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曾国藩的“知人之明”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为清政府立过汗马功劳的曾国藩,却有一个长处即“知人善任”。首先是“识人”,即知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曾国藩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重。强调忠、勤、勇三字。其次是“用人”。曾国藩的用人方针是“广取慎用”。即“取之欲广”,“用之欲慎”。但有时则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人才。再次是“育人”。只要有真才实学,他则全力培植、扶持,使其早日成才,为己所用。曾国藩还能做到庸才不举,非才不用,既使是自己的亲友也不例外。因此他才被清廷誉为“中兴名臣”。

      曾国藩为清政府效力,先是办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继而又办“安庆内军械所”,开洋务运动之先河,为维护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卖了很大的气力。为此,曾被清廷誉为“中兴名臣”,后人则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世英雄”。曾国藩一生之所以能如此荣耀,其“知人之明”是一个重要原因。

      曾国藩深知:天下之大,事变之殷,决非一手一足所能维护,必须举天下之人才汇于一,始可平天下兴国家。还在翰林院供职时,他就著有《原才论》,专门论述人才问题。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他又上奏朝廷,强调“今日急务,着在用人”,并指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①创建湘军时,他更是把选拔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表现出他对人才问题的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与极端的重视。

      因此清末重臣左宗棠,与曾国藩之间曾因论事观点不同,时有矛盾,甚至一度断绝私交。然而,对曾国藩的“知人之明”,左宗棠则一直是心悦诚服的。在曾国藩生前,左宗棠就曾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赞扬他“谋国之忠,知人之明,非臣所及”。②在曾国藩病卒后,左宗棠又在为曾国藩所撰写的挽联中,再一次发出了“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③的赞叹。事实上,早在咸丰帝登位之初,曾国藩就曾向朝廷推荐举人出身后来升任为安徽巡抚的江忠源,已获“知人”之美名。

      对于人才问题。曾国藩有他自己一定的标准,也有一套识别、考察、培养、笼络、驾驭的方法。本文试就此作一些探讨。

      识人

      曾国藩识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拙”字,即朴实、少心窍、不浮滑。它包括内在标准要求德才兼备、以德为重和外在标准要求有“美相”,无“恶相”两层含义。在这个基础上,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以“诚”为上,选拔忠者。曾国藩是一位宣扬理学的卫道士,经常鼓吹一个“诚”字。常以“忠”“勤”,“不爱钱、不怕死、不恋官”等信条相标谤,死心塌地为清王朝卖命。他认为真正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而才高德薄之人则绝对不可用。他又认为德的最高境界是“忠”“诚”。对他的部下来说,具体标准就是对其忠贞不二。他对于遭训斥而改换门庭的人,恨之入骨。而对虽遭训斥仍忠心不二的人,往往会加倍重用。

      在曾国藩所信任、提拔的众多人才之中,李鸿章被视为第一高足,而特别重用提拔,爱护备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李在对他的忠诚上有那么一股韧劲。李鸿章曾因为李元度丢失徽州一事说情,惹恼了曾国藩,而负气离开祁门老营将近一年。这期间,显要人物袁甲三、胜保、德兴阿等人,都曾多次相邀,许以重保,但李鸿章不为所动,宁在江西赋闲。等待曾国藩心回意转。终于以其耿耿忠心和卓越才干,重入曾幕。位绾四省军政大权的曾国藩,竟对李“特加青睐,于政治军务悉心训诺,曲尽其熏陶之能事”。④使李鸿章最终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察颜闻声。断其优劣。曾国藩颇精于相术。他所编写的《相人口诀》说:“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⑤而在《相人十二字法》中又论述了六美六恶,提出“美者曰:长、黄、昂、紧、稳、称;恶者曰:村、昏、屯、动、忿、遯”。⑥据《清史稿·曾国藩传》记载,每逢选吏择将,他必先面试目测。审视对方的相貌、神态,附会印证相书上的话,同时又注意对方的谈吐行藏,二者结合,判断人物的吉凶祸福和人品才智。在他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着初识者的相貌特征和他对其人的评价。

      在这一方面,刘铭传的被重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刘是后起的淮军将领,曾随李鸿章赴上海镇压太平军。出发前与其他将领一道去拜谒当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曾午睡未醒,他们等了将近半个时辰。刘铭传按捺不住。当着众人发作起来,“对部将如此怠慢,岂不令人心冷!烽火其间如此静候,岂不延误军机!”话音刚落,曾国藩步入大堂,旁人皆为之捏把汗,耽心曾会降罪于他。岂料曾国藩见刘铭传“颜广面长,钟声铁面”,有“雄侠威棱”之气,断定他日后事业,非淮军其他将领可比。因而在众将拜谒之后。单独留下李鸿章对他交待说,此人将是你最得力的助手,须好好看待他。⑦此后,由于李鸿章对刘铭传格外看顾,刘本人在戎马倥偬中也努力钻研兵法,曾力挫法国侵略军于基隆,并首任台湾省巡抚。

      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在封建时代,人才的选拔,任用很讲究出身、资历。而曾国藩则主张“衡才不拘一格”,⑧不宜复以资地限之”。⑨凡前来求见、献计、献策者,不论贵贱,他一概以礼相待。因而“山野才智之士感其诚,莫不往见”。⑩

      以重用秀才薛福成为例。同治四年(1865年),在古城金陵恢复已中断十二年之久的江南乡试,初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亲自主持,乡试结束,曾国藩收到署名江苏无锡落榜秀才薛福成呈送的治理两江方略《上曾侯书》。薛福成在洋洋洒洒的万言书中,提出“养人才、广垦田、兴屯改、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筹海防、挽时变”等八项建议,并在每项建议中都附有具体实施方法。(11)全篇呈词条理清楚,文笔流畅,曾国藩大为嘉许,不久便召见他,在谈话中,曾国藩得知薛福成饱读经世之作,不仅胸怀治国天下的宏伟抱负,而且具有改革内政外交的真才实学。因而不嫌薛福成不擅八股文,只是一个落第秀才,当即揽其入幕。此后,薛果然不负所望,一直跟随曾国藩南征北战,深受曾之器重。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薛福成出任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以后又越次升补为左副都御史,并以其所撰写的大量的政论、奏疏等等,被公认为当世谈时务的巨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