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他青年时代就关注日本的明治维新,认真搜集日文书籍。甲午战争之后,他更加注重对日本的研究,并毅然提出“以强敌为师”,推动了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他又亡命东瀛,得以亲眼目睹日本的状况。本文拟就康有为对日本认识的这三个阶段加以论述。 一 康有为出生于中国倍受内忧外患之苦的1858年。他很早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宏愿,“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舍身命而为之。”①如何“救世”?康有为考虑一是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可资借用的理论,二是从西学中寻找可供借鉴的榜样。在学习西学中,他苦于中国所译西书太少,故决定搜集与中国文字接近的日文书籍,其理由是“泰西诸学之书其精者,日人已略译之矣,吾因其成功而用之,是吾以泰西为牛,日本为农夫,而吾坐而食之。”②并且,通过翻译日文书籍可以“观日本之所以强者,吾中国可以反而求之矣”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康有为从1886年开始系统搜集日文书籍,到1898年编成《日本书目志》和《日本变政考》。 在甲午战争前,康有为对日本明治维新已有所认识。1886年写的《康子内外篇·阖辟篇》中第一次赞扬了明治天皇积极学习西方的精神,说:“日本明治皇之变西法也,并其无关政事之衣冠、正朔而亦变之,所以示民有所重也,所以示泰西有所亲也,以开塞之术行之也。”④可是,明治维新在推动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同时,也促进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与西方列强狼狈为奸,侵凌邻国,对此,康有为早就有所警惕,在他于1888年写的《与潘文勤书》中就指出:“日本虽小,其君睦仁与其太政大臣岩仓具视,自改纪以来,日夜谋我。”⑤这明确提出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就开始图谋侵略中国的严肃问题,但作为一介书生,他的忧国之心并不为世人所理解。 从1888年开始,康有为就一直把日本与英、法、俄等列强相提并论,认为日本与西方列强一样,是侵略中国的潜在威胁力量。康有为呼吁光绪皇帝变法立治。他虽然向光绪介绍了明治维新的成就,说日本“君臣变法兴治,十余年间,百废俱举,南灭琉球,北辟虾夷,欧洲大国,睨而莫敢伺?”⑥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向日本学习的问题。 关于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预言,终于在1894年得到了应验。面对日本的挑衅行径,康有为坚决主张抗战到底,并写了《攻日策》和几封上清帝书,出谋划策,痛陈利害,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根据兵家之常识,对清政府单纯防日的消极被动策略提出批评,建议由“防日”转为“攻日”,强调“能战而后能和,能攻人而后能自保,未有不能攻人而能自保者也。不能攻人,则为人所攻矣。”⑦他还设想了进攻日本的八条路线,认为“分而攻之”,日本必自顾不暇,不可能将战火引向中国本土,只要清政府下定决心抗战,日本也不可能如此狂妄。可是,康有为的主张并没有受到重视,腐败的清政府没有认真抗日,更不要说攻日了。甲午战争以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 当时在京应试的各省举人惊闻条约之事,奋然上书,这就是所谓的“公车上书”运动。康有为是运动的组织者和上书的起草人。他领导1300多名举人反对签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要求与日抗战到底,并把抗日与国家存亡联系起来,深恐列强步日本后尘,分割中国,因而警告皇上“言战者,固结民心,力筹大局,可以图存;言和者,解散民体,鼓舞夷心,更速其亡。”⑧康有为强调只要清政府变法图强,总能雪洗国耻,何必非割地赔款不可? 《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痛心疾首,连连撰文上书,陈言利害得失,认为日本逼中国签此条约,是逼中国走上绝路,西方列强必蠢蠢欲动。考虑乘国势日蹇之时列强必思仿效日本以分割中国的危险处境,康有为开始认真研究日本、俄国等列强的社会发展状况,在誓雪国耻的前提下,探讨日本明治维新的具体情况。这时,他的日本观也发生了变化,由日本威胁论、攻日论转向以强敌为师,以明治维新为榜样,在中国展开变法维新运动,以期富国强兵。他从笼统地提出学习明治维新转向探讨如何具体地学习和推行,从而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思想运动,并在1898年说服光绪皇帝推行“新政”。 二 在防日不成、攻日不能的情况下,康有为提出学习日本。他潜心研究明治维新,在戊戌变法前编写了《日本书目志》和《日本变政记》,多次上书皇帝,敦促光绪以君权雷厉风行,按照日本明治维新的蓝图,发布变法命令,自上而下地实行各项新政改革。 为什么中国要向日本学习呢?康有为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在很短时间就取得显著效果,其经验可供借鉴,中国若向日本学习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如:从语言角度来讲,日文易学易懂,只要稍加培养就可获得众多知日之士,有利于维新的推行;从历史角度来讲,日本开始遭受列强威胁,后发奋变革,也是以君权力行变法,自上而下进行,这适合于中国甲午战后的状况;从明治维新成果来看,“泰西以五百年讲求之者,日本以二十余年成之”,若光绪皇帝下大决心变法,后来居上不成问题,“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十年之后,虽为政地球不难矣。”⑨他把明治维新的经验奉为中国变法的不二法门,认为“更新之法,不能舍日本而有异道,……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⑩康有为还把日本比作“乡导之卒”、“测水之竿”、“探险之队”、“尝药之神农”、“识途之老马”。总之,只要学习日本,就可变法成功。这一看法确有很大参考价值,但康有为对光绪的作用估计得过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