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青少年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北京观察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代法国青少年的参政意识和公民责任心

      在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式的年代:1986年和1968年。1968年伊始,法国社会就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氛,从这年的2月份起,学生骚乱不断发生,最终酿成被称之为“社会性地震”和“历史性震动”的“五月风暴”。学生青年强烈要求享有参与和发表政治言论的权利,反对“美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外国占领”,反对“国家机器和官僚压迫”。这一代的青年不仅敢作敢为,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而且对国家政治生活和民族前途也深度关心,把“自由”视为座右铭,拒绝羞答答而又无效的改良主义。他们等待革命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甚至宣称:“我们准备推翻现在的制度”、“68学潮”影响深远,客观上它产生了两种结果:一般说来,如今的青少年比他们的父母接受了更加自由化的教育,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或继承了父辈们怀疑各种意识形态、怀疑政治划分、甚至怀疑选举的政治取向。进入80年代后,以1986年法国政府“左右共治”局面的形成为标志,一种不受宗教、哲学或意识形态因素左右的个人主义道德价值观已然形成,其表现形式为:

      1、怀疑各种政党和选举,试图寻找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1988年4月,法国民意测验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政治在青少年中名声不大好,69%的法国青少年对政治生活不感兴趣,认为政党和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的比例分别为61%和55%。他们最不愿意把自己按照左右来划分,这种对政治划分的敌视态度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主张取消政党。另外,在选举上没有登记选举的人中青年人所占比例很大(18、19岁的人中有38%;20、21岁的有23%;22至24岁的有15%),即使有登记选举,弃权的比例也较高。如在1981年第一轮议会选举中,18至24岁的青年人中有29%的人弃权,而在65和65岁以上的人中,弃权的只有9%。若从旧的选举观念来看,青年显然对社会参与缺乏应有的热心。然而另一方面,20世纪后半期青年人在反对恐怖主义、种族主义、饥饿、战争的宣传与运动中表现卓著,他们比一般民众、特别是年纪大的人更愿意参加保护环境、裁军、捍卫和平与人权的组织及运动,这可说是当代法国青少年另类形式的“政治参与”。

      2、对失业问题与个人前途的忧虑成为近年来法国学生运动的一个主题。1995年秋季,新学期刚开学,里昂市大学生就首先罢课,要求增加教育经费、增加师资、改善教学条件。图卢兹、波尔多、巴黎、奥尔良、图尔等市大学生纷纷响应,部分教师和高中生也加入到示威游行队伍中。秋季学潮的根本原因是学生青年对前途的忧虑。80年代初,法国有110多万大学生,1995年增至220多万。学生人数翻了一番,但教学设备、体制、方向及劳动市场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瞻念前程,忧心忡忡,学生们企望通过抗议示威来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前途。有人将1995年学潮与1968年大学生造反加以比较,认为60年代的社会动荡是激进的学生青年对保守过时的教育制度与颓废的社会风气及令人压抑的社会价值观的不满、抗争;而90年代的学生运动所导致的社会动荡则被一种对生存环境与前景的忧虑、恐惧所笼罩,人们在为维持现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不致进一步恶化而抗争。

      3、对社会政治组织的低度信任,青年群体分化显著,组成小群体的关系网,公民责任心不同程度的弱化。法国青少年既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也非革命者。然而自1986年以来,青年人对各种机构的信任程度呈明显下降趋势,没有一个政治组织或政党的被信任度超过50%。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相比,青少年更喜欢自己的小群体。一般来说,这些小群体以感情为组织基础,没有固定等级制度,它最开放,也最反对排它性,但并不反对社会运动,它们是青少年保护自己、抵制社会可能对自己进行侵犯的组织。在处理有关传统社会公德的问题上,当今的法国青少年的兴趣、语言和习惯令社会深感震惊:他们并不像一般民众舆论那样把象征缺乏公民责任心的某些行为看得很重。如砸碎一个电话亭、偷税漏税、欺骗雇主、在超级市场行窃、用假文件逃避服兵役等。

      4、政治信仰比前辈更模糊不清,他们是“政治边际”人。60年代的法国青年是奋起抗争的一代,他们的政治信念坚定而执著,既有信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有信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个人主义。当今的青年深受自由化教育的影响,对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更宽容、更开放,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具有强烈的“边际性”特征。据调查,声明自己准备始终不懈地积极参加某个协会活动的人很少,只有36%的青少年同意“断断续续”参加一些与“维护和平”或“裁军”有关的社会活动。与此相矛盾的是,认为参加社会活动和维护自己思想才是个好公民的人占65%,63%的人把反对种族主义放在第二位。对自由与民主的理解也正在贬值,77%的人更珍惜“随心所欲地驾驶汽车的自由”,就像“选择工作和学习”的自由一样。当代法国青少年既非对任何事物都“持嘲笑和怀疑态度的一代”,也非理想而又完美无缺的一代,可以这么说,在政治上他们扮演的恰是“边际人”的角色。

      法国学校公民教育概观

      法国公民教育基于这样两个直接的目的:弘扬传承法国文化,抵制美国文化。作为一个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有着相当强大国力和政治抱负的国家,法国曾经是一个称雄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强国,直到现今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难以割舍的大国意识使得法国社会总寄望青年重振当年雄风。然而,近几年来,恐怖主义、罢工浪潮、学生运动、改革滞缓等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使得法国人普遍对现实和前景缺乏信心。另外,法国人也深为法国文化的发展担忧,因为美国文化长驱直入,风靡全球,而法国文化的影响力却日渐缩小。即使在法国,青少年们对美国的民主、自由,米老鼠、唐老鸭,牛仔服、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摇滚乐等美国文化的象征形式耳熟能详,趋之若鹜。面对这样的困境,法国各界对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认识空前一致,认为学校在传播法国文化与恢复信心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是培养公民道德的场所,培养共和思想和民族精神的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