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拜上帝会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参加太平天国革命虽然只有短短5年多,但却是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被称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最开通的中国人”。①洪仁玕对太平天国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曾提出一系列改革的主张和措施,他的思想比较集中系统地反映在他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中。 一、《资政新篇》产生的历史背景 1.国内形势 洪仁玕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仍在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正在逐步崩溃,中国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漩涡之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②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2.国际形势 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富强起来,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抢占原料产地积极对外侵略,争夺殖民地,中国便是他们掠夺的主要目标之一。1840年英国用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外国商品象潮水一样倾销到中国市场,正是在这一时期,洪仁玕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3.革新思想的形成 太平天国初期,洪仁玕在香港等地长期居留,较多地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科学文化,他目睹过香港的社会福利设施和“通上下之情”的新闻报纸;探究过英、美、法、德、俄等西方国家的“纲常大典,教养大法”。③以及日本、暹罗、波斯、埃及、土耳其等东方国家的兴衰史,使他下决心要对落后中国进行一番兴革,“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④到达天京后,他急切地希望中国改变旧貌,适应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他怀着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深切期望,向洪秀全提出了带有革新思想的《资政新篇》。 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1.洪仁玕在其《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实现“中兴之盛”关键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的主张。并提出“禁朋党之弊,才能强本”,还强调立法的重要性,这种颇有见地的法制思想,已接触到近代资产阶级法制理论中关于立法与司法的关系问题,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2.外交上主张西学 洪仁玕说,《资政新篇》的目的是“条陈款列,善辅国政,以新民德”。他认为“事有常变,理有穷通,应该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实际上就是说,要建设一个新国家,不应该再走中国传统的老路,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反对“拘拘不与人交接”闭关锁国,主张开展对外贸易,以发展本国经济。强调不允许外国人干涉中国的内政,对于“技术精巧,邦法宏深”的外国人,“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⑤。这表明洪仁玕在反侵略和学习西方的关系上具有辩证思想,同时也反映出洪仁玕要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强烈愿望。 3.在经济上实行全方位开发 为了推动本国经济和技术的开发,洪仁玕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采取诸下措施:发展交通;办理邮政;开采矿藏;兴办水利;奖励制造;开办银行和保险事业等。 4.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全面改革 主张发展文化事业;兴办卫生事业,奖励慈善事业;禁革传统迷信;禁止游手好闲;禁止饮酒及“一切生熟黄烟鸦片”;禁止溺婴,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屋宇应“坚固高广……方正”。 综上所述,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目的是振兴本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所以他说:“足见纲常大典,教养大法,必先得贤人创立大体,代有贤能继起,而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必永远不替也”。尽管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未能得到实现,但洪仁玕作为农民阶级的知识分子,勇于提出改革方案,大胆创新,要为太平天国开辟一个“新天地”,建设一个“兵强国富,俗厚风淳”的新中国,这是爱国的、进步的,这种精神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三、《资政新篇》的评价 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洪仁玕写《资政新篇》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解体,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形成,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不断涌入,广大人民渴望摆脱封建束缚和外来侵略之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提出一整套改革方案,这显然是进步的,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洪仁玕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2.《资政新篇》是当时中国学习西方最杰出的作品 就《资政新篇》对西方认识的广度来说,不仅是地主阶级改革派,就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比拟;就深度来说,它虽未涉及土地问题,但却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超过了同期的冯桂芬,甚至比容阑还要出色。 3.《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献,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和对外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效法西方的主张。由于洪仁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认识不清,他在《资政新篇》中提出的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方案还存在着很多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资政新篇》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说明洪仁玕受西方资产阶级的影响,对当时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没有足够的认识,这与洪仁玕长期没有参加农民革命斗争有关。 第二,他只提出设新闻官,想要用监察制度来改革弊政,以及设“暗柜”收集群众对政府的意见,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