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百年祭

——马关割台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是一个滨海大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中,敌人仅从海上入侵就有400多次,其中甲午战争是最重要的一仗,由于这一仗的失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在半个世纪内陷入深重的灾难之中。

      一、马关和谈的历史背景

      中日甲午战争主要是一场以海军制胜的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取决于海上战场的成败。北洋海军在威海的覆没,最终导致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结局。1895年3月初,接连失去了山海关外的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军事要地,清军全线瓦解,溃不成军,清政府的求和活动也由秘密转入公开。

      早在平壤、黄海两战之后,主和派就企图借战败重开和议。复职不久的奕和李鸿章遂请各国驻华公使出面调停,未得积极响应。后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淋为头等议和公使到日本神户求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认为他没有使节资格,拒绝接见。日本原打算在攻占辽东半岛后议和,旅顺陷落,清廷大震,即派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和代理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到广岛会谈。这时因列强尚不出面干涉,日军又在猛攻威海卫,为迫使清政府接受其全部侵略要求,包括割让尚未被日军攻占的台湾在内,伊藤首相遂改变了主意,借口张、邵二人“全权不足”,拒绝与之谈判,破坏了广岛会谈。此后不久,国际形势却出现了一些变化,俄国在远东增派海陆军,军舰由16艘增至22艘,并向英法等提出,如果中日缔约侵犯他们利益则“对日本施以共同压力”,也就是列强由中立、中立偏日进而要瓜分中国而压日。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发现欧洲形势不稳,建议“恢复和平,以改变列强的视听”。一面集大军于旅顺、大连,并派舰到渤海湾示威,摆出进攻北京的假象,一面经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中国发出照会,要中国另派具有商议朝鲜独立、赔款、割地、重订中日通商条约四项内容权力的使臣赴日议和,特别指名要恭亲王奕或李中堂(鸿章)“同来会谈”。清廷不知国际形势变化,看不出伊藤急于议和是害怕列强干涉,却惧怕日本进攻北京而急于和谈。当时主战派翁同和、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等都主张迁都作战,但主和派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孙毓汶等则极力主和,他们以“岂有弃宗庙、社稷之理”为辞,使主战派不敢尽其辞与争。实则当时驻守山海关内外的清军尚有20余万人,日本夺取北京非轻而易举之事,清廷若有心抗战,即使北京失陷也可迁都再战,战线越长对日本越不利,日本与列强矛盾也势必扩大。主和派看不到国内外形势,看不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抗日积极性,在敌人军事进攻和外交讹诈面前,一意求和,2月12日,也就是北洋舰队投降,张、邵离日本之日,清廷终于按照伊藤博文的指定,改派内阁大学士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并通过美国驻日公使将此任命告知日本,言明李鸿章有“缔结和约、进行签押全权”。

      李鸿章赴日议和之前,对领土割让等重要问题,必须先和朝廷商议,先行作出决定,以便谈判时遵循,清廷在召训、面议时曾展开了急烈的争议。孙毓汶主张割地求和;翁同和则极力反对;特别“台湾万无议及之理”;李鸿章明知不割地不可能议和,但他表面上亦反对割地:“鸿虽死不能画诺”,“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有人说这是李鸿章怕定约之后“天下士论、民心怨恨不平,尽归于朝廷而与己无关”。光绪帝先则“令坚拒”,后来依据奕、李鸿章“连日为土地事与各使商议,皆谓非此不能结局”,也转而同意割地,但要奕等禀知慈禧再作决定。慈禧为了躲避责任,令太监传言“一切遵上旨也”。而这时列强正在暗中与日本进行瓜分中国的交易,清廷想在和约之前,请列强出面干涉,而列强却借口在日人说出索项以后,予以援助。光绪帝不得不予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并由军机王大臣奏明慈禧“让地一节,若驳斥不允,则都城之危即在指顾。以今日情势而论,宗社为重,边檄为轻,利害相悬,无烦数计”。这样就作出了割让土地之权的决定。

      由此可知,马关和谈是在中国害怕日军进攻北京,日本害怕列强干涉,双方都急于求和的情况下面举行的。由于主和派看不出日方的恐惧而未能加以利用,不敢迁都再战,不惜割让土地,急于求和,处处被动。在舰队被歼、陆军溃败、帝都受到进攻威胁的情况下,李鸿章赴日谈判,无异城下订盟,这就铸定了谈判不会有好的结果。李鸿章如此,换一个李鸿章也是如此。

      二、《马关条约》签订的经过

      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由天津乘招商局“礼裕”、“公义”两船,悬挂德国旗作为中立国船只赴日。随行的有代表团参议、他的儿子李经方、代表团顾问美国前国务卿科士达、李私人顾问美人毕德格,以及参赞、翻译、医生、仆役、厨司、轿夫、护卫等共123人。19日抵达马关,下榻于引接寺整修而成的招待所,谈判地点在附近的春帆楼。

      由于清政府对国际形势无知,外交外行,特别日方掌握中方的密电码,李鸿章与北京往返电报,日方一清二楚,处处主动,在谈判中李鸿章一个回合接一个回合打了外交败仗。3月20日,双方举行第一个会谈,李鸿章提出先停战后议和的备忘录,日方决定提出严厉的条件,使中方无法接受而自动撤回休战的要求。第二天提出由日军占领大沽、天津、山海关三地后始允停战。李鸿章表示不能接受。伊藤乘机提出“如不停战,何妨先议和款”。李鸿章同意先议和款,要日方提出和约草案,日方以中国使臣如不先撤回休战备忘录,则不提出和约条件。双方约定三天后举行第三次会谈。23日李鸿章接总理衙门复电,对停战条件“万难允许”,指示“先索和议条款”。24日举行第三次会谈,李鸿章撤回停战的要求,约定第二日举行第四次会谈,届时日方提出议和条款。下午4时多会毕,李鸿章一行将回到下榻之“引接寺”途中,从夹道围观的群众中跳出一浪人,靠近李鸿章轿子,以手枪向李射击,中左眼下约一公分的面颊上、虽未酿成重伤,但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批评。批评日本是“打胜了武器之战却打败了道德之战”,或指责日本是“戴着文明国家的假面具,但是常常会暴露其本性”。俄国也对日本外务省恐吓说“满清政府得到了要求各国干涉的理由矣”。美国也建议日本政府应无条件接受停战要求。伊藤和陆奥忧虑国际干涉,担心李鸿章一行撤离日本,拒绝继续和谈,一度致电大本营提出无条件停战以缓和形势、并拟撤回前线日军以防卫本土。在大本营反对复电之后伊藤连夜仍赶往广岛商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