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新建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特约研究人员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际间的交往不能局限于亲缘群体之内,人际交往的范围随之扩大,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也被大大地强化了。这种交往方式的变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从交往心理看,主动追求开放式交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很多的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学习的重压,他们迫切需要走出家门,走进公共场合,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新思想。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式交往趋势,表现在:

      一是交往的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戚、邻居、成长伙伴转向大学同学和在社交场合认识的其他人,其中又以同学交往为 

      主。同学交往不局限于同班同学,已发展到同级、同系甚至是同校的可认识的所有同学。不仅是同性之间的交往,异性交往也很经常。

      二是交往频率提高。交往由偶尔的相聚、互访发展到较为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举行聚会、体育活动、娱乐、结伴出游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

      三是交往手段更多。由原来的互访、通信等转向使用一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交往工具、交往场所等交往手段。交往手段的发展,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交往距离更远,交往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世界范围。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虽然比较广泛,但由于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在人际交往中通常多小心翼翼,多是“广泛交友,谨慎交心”。这种交往只有广度而没有深度,多是些“点头之交”。

      从交往方式看,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大学生虽然主动追求开放式的人际交往,但由于时间、精力、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交往的主要场所仍然在校园内,中心是学生的寝室。尽管BBS和QQ等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接受并渗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但新兴社交方式所发挥的作用并不被学生们看好。不少学生表示:“网上交流再怎么也没有面对面交流那样让人感觉亲切和真实。”

      从交往目的看,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在社交目的上也趋于“理性化”,选择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和志同道合,交往的动机已变得很复杂。可以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如有的学生在社交中结交一些“大款”,以自己能把朋友的车开到校园里来为荣,还拿自己“有身份”的朋友在同学面前炫耀,甚至出现了个别女生“傍大款”的现象。

      从交往效果看,大学生对自己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环境评价不高。现在的大学生虽然从心理上积极主动地去与他人交往,并且很注意学习社交知识,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自己的预期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沃建中老师评价他的研究生说:“有的研究生不懂得怎样尊重他人,怎样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他们想做好,又不知道怎么做。”

      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

      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

      新的家庭。几乎每个大学生寝室都按年龄大小进行了排行,一个寝室的几个同学就像一个家庭的几个孩子一样,按大小排序,谁是大哥、大姐,谁是小弟、小妹,分得很清楚。同学间平时的称呼,也不叫名字,而是叫老大老二、姐姐妹妹之类。学生食堂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互相吃对方碗里的菜,也是常见的现象;特别是精于算计的女生,总要寻找可靠的伙伴一起就餐,每顿一个好菜一个普通菜,AA制,非常划算。近年来有一些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合租的几个同学之间更是像家庭一样进行分工,谁做饭、谁洗碗,如同家庭一般。

      同学友情。在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大学生结伴而行,有的女同学之间还手挽着手,显得十分亲热。几个同学一起逛街、逛公园、下馆子、看电影、下棋打牌,更是经常的事。甚至几个同学悄悄约着去社会上的一些娱乐场所玩,不让学校、老师知道。大学生十分重视同学之间的情谊,希望感受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相互倾诉的学友情谊。即使个别同学之间出现了某种隔阂,大家也注意“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有意去弥补。

      称呼世俗化。大学校园里的称呼世俗化,如:同学中几个关系亲近的同学可以用“哥们儿”、“姐们儿”、“爷们儿”相互称呼;在学生社团的活动中,为了让大家多参与、多配合,组织者常用“兄弟们多帮忙”之类的话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时同学之间的互相配合不仅仅是“组织”层面的,更是个人感情层面的;同学之间遇到内部矛盾时,大家可以用“弟兄们好说”、“大家都是朋友嘛”来化解。同学之间的称呼世俗化倾向,反映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排斥政治文化,更侧重个人亲情性交往的倾向。

      秘语交流。在大学校园里,流传着一些社会上不多使用的话语。比如“小资”、“傻叉”、“死党”、“逊哦”、“你秀逗”、“好size”等等,如果不解释,社会上很多人都听不懂。但这些话也算是校园里的“流行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些话不是校园里的“流行语”,而是一个班、一个寝室、甚至是几个“圈内”同学之间的“秘语”;女同学之间,可能有自己的“秘语”,男同学之间,也可能有自己的“秘语”。他们只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对老师或其他学生,他们是不使用的。圈子外的人,哪怕是一个班的同学,也可能听不懂。这种带有“标志性”的“圈内”人语言,使“圈内”人之间贴得很近,很容易把“圈内”人凝聚在一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