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救亡”。围绕这一主题,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志士仁人都卷入到爱国主义斗争之中,并把救亡图存和向西方学习相结合,给传统爱国主义思想增添了活力,注入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内容。 关键词 爱国主义 救亡图存 师夷 学习 器物 制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始终是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民族的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潜在的危机,紧紧地集结在一起,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而斗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无数内忧外患,几经濒临绝境,然而始终维系不坠,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有着各自鲜明的时代性。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爱国主义主要是反抗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反对国家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在历代反对外来民族侵略和反动统治压迫的斗争中,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令人感动至深。而到近代以后,由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爱国主义也被注入新的内容。 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掠夺中国的开始,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一步步地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除了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一对主要矛盾外,又增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一主要矛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响彻“救亡”这一爱国主义主旋律,“救亡”二字概括了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新内容。救亡图存,争取祖国独立、富强,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斗争的特点。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近代中国人民以救亡为基调的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内容:其一表现在近代中国各阶层的志士仁人们,为捍卫民族独立和生存,为争取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其二表现在近代中国人民,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狭隘爱国主义,急剧向以“向西方学习”、探索富国强兵之路的爱国主义升华,使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具有现代意义的开放性。近代爱国主义的演变与升华,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历史面貌的基本特点。 一、集结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各阶层人士的英勇斗争 1840年以后,降临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是无穷的灾难,国家任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人民遭受侵略强盗蹂躏,亡国灭种的威胁时时撕啮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国向何处去?民族的希望在哪里?就成为中华民族各阶层人士共同关心的事情。 中国近代社会各个阶级都有各自的阶级利益,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各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们都卷入到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斗争之中,谱写出一曲曲英勇反抗侵略者的伟大颂歌。 第一,农民群众的反帝斗争。 近代中国百余年间,最早起来捍卫民族独立,反抗外来资本主义侵略的是农民群众,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领导者和主力军。 1840年,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但是,就经济形态来说,当时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依然是农民。农民阶级身处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重,反抗性也最强,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奴役下,他们首先挺身而起,自觉不自觉地担负起了反帝反封的双重历史重任。 随着侵略者闯入中国,农民群众就自发地投入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去。鸦片战争后的第二年(1841年),广州城北郊三元里一带的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反抗英军侵略的斗争。他们以“宁死不屈,打死无怨”的决心,与敌人展开搏斗,使英人“自过虎门以来,未有如此受创者也。”①在他们的影响下,东南沿海各地人民都展开了反抗英军侵略的斗争。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打击来犯英军;福建、江苏、台湾人民也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这些斗争宣告了中国的农民群众同外国侵略者永远誓不两立。 三元里以及东南沿海人民的抗英斗争完全是自发的。不久,就出现了太平天国抗击英法联军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主要是反对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但是,当外国侵略者撕去伪善的“中立”外衣,露出狰狞凶残的真面目时,农民英雄们就毫不犹疑地展开了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他们在战场上狠狠地打击侵略者,曾击毙了帮助清政府镇压农民革命的洋枪队的头子美国流氓华尔,活捉了英法组织的“常胜军”、“常捷军”的一些统领,使侵略者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战。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曾自豪地说:“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则即败”。②表现了农民阶级不畏强暴,敢于同外国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又是一场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遍及全国的反洋教斗争,反侵略斗争的继续、发展和总汇合。义和团的斗争矛头一开始就指向了外国侵略者。他们在揭帖上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为“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以免生灵涂炭”③他们高举“灭洋”的大旗,抱着“还我河山还我权”的信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拥有近代武器装备的八个国家的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尽管,义和团运动中的盲目排外倾向是不可取的,但他们激于反侵略的义愤而进行的爱国主义斗争,却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