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革前的躁动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心态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义禄,1942年生,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
学习与探索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在辛亥革命前10年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鼓吹、倡导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其中较为突出的思想有三种。(1)排满反帝的民族主义:他们把排满与反帝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摆脱清朝专制主义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援助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思想,并提倡培养民族主义的情感。(2)开民智、进文明的革命进化论:他们把革命与进化相联系,认为,革命是开启民智的钥匙、是民众由奴隶成为主人的途径、是野蛮进到文明的手段。(3)铲除奴性的“无圣”与“革天”:奴性的表现是做君主专制下的奴隶、做古圣先贤的奴隶和做天命神学的奴隶,这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目的都叫人匍伏在君、圣、天之下,使人丧失自由、平等、独立的意识,因此,革命派明确提出了“无圣主义”和“革天”的主张,以使民众从奴性意识中解放出来。

      本世纪初,民族矛盾的激化使一大批人由爱国走向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的政治力量已经从潜流成为时代的主流。孙中山的背后,是支持着他的较有力的社会后盾。在兴中会成立后,相继产生了一批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其荦荦大者有华兴会(1904.2,湖南)、中国教育会(1902.4,上海)、爱国学社(1902冬,上海)、光复会(1904.10,上海)、同盟会(1905.10,日本东京)、科学补习所(1904.7,武昌)等。在辛亥革命前10年的准备时期里,鼓吹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刊物也乘时而起。《中国日报》、《国民日日报》、《民立报》、《民报》、《游学译编》、《浙江潮》、《湖北学生界》、《童子世界》、《江苏》等等,是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影响比较大的报刊。至于革命书籍,则以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杨笃生的《新湖南》、章太炎的《訄书》等,为风行一时、鼓动人心的作品。这里,对孙中山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不加论述,而主要从社会政治思潮的角度,对革命派中广为流传的一些革命观点作些考察。这一考察,既顾及到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颇有声名的思想家,也考虑到一些不太出名的革命者。

      一、排满反帝的民族主义

      义和团运动与庚子事变,使愈来愈多的人进一步认清了清廷的腐败与卖国。特别是在1903年春的拒俄爱国运动遭到清政府的镇压以后,爱国志士抛弃了对清廷的幻想。与此相应的,是排满情绪的日益高涨。革命派充分利用每一个细小的可以鼓吹排满的机会:他们号召剪去发辫,说发辫是清王朝奴役汉族的标记;他们主张改用黄帝纪年,说以清朝皇帝年号纪年是专制主义的记号,是不利于汉族生存的。刘师培说:“中国政体,达于专制之极点,皆由于以天下为君主私有也。今纪年用黄帝,则君主纪年,徒属空文,当王者贵之说,将不击自破矣。”①他们在报刊上登载史可法、郑成功等民族英雄的像片和传记;他们不遗余力地著文介绍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等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思想与事迹。投入维新派怀抱而后转向革命派的杨笃生认为,王船山的学说可以时时刻刻激起人们的爱国、种族之恨。②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了“革命军中马前卒”、“汉族中之一汉种”、“辕孙”、“汉驹”等笔名,以动员民众起来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他们把排满与反帝直接联系起来,主张“外拒白种,内覆满洲”。③他们觉得,开议院、立宪法之类的变革无法使中华民族脱离奴隶地位,唯一的出路是革命,而革命要成功,就要倾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清廷。表现得最激烈,也最有理论色彩的当数章太炎了。

      章太炎,有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从古今中西之争来看,他的排满反帝的政治主张,有源自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也有受西方进化论影响的。④1933年,辛亥革命22周年,他作讲演时说:“余成童时,尝闻外祖父朱左卿先生言:‘清初王船山尝云,国之变革不足患,而胡人之入主中夏则可耻。’排满之思想,遂酝酿于胸中。”⑤1901年,章太炎作《正仇满论》,提出革命就是排满的主张:“今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夫所谓革命者,固非溷淆清浊,而一概诛夷之也。”⑥不可否认,章太炎的民族主义中,是有大汉族主义倾向的。但他的排满不是排斥所有的满人,主要排除封建君主专制以及为它服务的国家政权、官僚机构与军队:“排满洲者,排其皇室也,排其官吏也,排其士卒也……非排一切满人。”⑦他说:“满洲弗逐,欲士之爱国,民之敌忾,不可得也。浸微浸削,亦终为欧美之陪隶已矣。”⑧想使中国不沦为欧美列强的属地,要激发士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革命者的当务之急便是排满。以排满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是和一定的政治目标相联系的:“民族主义者,与政治相系而成此名,非脱离政治之外别有所谓民族主义者。”⑨这个政治目标,就是反对异族的统治,具有鲜明的反帝内容。

      章太炎从进化论的角度,非但论证了异族统治的非法性,而且把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联系起来,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援助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思想。他认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种族的进化是不一致的。进化较速的民族比较文明,进化晚缓的民族比较野蛮:“化有早晚而部族殊,性有文犷而戎夏殊。”他把世界上的民族,分为文明与野蛮两大类。华夏民族与欧美民族“皆为有德慧知之氓”;欧美的生蕃、亚洲的戎狄“其化皆晚,其性皆犷。”⑩后者还没有真正脱离动物的状态。他以为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是属于戎狄范围的:“其种族不足民,其酋豪不足君。”(11)章太炎把矛头指向了满族。让野蛮的满族来统治文明的汉族,显然是违反了进化论的科学道理的。那末,一个文明民族统治另一个文明民族行不行呢?章太炎的回答是否定的。这种统治,即使统治亿万世,也不能承认它的合理性:“异种者,虽传铜瑁至于亿万世,而不得抚其民。’(12)“异种’,不仅包括野蛮的戎狄,也指文明的欧美民族。“安论其戎狄与贵种哉?其拒之一也矣。”(13)章太炎的反帝思想是相当明显的。对于汉族来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甚烈千万倍于满洲。”(14)一个民族如果为异族所统治,那就要通过全民族的斗争去推翻这一统治。“兴复旧物,耕夫织女,将有任焉。异国之不忍,安忍异种?”(15)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是具有反帝性质的爱国主义。他一再声称,民族主义并非囿于汉族的。“吾曹所执,非封于汉族而已。其他之弱民族,有被征服于他之强民族,而窃其权柄,奴虏其人民,苟有余力,必当一匡而恢复之。”(16)他在受命起草《亚洲和亲会约章》时声明:“以反对帝国主义,而自保其邦族”为宗旨,要求“一切亚洲民族,有抱独立主义者,愿步玉趾,共结誓盟。”(17)自湖南人赵必振在1903年从日文译出一本叫《二十世纪怪物帝国主义》的书后,中国人始以帝国主义代替“列强”这一称呼。但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自保其邦族”的口号,则自章太炎始。其后约定俗成,为社会上各种爱国的政治力量所接受,这里自然有章太炎的一份功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