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性质和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条件、过程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际上导源于它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把中国拉进世界潮流之中,这就从一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的外交近代化。到清朝覆灭时,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已能从多方面适应世界潮流,大体走上了正常轨道。 “‘中国被打开了’,这是历史书上在提到19世纪的中国时所使用的老一套说法。就好像这个文明古国曾经是一个油多肉厚的大蚌。……撬开中国之壳的刀子是鸦片……。在1830和1860年之间,‘打开’中国导致了一连串小规模的战争,这些现在都难得为胜利者们所记起了。今天的中国人把这些冲突称为鸦片战争,当时对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仍活生生地留在当今中国领导人的心中,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对西方的态度。”这是70年代中期国外出版的一本论述两次鸦片战争的书①封页上的话。也许这些战争真的已为胜利者们所忘记,但在失败者的中国,仍然活生生地记着那段历史的决不只是少数人。因为尽管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那些战争的规模不大,但对中国意义甚大,影响深远。这首先是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从这里开端的。 说到鸦片战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结束战争的《南京条约》及作为它的补充和延伸的《虎门条约》:一场战争,两个条约,构成一个整体。正是这个整体的影响,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变化,使中国历史从古代转入近代。本文在谈到“鸦片战争”时,其内涵并不仅仅指这场战争,而是指这个整体。 这场战争和这两个条约都是中外关系中的重大事件。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史从其第一页起就与中外关系紧紧联结在一起。这种联结从逻辑上可以说: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近代中外关系史(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方面)的开端。然而事实却是:它首先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开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了说明这两个开端的关系及其含义,有必要从鸦片战争前中外关系的状况谈起。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状况和格局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有关系或接触。按照其具体内容的不同,大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邻近诸国。主要有朝鲜、琉球、越南、南掌(老挝)、暹逻、苏禄、缅甸等,都是向中国入贡的国家②,这些国家大多位于中国周边(只有苏禄距离稍远),在清朝前期都或先或后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关系,其基本形式是入贡和册封: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按照一定的期限(贡期)、派遣一定职位的官员(贡使)、沿一定的路线(贡道)到中国京城,按一定的仪式将所带土特产品(贡物)献给清朝统治者,是为入贡;另一方面,在它们的新统治者即位时,清朝皇帝颁发一定格式的表文(诏敕)以确认其地位,是为册封。入贡和册封直接体现的是清朝最高统治者与有关各国最高统治者之间地位尊卑之别,实质上所反映的则是封建等级制的国家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相互间的称谓上就是以中国为“上邦”、“上国”,以有关各国为“属国”、“藩邦”。这些国家分别与中国发生双边关系,集所有这类双边关系之和而构成一个亚洲东部特有的带封建性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国是这个国际关系体系的中心。与中国关系最密的朝鲜、琉球、越南等是其主要支柱,③中朝、中琉、中越关系是它的基础。 二、西欧、北欧、北美诸国。自15世纪末欧洲人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发现通东方的航线,西方各国为寻求财富、发展贸易而相继由海上东来。陆续来到中国的国家,16世纪有葡萄牙、西班牙,17世纪有荷兰、英国、法国,18世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瑞典、美国,19世纪前期有比利时等。早期殖民主义者曾力图在中国建立据点,夺取中国领土,因而有1557年葡萄牙人入居澳门,1624-1641年西班牙人占据台湾北部一带,1604年及1622-1624年荷兰人两次侵占澎湖,然后又于1624-1661年占领台湾。这些西方国家向海外扩张,还抱着宗教目的:正是在此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随着资本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对华贸易日益重要。中国的广州、厦门、宁波本来都是对外交易的口岸,但自1759年起,清政府限定只留广州一口,从此以后80多年间广州便成了澳门(这是葡萄牙人居留之地,其他外国人也可居住)以外由海上来华的外国人居住的唯一地点。西方国家来华活动最积极的最初是葡萄牙,接着是荷兰,最后是英国:它们都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有的使节曾到北京,有的还受到清朝皇帝的接见。这些来华使节大多提出发展在华商业利益等要求,其中有的侵犯到中国主权,但他们的要求都未能实现。英国是对华贸易最主要的国家,英商还越来越多地向中国非法输入鸦片,由此导致了鸦片战争。 三、俄国。这是从北面内陆与中国发生接触的唯一欧洲国家,而接触的发生完全是俄国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引起的。早在明末(1618年),俄国政府基于从科布多地区得到的有关中国内地情况的一些传闻,第一次派遣了一个使团来到北京,取得万历皇帝的国书,先后搜集了许多情报。这成为俄国向中国北部地区扩展的先行步骤。此时差不多正值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新王朝时,俄国人来到了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地区,他们作为开疆拓土的探险“远征队”,侵犯、蹂躏并企图强占中国领土,肆意压迫、抢劫、杀害当地中国居民。从17世纪50年代起开始遭到中国的有力反击。与此同时,俄国又不断派遣使团到北京,向中国表示通好并谋求发展商务。1685-1687年,中国接连对窃踞在自己领土雅克萨城堡的俄军发动攻击,给予重创。166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了两国的东段边界。不久,中国又准许俄国人照一定的人数及时间限制到北京进行贸易。后来位于中俄北部边境的恰克图成为双方贸易的主要地点。清政府还准许俄国东正教教士在北京建立教堂,进行传教活动。1728年中俄又订立《恰克图条约》,正式确定了两国的中段边界。在此期间,俄国又已在觊觎中国西北边疆了。由于俄国不断地向中国东北、北部及西北边疆进逼,边境及边界问题成为中俄关系中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