国内一批青少年研究工作者完成的国内第一部《中国青年发展报告》,从文化层面提出了“偏离与吸纳”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2年,香港学者莫泰基出版了《叛逆的背后——青年发展动向》,概述了“问题青年”、“成长事务”和“开创未来”等研究青年的三种观点。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以《新人类来了》、《认真的崩溃——新日本人论》、《日本的高中生》等研究专著,表达了对日本社会“新生代”的深切忧虑。一般大众则对“E世代”的摇滚音乐、“飘一族”、“松糕鞋”、“露脐装”、“彩色发”、“摇头丸”,以及“网虫”们的“虚拟生存方式”,表现出深深的困惑:他们究竟是“龙种”还是“跳蚤”?与此同时,“愤青”们则对成老年人连同他们代表的传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以为然:那是什么年代的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