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关系如何影响青少年社会技能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万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专业99级研究生。武汉 430079

原文出处: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友谊是指两个个体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它具有较为持久的稳定性,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为情感特征的一对一的关系。Weiss(1974)提出,友谊具有特殊的社会支持功能并列举出6种。Furman & Buhrmester(1985)将友谊的功能扩展为8种,它们分别是友爱、亲密、可以信赖的同盟、帮助、安抚、陪伴、肯定价值和归属感。友谊作为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和依恋关系,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儿童从童年期进入青少年期,他们逐渐从生理上的断乳期过渡到心理上的断乳期,疏远了与父母的交往而更多地走到同龄伙伴中去。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友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并且对他们社会技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技能一般是指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方式。很多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技能状况对于人的社会适应有着明显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后效。作为青少年重要社会化途径的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在青少年的社会技能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本文将简要论述青春期儿童友谊的新变化,并探讨友谊在青少年社会技能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开展社会技能训练提供新视角。

      一、青少年友谊关系的新特征

      从童年期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了,而朋友的相对重要性在这个阶段迅速增加。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要求他们掌握新的人际交往能力。

      1、友谊的活动范围得以扩展。童年时期的友谊活动多发生在教室内和操场上,而青少年朋友间的活动范围已经伸展到校外,包括各自的家庭、以及一切可以涉足的公共场所。这种活动场所的多样化要求青少年能够主动地发起交往,通过适当的方式向朋友提出建议,并按照社交场所的要求来合理计划朋友间的活动等。

      2、友谊的活动主题发生了转移:从“游戏为中心”转为“谈话为中心”。童年期的友谊活动主要是在教室和操场上互相追逐,共同参与各种游戏。到了青少年时期,友谊的中心不再是游戏,而是花较多时间在交流思想和彼此倾诉心声上,通过语言表达建立情感联系,共同交流对他人的看法,互相表达对感兴趣的事情的意见,这样就要求青少年更为熟练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掌握发起与维持友谊间谈话的技能。

      3、友谊成为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青少年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朋友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因此,青少年友谊之间自我暴露以及相互提供情感支持的程度和频率大量增加,以此来获得自我同一性发展,并逐步遵从友伴文化。这一特点特别要求青少年学会适时地表白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并向朋友提供情感支持等技能。

      4、友谊的稳定性和亲密性增强。友谊关系的亲密性在青少年时期达到了顶点,有研究发现青春期的亲密朋友的地位与父母相等,有时甚至显得更重要些(温泊格,1970)。友谊关系能够减少青少年在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焦虑和恐惧,友谊体验是安全感发展的催化剂。因而青少年变得更加依赖朋友,在友谊中满足交往和尊重等需要。赖斯曼(1979)的研究认为,关系密切的朋友逐渐被视为知己。因此,与亲密交往相关的那些素质在朋友的选择中就有了相当的重要性。这些素质包括理解、忠诚、敏感、可靠、值得信赖、机智老练,愿意而且会为对方保密等。友谊的这一新特点对表达亲密性的技能提出了特殊的重要要求。

      基于以上一些重要的变化,青少年友谊关系的积极参与程度加深了,友谊成为满足青少年各种精神需要的一个主渠道,友谊关系逐渐发展为青少年的一种主要社会关系。

      二、友谊对社会技能发展的作用机制

      青少年友谊关系出现的新特点对其社会技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发现,处于较高质量友谊关系中的青少年其社会技能的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即友谊经验在青少年社会技能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友谊关系如何影响社会技能的发展呢?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

      1、友谊关系为青少年社会技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出于交流与沟通的需要,青少年至少需要建立一种亲密的友谊关系。这种亲密的关系继而会促使他们获得更成熟的社会技能。由于友谊的建立和保持要求较高的自尊水平,要求自我中心主义不断削弱、亲社会行为加强,同时需要运用和理解非语言交流和隐秘行为的能力、自我揭露及提供情感支持的能力,所以青少年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就会更多地尝试并掌握这些技能。如果没有亲密的朋友,青少年可能很少被要求或从未被要求提供情感支持,也没有与朋友讨论个人思想和感情的机会,因此他就没有机会尝试并掌握这些技能。在这种意义上说,友谊为社会技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不少研究者从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技能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在其早期著作(1926,1932)中提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得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要的技能的获得。哈吐普(1977)同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若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儿童将不能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沙利文(1953)在阐述友谊的功能时,也认为友谊促进了人际敏感性的发展并为以后恋爱、婚姻和亲子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