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贫族”:一种消费新主张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小芳 浙江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35岁以下的高收入者打起“贫穷”旗号,社会学家给这个新兴消费群体命名为“新贫族”。“新贫族”有着与以尚俭黜奢为根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消费模式完全不同的消费新主张: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品位。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作了一次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6-35岁这个领导市场新潮流的群体,相当一部分是都市里的“新贫族”。他们拥有最强劲的消费热情、最前卫的消费理念、最现代化的消费品、最COOL的消费方式,常常和朋友光顾高消费的休闲场所,但他们手头能拿出来的钱还不如那些靠紧巴巴的收入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多。社会学家给这个新兴消费群体起名为“新贫族”。

      “新贫族”是我国近年来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大背景下出现的,并已成为不可漠视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虽然在数量上不多,但其消费新主张在社会影响力上日益显著,他们影响着都市年轻人的生活观和行为方式,体现着未来的种种趋势。

      △“新贫族”消费脸谱△

      所谓“贫”是指他们挣得不少花得更多;经常没钱,经常借钱;有钱时挥金如土,敢玩、敢买,没钱时便一贫如洗。有着丰厚的薪水,却打起“贫穷”的旗号。通常一笔钱还没有进帐时就早已规划好了它的用途。是一群努力赚钱,但还没有真的赚到很多钱;用力花钱,却真的花了很多钱的城市新族群,其成员大多生活在写字楼里。“无忧网”对“新贫族”作了如下调查:“新贫族”发生最多的职业群为:电脑、网络、SOHU群、金融、律师、营销、公关、服装设计、导游、美容、摄影、饭店、作家、演员;工作中最关心的问题:薪水(38%),提升(25.9%),单位是否有发展(20.8%),自然环境(10.6%),精神或情感(5.1%)。

      “新贫族”已经形成了属于自我的消费新特征,集中反映在其消费新主张上。“新贫族”有着与以尚俭黜奢为根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完全不同的消费新主张: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品位。

      1.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新贫族”对经济保障的强调减弱,他们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权力欲望,名望意识淡薄,信奉快乐主义哲学。他们的口头禅是:“只有快乐是最重要的!你不快乐,你就去死吧!”极度夸张的口气,透露出“新贫族”的快乐至上的理念。毕竟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抓住快乐,才能抓住现在。于是他们尽量抓住眼前的快乐、让每一天都活出精彩,不快乐就打住。令人不快乐的工作,再美丽也不做。他们认为花钱所带来的是快乐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反正钱是自己挣的,随便自己怎么花。工作就是为了挣钱、一旦有了钱还花得拘拘束束,如此人生有何快乐可言。有钱就狂花,他们是美容院、健身房、专卖店、旅行社的常客。没钱就借,银行是他们的债主。“新贫族”认为为了储蓄往往会使自己的生活从“气态”转化成“固态”,犹如小鸟进入樊笼一样失去快乐。努力让钱带来快乐,心无杂念地享受当前。

      2.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新贫族”永不会停止追逐时尚的脚步,他们不但追求时尚而且引领时尚。对消费欲望和尖端资讯情报的感受度,以及对流行情报发讯能力,是高于其它族群的。他们对流行或潮流有种贪欲,虽然收入不多,但是绝对不想过拘谨的生活,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以有限的收入来演出流行且具尖端时代的生动场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在生活之中表现自己的前卫和新潮及其尖端性,而且将情报予以发出,乃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新贫族”为追逐前卫和新潮,他们会经常光顾一些专卖店,希望在外观装扮上给人一种上档次、有品味的感觉,“佛罗伦”、"Theme"是他们的最爱;在鞋类上,“信步”、“皮匠之家”、"Dick"等都比较受欢迎。他们也喜欢偶尔去大减价,大排档铺头淘一淘金,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要自己动手改造,或者与其他物品组配,创造出时髦的外观,以引领时尚。曾是麦大叔和肯上校最早的顾客,现在则专吃水煮鱼和香辣蟹。酒吧当然得每周定期前去,不问酒香,只喝潮流。“新贫族”总是迫不及待地比别人快一步地拥有手机、电脑,并且对于这些工具有一种永不停步的追求。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行为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是各种时尚消费的带头人。

      3.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品位。“新贫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消费方式讲究个性化,注重品位、格调。这与传统的从众消费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社会学家归纳“新贫族”消费方式大约有以下几大要素:概念、时尚、格调、品牌、个性。在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和产品品牌日益众多的情况下,商品也将进入个性化消费时代。“新贫族”对商品的基本要求是质量、技术含量和价格,而更受青睐的是个性化商品。他们是精致文化的拥护者:常去看小剧场话剧、芭蕾舞什么的,从不计较几十元到上千元的票价。常逛书店,特别是那种有品位的书店,见到有思想或品位的书不顾忌定价多高、回家是否阅读,一定毫不犹豫买下。有段时间,热衷于网上购物。是时尚杂志的长期订户和读者,觉得有品位。对“高尚”有着与生俱来的偏爱,比如为了追求和体味所谓的“皇家”感觉,不惜投入一个月工资,甚至借钱。当然喜欢下馆子。但专上那些号称能做地道的美食菜肴的餐馆,热衷于假装那些比自己社会等级更高的人士,目标是这类人的餐馆里,常常会有烛光和火焰,伴随着大量由管风琴和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却那儿是因为餐馆里的装演“艺术”或者管弦乐队,而不是大厨的手艺。努力成为高档俱乐部的正式成员,让钱显出趣味。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品牌特别“敏感”:Starbucks咖啡店、IKEA家具、Haagen-dazs冰激凌、Swatch手表、snoop小狗、挪威的森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