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来说,青少年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本处于弱势状态的青少年中,一部分我们界定的青少年“弱势群体”也在形成之中。如何保障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权益,不仅是青少年工作的难点、学术界讨论的热点,更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少年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由于其社会位置处于弱势,极易产生强烈的受挫情绪和沉重的心理负荷,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而外界施与其上的精神虐待,毋庸置疑将上述问题推到了火山的爆发口上,与之俱来的则是社会风险的增大。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般认为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秩序等无法抗拒的种种原因,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少年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关照;在人的发展阶段上,青少年是未成年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予以特别的帮助。依据上述对弱势群体的界定,结合青少年自身具有的社会特征,我们认为青少年弱势群体大致可以涵盖以下几类人:一是失学青少年(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中途辍学的青少年);二是失业青少年;三是家庭贫困青少年;四是孤残青少年;五是偏差青少年。 青少年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由于其处于社会弱势的位置,其生存权与发展权很难得以有效保障,其生存与发展的质量很难得以全面提升。这一切,自不待言。然而,外界形形色色的精神虐待在这一群体中滋生蔓延,却又成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股浊流。 “精神虐待”又称“心理虐待”、“心灵施暴”、“心灵暴力”、“精神伤害”、“情感虐待”等等,是指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外界有意或无意、或隐或现、偶然性或习惯性做出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言行。精神虐待虽不伤及皮肉,但却戕害心灵,扼杀个性,甚至令受害者产生对社会的仇视、对抗心理,最终形成反社会人格。精神虐待一般具有行为目的的无意识性、行为后果的内隐性和行为影响的延迟性等特征。精神虐待的施暴者虽然不具有主观动机的明确性,但其客观效果实质是一种精神伤害;人的心理状态相对于肉体状态而言比较隐蔽和难以观测,因而精神虐待的后果也不像肉体伤害那样显而易见,而是一种“看不见的灾难”;并且,精神虐待的行为影响往往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出来,其结果是对后继行为的抑制。所以,精神虐待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灵孤立和精神遗弃。 二、青少年弱势群体中精神虐待的表现和危害 精神虐待与肉体虐待不同,肉体虐待表现形式单一,较易识别和定性;而精神虐待表现形式多样,不易识别和定性。具体来说,青少年弱势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所受精神虐待有如下表现形式: 1.恫吓。对那些偏差青少年和不良青少年,社会上的一些人不是对他们进行正面耐心的教育,而是施以威胁和恐吓。有些威胁和恐吓是短期暂时的,如留置、不准回家等,象这种威胁恐吓类似于肉体虐待很容易验证是否实施,而且一旦解除,精神上的压力也随之消解;而有些威胁恐吓真真假假,并且具有长期性,这样就会使这些青少年背负一种长期的无形压力,产生担惊受怕情绪,从而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负荷。 2.孤立。社会上的一些人往往把青少年弱势群体中的偏差和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视作异类,自己非但不施以关注和援手,还教唆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们交往。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自己的孩子一旦和他们交往,就会沾染上他们的不良习惯,从而变成这些人心目中所谓的“坏孩子”。如此孤立的结果,就是使这些青少年变得更孤僻、更懦弱,而不愿和别人进行交往和交流。 3.歧视。社会上的一些单位和个人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对这一群体中的部分青少年加以歧视。譬如在入学和就业方面人为设置障碍,将他们拒之门外,无视他们的权利与权益。长期在这种歧视、低期望与无期望中生存与生活,极大地抑制了他们个人奋斗的志向,渐渐丧失信心,缺乏竞争意识,形成“疲软”性格。 4.侮辱。有些人经常会使用侮辱、讽刺、挖苦、嘲笑等多种方式发泄他们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不满,而他们的这种讥讽与侮辱往往发自心底而溢于言表。诸如“有娘养没娘教”、“没教养的下贱胚”、“脸比城墙厚”……这些人似乎忘记了青少年弱势群体也是有自尊心的,其心灵是异常脆弱和稚嫩的,如此的横加施暴,只会加剧他们产生报复行为的心理意识,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5.贬低。对这一群体中部分青少年的贬低与压抑常常表现于繁琐的社会生活之中。如“你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世界上没有比你更笨的人”,甚至“饭桶”、“造粪机器”、“蠢材”之类的否定评价和有辱人格的话语脱口而出。再加上这些贬低话语的前面往往缀有“从来”、“每次”、“总是”、“一点也不”等夸大渲染的修饰语,更会给这些青少年造成无形的心理伤害,使他们觉得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陷于一蹶不振的精神萎靡状态中。 6.忽视。处于弱势群体中的部分青少年相对于其他青少年来说,属于被社会遗忘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无法引起他人的丝毫关注,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他们的进步与落后,他们的喜怒与哀乐,这一切都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长此以往,这部分青少年就会产生自我“忽视”情绪:不思进取,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