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加入WTO,“惟才是举”,人才热急遽升温,“人才”的内涵、“人才”的标准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最近媒体关于“什么是衡量人才的标准”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即能说明社会的关注程度。与时俱进,重新界定人才的概念是对的,但及时纠正因此衍生出来的错误也是必要的。 年薪是衡量人才的标准? 2002年,《南方都市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人才是一种特质,市场化的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特质。我们的标准:年薪十万即可称为人才,三十万以上为中级人才,五十万以上为高级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专家和资深人力资源经理人也随声附和并又对此进一步形象地阐述:企业能给一个人开出十万年薪,是建立在对一个人的了解、对他能产生的贡献的基础上的,哪个老板哪个企业都不傻,不会把自己的钱乱给一个人。这是一个市场化的标准,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人才放到市场中,便像是鱼入大海,深浅高低完全决定于其游泳的能耐。 客观地讲,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年薪”标准是一个相当有意义的探索,有其时代性:一是有助于冲破唯学历论的误区。起码对于现在因为过分强调学历而使假学历泛滥、对于像找个守门的也要本科学历的“人才高消费”等趋向是一个冲击。二是把衡量人才的标准推向市场,以人才所能创造的价值为导向,是值得提倡的。三是年薪标准可激励人才追求上进。但从深层次来看,它还缺乏社会性和普遍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用年薪这样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人才,不足以涵盖人才的方方面面,是片面和极端的。 第一,很多领域即使是现在也不是以市场规律在运行,不是一切领域都可以以年薪论人才的。比如基础性的科研,一天到晚跟科学家讲钱钱钱,中国人还能沉下心来摘研究吗?凭借一张富豪排行表,就断言某某人是人才,某某地方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未免有点太荒唐。如果真的是这样,全国那么多的人,坚守在各种岗位上,有效地保障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们是不是人才呢?为社会创造财富多的人,不一定会得到多的财富!仅以金钱获利多少论人才,在现有条件下,不合理,也不公平。在我们周围,原先有一部分人,因为当初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富了起来,而当社会各界把他们当人才捧了起来、当榜样学了起来的时候,他们却沉沦了,有的甚至于垮下来了。这时候就没有人称其为人才了,为什么?说明我们的人才观一开始就有问题,就是单纯盯在了钱上。 第二,人才作用是一个动态发挥过程,而年薪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表现,用一个静态的指标去衡量动态的概念,显然不严密。人才收入不仅跟他的能力、业绩有关,还跟其单位所在地域、所属行业及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等外在因素有关。比如,化工行业多年来相对较冷门,收入不太高,但最近壳牌石油在惠州投产了,需要大量化工专业人员,薪酬又很高,按这个标准,化工类技术人员昨天还不是人才,今天忽然就成了人才了? 第三,“年薪标准”有失偏颇,适合岗位的就是人才。人才的定义应该更广泛些,社会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低层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他们都能为社会创造效益,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仅仅用“十万年薪”作为标准来衡量人才会打击一大片。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只要在他的岗位上胜任的人便是人才,企业招聘中很重要的原则是“找最适合的人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比如一个保安在他的岗位上方方面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虽然他无法拿到十万年薪,但在这岗位他就是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年薪标准”仍是一个粗的标准,操作性也不是很强。而且还会提高人力成本和整个人才市场价格,加重企业的人力成本负担。 人才还要问出处? 与“年薪标准”相呼应的是“文凭和职称标准”。上世纪80年代,人们把文凭称作是“砂纸”,那个年代,“砂纸”成为评判个人素质的最高标准。有学历就有前途,有“砂纸”就有职位,这种逻辑成了一个时期,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人才辨别论”。人才的真实意义被区区一张文凭所彻底淹没了。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便是不少地方在引进人才时,把“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作为“准入”的最低条件。看那些用人单位,差不多都是对博士生“敞着门”,对硕士生“开着门”,对本科生“留一扇门”,对专科生“紧闭着门”,倘是高中以下,就是怎么敲也“不开门”了。不是在其做出贡献的时候再论功行赏,而是在其进门的时候就见高低。再看看单位总结,或有某某学历的人占了百分之多少,或有多少干部职工拿到了本科文凭,连领导说话时也底气十足:“我们又引进了多少本科生、硕士生”,仿佛这又是一个重视人才的佐证。而从来没有人讲有多少初中生,有多少小学生。唯文凭论、唯职称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大有市场,找工作,落户口,甚至找对象,文凭、职称几乎相当于一张准入证,没有它基本上就等于失去了发言的机会。更有甚者,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建议,允许双方都是硕士的夫妻生二胎。 不可否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许多方面有优势。在经历了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白卷英雄等知识贬值的年代之后,我们有幸迎来了知识增值、知识分子增值,这是好事,但由此得出文凭、职称决定一切的“唯文凭论”,就让人不敢苟同了。 文凭和职称仅仅是一种经历的证明,受教育程度高并不意味着素质就高,自学成才的也大有人在,高学历低素质的也不罕见。人才应该是多方面的。走了弯路的或是剑走偏锋的,没有通过正式教育的途径,也能拥有同样的知识水平。懂“鸟语”的人并不都是学者,能够创造高价值的人也并非都是正规学院的门徒。“文凭和职称标准”是将知识和能力本末倒置,没能抓住人才定义的本质属性,将教育与成才的间接相关性看成了直接相等性。举出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他还能属于人才吗?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谁能说他不是人才?曾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位刚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哈佛学生激动异常,认为社会上肯定机会无限。他上了一辆出租车,因为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热烈地和司机握手:“你好,我是哈佛99届毕业生!”司机说:“你好,我是79届的。”当然,这则笑话有些偏颇,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文凭不等于一切这个道理。日本的田中耕一于2002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不仅让中国人“吃了一惊”,也让很多的日本人“吃了一惊”,连日本的首相小泉纯一郎都称这是“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为什么呢?因为田中耕一这个人物实在是“太小”了。43岁的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甚至连硕士学位都没有,只是岛津制作所的一名普通工程师。所以有人称田中是“日本企业社会最底层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日本的阿甘”。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竟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对全世界都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它再一次向人们证明,人才并不都是取决于学历和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