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校园ISDN的安装和投入使用,上网将更加方便、网络交往将更加快捷。上网冲浪、网上寻友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时尚。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一样,是人类正常交往的组成部分。网络交往蓬勃兴起,并随着网络功能的增强、网民的增加、网民交往的频繁,逐渐出现“网友”、“网恋”现象,从而形成了网络交往的诸多特点与问题,这些特点与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人士和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青少年学生网络交往的特点 上网的快捷方便、网络频带传递信息的拓展、网上交往的平等直接等诸多网络交往特点,决定了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交往呈现以下特点。 1.交往虚拟化。网络交往面对的是屏幕,使用的是键盘敲出的文字或图形,因而这是一种虚拟化的交往。①交往主体的虚拟化。网络交往的主体是“网友”,“网友”们一般不以自己真实姓名和身份示人,并且在网络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是随心所欲,只要愿意,七尺男儿可以假扮未经世事的小姑娘,而真正的名人亮出自己的身份,往往会遭到“网友”的质疑。交往情境的虚拟化。网络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以荧屏为情境、以文字或图形为载体的特殊交往。进行交往的语言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或不敢抒发的。②交往情感体验的虚拟化。在网络交往中,口是心非的现象比比皆是。香港小童群益会的调查显示,48.6%的网友承认在网络上曾向朋友撒谎,或用另一身份结交朋友。“OICQ(网上聊天)”使用者网上说谎的理由包括保护隐私、保护自己或美化自己去吸引朋友等。虚拟化的主体和虚拟化的情境,只能造就虚拟化的情感氛围,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也就带有较大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浓厚的虚拟性。 2.交往简单化。网络使人与人之间交往大大简化。①交往方式的简单化。网络交往是以文字与图形为主要手段的交往,文字与图形虽可以描绘形象、传达情意,但只动用了眼睛,闲置了其它的感觉器官,使现实交往中的“察颜观色”失去了作用;并且网络中的语言文字可以“为所欲为”、“说其欲说”。现实交往中的“眉目传情”、亲昵、憎恶、喜好等情感因素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富于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在网络交往中更是成为多余。②交往类型的简单化。现实交往关系形态是由双方的心理距离决定的,心理距离的远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类型。而网络的交往主要是由心理倾向决定的。心理倾向趋同,交往紧密,频度增加,形成“挚友”,成为紧密型,甚至进行“网恋”。话不投机,或切换话题,或“一拍两散”,等找到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时,再进行新的交往,成为松散型。双方基本上不需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与年龄,交谈也是海阔天空,随心所欲,只要对方是你的忠实“观众”,交往即可继续进行。因而,网友中的知音、忘年交特别多;网恋中,双方年龄差距悬殊的“姐弟恋”、“兄妹恋”也屡见不鲜。 3.交往限制因素减少,关系平等化。现实交往中往往受性格、时空、社会地位等内在与外在条件的影响。网络交往则较少受空间、时间和气象等条件的限制。交往对象也可以不受身份、年龄、性别、家庭和社会道德等人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进入“聊天室”。贵为王侯与草头百姓没有尊卑之分,大腕明星与普通追星族无贵践之别。在思想感情交流中,交往者可以直抒胸臆,进退自如,爱恨随意。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可能成为一名活跃的网络交往成员,社会地位悬殊的学生可成为亲密的网友,只要心理倾向趋同,成为朋友便是正常的现象。制约网络交往的因素更多表现为思维的敏捷度与打字速度。 4.网络交往发展方向现实化。 从一般聊天对象到网友到挚友、知音甚至网上恋人,这种网络交往属于精神交往,它是现实交往的必要补充,并且和现实交往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精神交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必然向往物质的、现实的交往。因而,在网络交往双方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网友们往往提出面谈的要求,并发展为现实交往。如果条件许可,双方可发展为现实的朋友、恋人。 总的来说,网络交往是一种间接的交往,对方的气质无从查考,其情感的倾向也只能通过文字交流来揣摩。它使人们的交往方式更加间接,交往的群体更加主题化。在交往主体平等化得到空前加强的同时,也使得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对网友的约束越来越小,甚至于没有道德可言,这就决定了网络交往关系与现实交往关系的不同。 二、网络交往行为对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的影响 网络交往的虚拟化、简单化、平等化和现实化等现状与特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中,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网络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网络交往是人类现实交往的重要补充,它是人类正常交往的组成部分,也必然会对学生的交往产生重要的作用。第一,网络交往以其快捷、信息量大、直接平等互利等优点,使学生在课余的有限时间内交往层面扩大、层次深化,从而扩大人际关系的领域,并通过交往获得社会知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缩短校园与社会的差距,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第二,通过网络交往中所营造的虚拟情境,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第三,通过网络交往容易实现愉悦的情感体验,某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宣泄的情绪可在网络中寻找到宣泄的对象,某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可在网络交往中逐渐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第四,网络交往可以作为现实交往的有益补充,免去许多现实交往的不便。例如双方交往的同学可以通过化名或虚拟身份在网上进行交流,放弃成见,增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