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时期关于铁路问题的争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而铁路建设则是洋务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本文就洋务时期铁路问题的争论作一评述,旨在说明铁路这一新生事物在中国的诞生是何其艰难。

      19世纪60年代军事工业的创办,70年代民用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新式陆海军的编练和海防设施的修建,必须具备新式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利于燃料、原料、产品和军队的转运。铁路作为近代的先进交通事业,逐渐为人们所关注。1972年,李鸿章曾提出修筑铁路的主张,目的在于加强边防和海防,1874年,李鸿章又重新提出修筑铁路的要求,但都未能引起清政府的重视。

      正式提出在中国修筑铁路全面主张的是前直隶提督刘铭传。1880年12月3日,刘铭传上书清政府,指出修筑铁路不仅对于发展社会生产,改进交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于加强国防、反对侵略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奏折说:“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①;“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驱相机策应,虽万里之遥,数日可至,虽百万之众,一呼而集,无征调仓皇之虑,转输艰难之虞,且兵合则强,兵分则弱。”②怎样解决筑路的经费问题?刘铭传认为“商股集资则招募不易”,不如借用洋债,指出借洋债“以之开利源”,“洋商乐于称贷,国家有所取偿”。然后提出修筑铁路的具体计划:“南路宜修二条:一由清江经山东,一由汉口经河南,俱达京师;北路宜由京师东通盛京,西通甘肃。”③考虑到筑路“工费浩繁,急切未能并举”,主张先筑“清江至京一路”,意在“先创规模以为发轫之端,庶将来逐渐推广,不患无奋兴之日也。”④

      刘铭传的奏议激起轩然大波,在清政府内部引发了一场关于铁路问题的大论战。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部分洋务派为一方,全力支持刘铭传的建议。李鸿章总结“铁路之兴,大利约有九端”⑤:便于国计者,便于军政者,便于京师者,便于民生者,便于转运者,便于邮政者,便于矿务者,便于招商轮船者,便于行旅者。针对“借款筑路,恐失路权”这一焦点问题,强调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明立禁约,不得干预,一切招工、购料与经理铁路事宜由我自主,借债之人不得过问。第二,不准洋商附股,铁路公司由华商承办,官为督理,所借之债由公司分年抽缴,只准以铁路为质信,不得将铁路抵交洋人。第三,借款与海关无涉,由国家指定在以后所收铁路盈利中陆续分还,可迟至一二十年缴清,与各项财用无所牵制。由此可见,李鸿章对借款与路权之间的利害关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是对刘铭传借债筑路主张的补充和完善。铁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非有特派督办之大员,呼应断不能灵”,李鸿章建议清政府以刘铭传“督办铁路公司之任”⑥,负责铁路事宜。

      以守旧派为一方,视铁路为洪水猛兽,竭力反对,其中尤以翰林院侍读学士周德润、通政使司参议刘锡鸿最为激烈,且具典型。周德润认为铁路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昔商鞅开阡陌而秦以亡,王安石行青苗而宋不振,与民争利,祸亦随之”⑦;他反对学习西方,“臣闻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铁路行之外国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他攻击铁路之说是“刘铭传倡于前,李鸿章和于后”,此二人“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请旨严行申饬,量予议处,为邪说者戒。”⑧刘锡鸿抨击铁路有百害而无一益,列举铁路弊端25条:“势之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⑨他同样反对学习西方,认为:“火车实西洋利器,而断非中国所能仿行也”,“何为效中国所不能效哉!”

      铁路问题,以刘铭传奏议为嚆矢,支持者与反对派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毁誉纷纭,莫衷一是”。终以守旧派势力占据优势,慈禧太后以所谓廷臣众论“铁路断不宜开”为由,拍板终止了铁路计划。

      然而,早在80年代初这场争论之前,铁路的修筑事实上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酝酿兴起。1876年开平矿务局成立之初,为解决煤炭的运输问题,矿务局提出开煤必须筑铁路,筑铁路必须采铁,煤与铁相为表里,自应一齐举办。1877年成立“开平铁路公司”,筹办铁路具体事宜。经过四年的艰难曲折。克服种种困难,终于1881年筑成唐山至胥各庄一段铁路,是年6月9日,“中国火箭号”车头首次行驶。通车之后,封建守旧势力借口“震动皇陵”,一度只得用马拉车厢运行,不久改为机车牵引。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通车,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它在中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0年代中后期,在清政府内部,关于铁路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但封闭的铁路大门既经打开,那怕是一道很小的门缝,就再也无法关闭。在唐胥铁路的有力推动下,铁路在局部地区开始修筑。1887年4月13日,台湾巡抚刘铭传奏请台湾开办铁路,指出“台湾一岛,孤立海外,现在设立省会(1885年建为省治),为南洋之屏蔽”⑩,然其境内山川阻隔,河流交错,交通极为不便,强调“铁路之利,不独目前有裨于海防、建省、桥工三事,将来亦可添一大宗入款,以充海防经费。”(11)认为修筑铁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一是“开平业经办有榜样,可释群疑”;一是“台湾与内地情形不同,兴修铁路,商民固多乐从,绅士亦无异议。”(12)计划修筑台南至台北铁路六百里,官方维持,商人承修,清政府依议准行。是年,台湾铁路动工修筑。在刘铭传及其继任者邵友濂的主持下,至1893年12月筑成基隆——台北——新竹一段,“共用银一百二十九万五千九百六十两八分二厘一毫。”(13)与此同时,由李鸿章主持官督商办的津沽(天津——大沽)铁路在1888年筑成,津沽铁路“自天津府城东门外河岸起,经宁河县之塘沽、芦台以至阎庄止”,共用银一百三十万两。(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