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廷枢,字景星,广东香山县人。初在香港接受教育,1861年受雇于英国怡和洋行,于1863年升为买办。1870年主持怡和洋行新设的船务部工作。在任买办期间,唐廷枢对近代西方工商业的知识增多了,在生意方面也越来越内行了。1873年受李鸿章委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招商局成立后,英怡和洋行和美旗昌洋行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欲挤垮它,把招商局扼杀在襁褓之中,但唐廷枢凭借他的练达才识顽强相抗,在李鸿章的支持下与洋行几番较量,最终使上海轮船招商局立住了脚,难怪美旗昌洋行经理福士概叹道:“在取得情报与兜揽中国人生意方面,怡和洋行的唐景星……能把我们打得一败涂地。”① 唐廷枢的才识为李鸿章赏识,1876年10月被任命为开平矿总办,从此以后的十余年间,唐氏兢兢业业地经营这家企业,为之耗尽了自己的精力。郑观应说他“一生精力,尽销磨于商务、洋务之中,数十年备尝艰苦”②他一生惨淡经营企业,“身后萧条,子嗣靡依,未能稍食其报”③。他经营的开平煤矿,时人论曰:“中国有利之矿,仅开平煤矿耳”④,故对其成功经验的总结,不但可以让我们把握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教益,为今天的建设服务。 一、指导思想的正确 众所周知,开平煤矿的开办者是李鸿章和唐廷枢,特别是唐氏在1876年接受李鸿章的任命后,更是焦劳擘划,惨淡经营,不遗余力,十余年间奠定了开平煤矿近代化的基础。⑤在开平煤矿成功的道路上,开办之初的正确构想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1.重视勘察、就地取材、煤铁兼兴 据历朝典籍记载,河北滦县的开平镇素产煤炭,在明代,土人就开始用土法开采。但清初有鉴于明季开矿的弊政,实行矿禁政策,认为“开采病民,得不偿失”⑥,以致矿政不修,矿业衰微。鸦片战争后,战争的费用加上赔款使得清政府入不敷出,有识之士便痛斥“矿徒扰民,矿税病民”⑦的旧说,极言开矿之利。李鸿章作为近世一名有头脑、有知识的人物,他认为“近世学者鉴于明季之失,以开矿为弊政,不知弊在用人,非矿之不可开也。”⑧洋务运动开始后,李鸿章成了近代实业界的巨子,他便开始实施自己的开矿计划,1875年,他首先在直隶磁州开办煤矿,终因矿藏不旺和运输困难而失败,但李氏并未气馁,决定继续开办开平煤矿。1876年,他任命唐廷枢为开平矿总办,这次他们吸取了磁州煤矿失败的教训,注重实地考察。 唐廷枢在接到任命后,于1876年11月偕同英矿师马立师一同前往开平勘察,携回了煤铁矿样,分寄北京同文馆及英国名化学师巴施赖礼、戴尔等化验,结果出来后,唐廷枢于次年9月写成《开平煤矿化验成色简报》禀呈李鸿章。⑨铁矿除了山根红石外已达李鸿章准备开采所必须具备的四、五成的要求,可以开采,煤炭的质量虽不甚高,但尚属可用。在唐廷枢看来,煤与铁相表里,自应“一齐举办”⑩,他还在《请开采开平煤铁并办铁路禀》中专有“论煤铁乃富强根基”一节,论述了煤铁兼兴的重要性。此禀呈报李氏后,煤铁兼兴的思想正与他“非煤不济,非铁不成”的思想相一致,颇为赞赏。 得到李氏的赞扬后,唐廷枢进一步论证了开办开平煤铁的优越性,他把开平煤铁和英国的煤铁情况作了比较。他发现:“(英国)市面发售铁板、铁条,高者每百斤出价二两三四铁,中者一两七八钱,次者一两三四钱。”而开平煤铁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大约“每百斤成本银一两左右,……若所炼之铁,能照该化学师评论,可与英国中等市铁或次等钢铁相行,则其利更厚矣”(11)。实地的勘察和反复的比较论证使李、唐二人对开办开平煤铁信心十足,在日后的《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中明确申明:“于直隶开平设局,名曰‘开平矿务局’,专为开采开平一带煤铁等矿,并就地熔化生熟铁等事、余外生意概不搀越,以专经营”(12)。对于章程,李鸿章批示曰:“就近熔化生熟铁,不得搀越余外生意,自是正办”(13),予以支持。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李、唐二人通过对开平的实地勘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那就是就地取材,煤铁兼兴。 2.“宁可迟迟开办,不可草草误事” 当时,西法开采煤矿对于中国来说还是陌生的东西。故唐廷枢认为“宁可迟迟开办,不可草草误事”(14),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取其所长,去其所短”(15)的效果,在开平煤矿开办之初,唐廷枢禀陈李鸿章说:“工程浩大”,必须先行勘察,对采得之矿务样本进行化验,如“果有把握”,则“禀请核示开办”(16)。唐廷枢也确实这样做了,化验的结果表明,“其铁既无磷酸,其煤又无硫磺,却是相宜之事”(17)。在这种情况下,唐氏才上禀请开采开平煤铁矿。 在禀文批准后,唐廷枢也未草率行事,首先详立了章程,对企业的资本性质、集资情况、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都一一作了考虑。其次,对于引进的机器款式、型号必须讲求。他说:“盖铁炉、铁锅、拉铁机器等件,款式最多,大小不齐,应用何款何式,马力多少,须审明地势石质煤力等件,方不致徒劳费力,虚费煤工”(18)。当这些都了解清楚了,然后再决定订货和购买与否,因为冶铁机器费资甚巨,稍有不慎则浪费很大,不仅要作量力而行之计,还必须与洋商“面商”,可小则小,可省绝不靡,为企业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总而言之,唐廷枢为了开平矿务局日后的“远大宏猷”,计划周密,考虑精详,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3.振兴开平实业,有利风气转化 我国矿政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惑于风水谬说,早在清初就规定,开矿“若有碍禁山风水,民田庐墓及聚众扰民,或岁歉名踊,辄用禁封”(19)。请看山东蓬莱县的一碑文: 《禁开煤窑告示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