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崛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都将导致新一轮的人才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加入WTO,加速了我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政府部门都必须大力培植和引进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海归”人才由于具有国外生活、求学、工作经验,既通晓国际规则,又掌握先进技术,并具备前沿思想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因而成为国际化人才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与此同时,各地纷纷采取实际行动,广纳海外人才。当前,“海归”人才已成为国内各条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海归”人才创业异军突起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共有40万大军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万人学成归国,此外,归国留学人数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其中,上海是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归国留学人员工作、服务首选的城市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共派出留学人员约8万人左右,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目前,学成来沪工作的留学人员已达2.5万人,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一个高层次、高技术、智力密集型的留学人员群体正在发展壮大起来。 从留学人员回归后的择业趋向来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创业。很多人坦言,国内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和创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增加是吸引他们回国创业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留学生企业近4000家,产值超过100亿元。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成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首选地之一。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在浦东开发及“聚焦张江”的有利局势下,海外留学人员纷纷来浦东创业,截至2003年1月,已有4100多名归国留学人员落户浦东,430多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涌现了大道计算机公司、微创医疗器械、易趣网等一批留学人员创办的明星企业。然而,创业不顺利的也不在少数。 总的看来,我国“海归”人才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大多是到发达国家留学的,以美国为最多,有11万人,占全部出国人员比例高达66.7%,其次为日本,占9.1%;第二,年龄小,学历层次高。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按创业者主体分类;40%以上的创业者拥有博士学位;而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创业者占90%以上。第三,学科涉及面广,但创办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统计资料显示,在上海浦东新区的留学人员企业,约有80%分布在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开发、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行业。按行业类型分:44%为计算机信息和通讯技术类企业;26%为生物技术类企业;24%为咨询及投资公司;6%为集成电路设计类企业。 二、“海归”人才涌现新问题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将是一大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深圳几个月经引智办引进的留学人员达560名,比前年引进数量280名翻了一番。北京、上海引进的海外人才也大大增加,而且这种增长势头会持续保持。以上海为例,专家分析2005年上海的国外留学人员的回归率将达到25%,也就是说将有4.8万余“海归”人才;至2015年,留学生回归率更将达到47%,届时上海的“海归”人才将达到17.5万余人。 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使我国国际人才数量骤增,也加快了人才国际化的步伐。可以说,留学人员回流是当代中国的需要,也是华人经济复兴的大势所趋。但与此同时,随时大量留学人员回国,往日笼罩在“海归”头顶的神话光环却在逐渐失去色彩。近年来,频频有消息报道“海归”人才在国内水土不服的事例,更有甚者在国内面临失业。事实上,“海归”在我们印象里一直是精英的代名词,他们凭着明显的专业技术和语言能力优势,曾经一度在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创造了神话,也增添了社会对他们的仰视和迷信。但是,情况却在悄悄发生变化。有不少“海归”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处于观望状态;有的不珍惜到手的工作机会,认为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水平,处于失业状态;有的经营业绩不良,正在悄然隐退。 因此,政府、企业、社会对“海归”人才的评价和选择也越来越趋于理性。“海归”不再是人才市场上一个热炒的概念化花瓶。不服水土、不识中国国情的“海归”劣势也将为人们重新认识。由此可见,“海归”人才如果不再及时审时度势和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国家给予优惠来创造环境满足他们的不适应性,那么,他们在国内的发展将会出现危机。 由此可见,随着“海归”人才回归的增加,日益暴露的问题将成为人们思考的一个新问题。专家分析,“海归派”在国外接受教育,然后带着国外的理念、工作方式回到中国工作,最大的不足是他们跟中国的文化背景、管理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脱节,从而出现水土不服或工作失误。具体分析,他们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 (1)自我认知上,强烈的精英情结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还处于“海归”稀缺年代,由于他们在国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娴熟的技术背景,因此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天之骄子”。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国际化人才短缺亟需大量“海归”人才加盟,“海归”人才曾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很多人由此产生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强烈的精英意识和自傲情绪。正是在这种意识和情绪的驱动下,他们往往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崇高的使命投入工作,但往往会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