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与清末政治①

作 者:

作者简介:
曾田三郎 日本广岛大学教授

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刘世龙译)

      引言

      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李大钊,在反对“对华二十一条”的运动中,担任过留学生总会的文牍干事,负责电报文书的起草。1915年6月发表过题为《国民之薪胆》一文。该文一开始,李大钊就将中国的对日关系称为“痛史”,列举甲午、甲辰、甲寅这三个年头所发生的事件,认为这是中国国民应永志不忘的“三甲纪念”。

      李大钊强调,日本侵害中国的历史,始于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应予以“纪念”。这两次战争,也给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强烈冲击,从而对于帝国主义世界的现状和重建中国的必要性,也不可避免地深化了认识。后来,与李大钊同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1904年在《安徽俗话报》第5期上发表了《说国家》的短文。他在文章中提到,正是在甲午战争以后他才开始认识到世界处于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状态,中国人民必须在国家之下集结起来。陈独秀因受甲午战败、义和团战争的冲击而开始认识到建设新国家的必要性,由其再三言及的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序文部分可知,甲午战败对同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国家的形成中有一种启动作用。

      甲午战争的失败,自然并不只是冲击了中国知识分子。堀川哲男曾正确地指出,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冲击比鸦片战争更为强烈。他把战败的影响归纳为6点②,而从与清末国内政治有直接关联的问题来看,重要者有三点:使清朝政权内部的势力关系发生了变动;开始了要求变革清朝国家的政治运动即变法运动、革命运动;激发了象义和团运动那样所显现出来的中国民众内部的反帝国主义的情感和活动。

      本文意在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同中国近代国家形成的起点相联系起来加以讨论;而我特别想要重视的是,以甲午战争后的变法运动为源头,到了20世纪后进而展开,其目标集中揭橥为开设国会和制定宪法的立宪运动,是要把君主专制的清朝国家变革为君主立宪制的政治运动。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最初10年所进行的这一政治运动,受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两次冲击,并且在同以打倒清王朝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和义和团民众的反帝活动的对抗中,深化了其变革理论,扩大了其支持基础,从而不但对于国家政治而且对于地方政治也有很大影响。

      一

      李大钊最早提出将甲午、甲辰、甲寅三个年头作为“三甲纪念”以铭刻于心,但有人却把比甲午年更早的甲申年看作是发生了给中国社会造成大冲击的对外事件的年头,此人就是在本世纪初立宪运动中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杨度。他在欢送1903年自湖南到日本的留学生的会上发表演说,指出从甲申到甲午这十年间,中国的对外大变动只发生过一次,而从甲午至今虽不到十年,却发生过甲午战败,其后分割加剧,义和团战争这样三次大变动,而学问之意义首先在于实现团体之公益。③在对外关系迅即吃紧的情势下,杨度要求即将前往日本留学的学生们把对国家的贡献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是很自然的。

      杨度在这次欢送会上的演说有两点意思,一是认识到十九世纪90年代末起对外关系的紧张高速加剧,二是指出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冲击始于中法战争的甲申年。前一点本文稍后再论,而后一点看法或许为李大钊所比照,故而另外设定了清末的“三甲纪念”。

      中法战争发生的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般认为是帝国主义世界体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虽说这一时期英国的统治处于压倒性优势,但外国列强在东亚的活动也开始活跃起来。中法战争发生在同清朝有朝贡关系的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的过程中,而对中国方面而言,这场战争却是对洋务运动以来得以增强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的第一次检试。

      中法战争是从驻守在越南山西的清朝军队受到法国军队的进攻而开始的,1884年8月起战争扩大到中国本土。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重要战役之一是马江之战。1884年7月法国舰队进入福州附近的马江,并在由此进攻台湾占领基隆的同时,进攻位于闽江下游北岸的集镇马尾军港。当时中国多少拥有一些近代海军力量,包括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其中福建水师便以马尾为根据地。

      在马江战役中相对峙的两国海军力量,以清军舰船数量较多,但法军的军舰却是装甲船;而福建水师的军舰除了购自美国的两艘小舰以外,都是马尾船政局建造的木船。大炮门数,法国舰队为77门,福建水师只有47门。④法国舰队和福建水师之间在战斗力上有明显差距,加之福建水师没得到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支援,海战不到三十分钟便以清军战败而告终。

      但是中法战争特别是马江海战却为日本所注意。这是因为壬午事变以后,围绕着朝鲜问题,日本同中国的对立加剧,并且日本方面处于劣势。这一时期,在日本国内包括民权派也参加进来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和实行强硬外交的运动正在高涨,但日本政府和军部尚未确信其军事力量比中国优强,因而解决甲申政变时不得不采取和平方针。可是中法战争对日本来说却是一个为准备将来预想的战争而弄清中国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的绝好机会。中法战争一爆发,据说日本的东方平八郎等高级将领就几乎全都登上军舰出发前往参观海战⑤,便显示了这一点。

      同甲午战争比较,中法战争的失败所给予中国的冲击较弱,但当时民间却有人深刻地感受到了局势之严重。例如康有为就认识到,面对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及日本对中国周边朝贡国的势力扩张和冲击(包括中法战争在内),必须实行军事方面之外的改革。另据孙中山自述,他立志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也正是始于中法战争的失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