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年文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洛 李克 广西教育学院党办副主任、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23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0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本身不仅具有文化属性,而且与青年群体独有的创造性特点紧密相连。因此,创新就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年文化最显著的特点。

      据载,1999年5月,芯片王国——英特尔公司特邀了一位满脸稚气的年轻人到公司作“如何在互联网上作生意”的专场报告,报告无华丽词藻却精彩动人,富有创新和挑战性,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员工。这位年轻人就是拥有3.1亿美元财富的MEBMD公司执行总裁杰夫里·阿诺得。无独有偶,2000年,人才济济的微软公司别出心裁聘请了一位17岁的少男和一位19岁的少女作为公司的顾问,参加“下一代知识工人”项目研究。公司认为“他们(青年人)总是和互联网相连——通过个人电脑或是其他无线设备”,因此他们可以告诉中年管理人员,这一切今后将会怎样发生。对于青年世界的这些变化,用媒体专家塔斯格特在《网上一代的兴起》一书里所言“孩子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对社会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成为权威”。这种现象反映在文化上,印证了有人预言的“一个青年本位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青年地位的边缘性与青年文化的产生

      一直以来,青年问题的研究专家都认定,青年文化属于社会亚文化的范畴,是现代大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青年社会地位的边缘性而衍生的一种“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文化系统”。的确,在前工业社会中一个人在孩提与成年阶段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称之为青年的过渡期,往往一个简单的成年仪式就意味着孩子开始独立地面对生活。工业社会的到来,使得其对社会成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孩子在生理发育成熟之后,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训练阶段,才能成为社会的合格一员。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使年轻人在人生中有一个崭新的更长的青年阶段,而且也使得青年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出现在社会之中。然而,这一历史时期规定青年的主要任务不是参与社会活动,而是接受社会的濡化,他们处在一种从属的社会地位,而且随着人类文化的积累,青年步入青春期至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的这一从属阶段不断延长,因而,青年总是扮演着社会边缘的角色。对此,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指出,青年是一个处于过渡状态的人口范畴,是青年人处于向拥有成人的全部社会权利和义务的阶段过渡。于是,边缘性成为众多学说、专家描述青年状况的一个常用概念。

      由于社会地位处于边缘性,也就使得青年人产生出一种状态不定、社会地位没有保障的感觉。同时,社会各个阶层对青年态度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在政治、经济生活上的一些不公平、不平等待遇,又常使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性表示怀疑。所以,青年边缘性地位就导致了青年亚文化环境的产生,正如西方学者所指出“一代新的青年正出现,他们的文化特点是,过早地向完全成人状态过渡时期就要求‘自律’,要求较少的保护,早在学习阶段就表现出享有完全的参与权愿望”,“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的要求推迟到以后再去满足的状况”。青年人要求政治上有参与权,文化上有教育权,生活上有劳动保障权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权益往往得不到彻底满足,因此,青年只有在亚文化环境中发泄自己的不满,提出自己的主张与看法,并试图以此影响社会的主流文化。由于青年群体社会地位的边缘性,注定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不深,加上青年群体所特有的天然地拒绝保守、追求创新的特征,因此,具有很强烈的反叛性和先锋性,青年文化也就产生并对社会造成强大的冲击波。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青年文化

      虽然,人们对知识经济的一些问题仍有争议,但是作为其代表的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等学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己为人们所形成共识。本来就处于社会焦点的青年群体及其文化,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更是首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青年群体的社会地位将日益上升,开始摆脱其地位的边缘性,上升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对高新技术价值的肯定的基础上的,那么,谁能够更好的拥有与把握新理论新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赢得更有利的社会资本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虽然,不论是谁,只要他具有这种智力和知识的优势,都可以在未来社会中处于有利地位。但是从不同年龄人口群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上看,恰是青年人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现代青年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更为平等,甚至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于是,在这种有利的社会条件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高新技术的骨干力量,并因此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比如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最有代表性的计算机与信息行业里卓有成效的弄潮儿、甚至是独领风骚的拔尖人物,几乎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所以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加上当代青年自我意识不断的增强,对社会积极地参与,使青年群体可以逐渐摆脱社会“边际人”的状态,更多地成为社会的主角及中坚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群体力量。同时,随着青年群体在知识经济社会作用的增强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更使青年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新的与其他群体文化截然不同的特点。

      (一)以后喻为模式的青年文化已见端倪。

      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来看,青年的成长过程不应仅仅是心理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变化,而更应视为一个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过程。美国学者马格丽特·米得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两种类型的文化模式,即以经验丰富与学识渊博的长辈为代表的前喻文化和以同龄人之间交流学习的并喻文化。在前喻文化中前辈是权威是楷模,要求青少年无条件的向长辈学习。同时她还预言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将出现另外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即以子女、以青年一代为楷模的后喻文化。她认为在后喻文化的社会里,青年是楷模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其反映的是文化的反哺现象。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带来的是文化的变迁,或者说文化变迁与发展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在前喻文化环境里,宝贵的是经验,因此师长备受尊敬,而在后喻文化的社会里,有价值的是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确,世界科学技术发明史上的许多重大发明,大多是产生于科学家们风华正茂、思维敏捷的青年期。有人研究了世界上2000多位名人首次创造成果的年龄分布,发现在20~30岁的年龄段最为集中。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充满热情和旺盛精力使青年成为最富于创新的群体,而创新恰恰是知识经济最为可贵的内驱力。所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青年人在各个方面取得成功并为社会的认可程度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诸多有利的条件使青年人成就事业的年龄进一步提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