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历史道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由于受到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压迫,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就是:

      第一,中国社会应当走什么道路?是维护封建主义的旧秩序;还是建设一个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国家,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或者通过建立一个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方法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是渐进的改良,还是激烈的革命?

      为了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长时间的摸索,付出过高昂的代价。

      先说第一个问题:中国社会应当走什么道路?

      应当承认,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只有两种可能的选择,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中国封建王朝对于外国侵略者的屈服,宣告了中国封建主义的破产,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有效武器。这样,要救国,就必须维新,要维新,就只有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思潮在18世纪40年代已经开始兴起,但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由于中国“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实行社会主义的问题,一时还不可能被提上议事日程。

      还在19世纪上半叶,封建阶级的开明派林则徐就开始睁开眼晴看世界、注意了解西方的真实情形了。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当时他们提倡的学习西方,主要地是着眼于科学技术的领域。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就不仅主张办工厂、开矿藏、兴银行,而且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了。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则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经济领域推进到了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更主张系统地学习西方的思想、理论。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则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提出三民主义,是直接参照了欧美的经验的。这些事实表明,中国人学习西方,不仅十分热烈和十分虔诚,而且是逐步深入和相当全面的。他们也不只是学习,还付诸行动。他们建立过团体,组织过政党,进行过长时期的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努力,都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所有这些努力,从根本上说,都是以失败而告结束的。因为中国并没有由此变成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成了一个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四卷第1471页)事实上,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对于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不独立、经济上受它们控制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中国,乃是一个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一个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一个廉价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如果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它们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将会随之丧失,而且它们还将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是它们所不容许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才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同上书第二卷第679页)这个论断,在根本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正因为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实践中一再地被证明为行不通,中国的先进分子才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和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而对中国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确实是中华民族的真正精英。他们主要由以下三部分人组成,即:原先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李大钊、陈独秀;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如邓中夏、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老同盟会会员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稍后,孙中山本人也讲“中国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并且成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朋友。他的忠实追随者宋庆龄、何香凝等更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成了杰出的共产主义者。这些历史事实清楚不过地告诉人们:从爱国的立场出发,经过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是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摸索之后所作出的郑重选择。

      这当然不是说,从此以后,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就没有人再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也还是面临着三种可能的选择。第一种方案,是先由北洋军阀、后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的,他们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第二种方案,是由某些中间党派的领袖人物或中间人士代表的,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三种方案是由共产党代表的,即主张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三种建国方案在中国人民的长时期的政治实践中受到了反复的检验。其结果是:第一种方案由于维护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统治,反对扫除中国实现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根本障碍,而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时期内,它由于反对外国的侵略和本国的独裁统治而对历史发展起积极作用,又由于妨碍中间群众的革命觉醒而对历史发展起消极作用。它也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赞同。由于在实践中遭到了破产,原本持有这种主张的人,除极少数走向反动外,多数在实际斗争中同共产党站在了一条战线,并且最终承认了共产党主张的正确。只有第三种方案,即共产党的方案,逐步地赢得了全国人民,首先是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同时也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真诚拥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的仁人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一百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即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得到了实现或者有了实现的可能。因为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被取消了,半独立的中国成了独立的中国,中华民族得以一洗百年来蒙受的屈辱而光荣地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虽然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仍然需要进行不懈的斗争;妨碍统一的因素从根本上被消除了,中国形成了从来不曾有过的真正统一的局面,中国人民由此可以安居乐业了,虽然实现完全的统一还有若干有待于完成的历史任务;几千年的剥削阶级的统治从此结束了,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始享有从来不曾享有过的民主权利,虽然人民民主政治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中国人民也有可能来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动、落后的生产关系,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开辟宽广的道路,虽然比起推翻旧中国来说,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任务要更加艰巨、复杂得多。事实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9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