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史起止为1840年至1949年,其基本线索为时代中心的变化,即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相继成为时代的中心,依次领导了近代史上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据此可将近代110年的历史分成3个时期:(1)1840年至1895年是农民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民主主义革命揭幕时期;(2)1895年公车上书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资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无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 近几年来,史学界就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再次展开了热烈争论。缩小分歧,取得共识的关键是确定统一的下限和选择科学的分期标准。下限不同是产生分歧的原因之一。近代史从原先下限到五四运动的80年,延伸至新中国成立的110年,这个意见已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故不妨从1840—一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整的社会形态分成不同发展阶段这一角度处理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分期标准不同是产生分歧的另一重要原因。各有各的标准,划分出的历史时期自然不一样。综观各家,归结起来,是三种标准:(1)基本上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划分时期的标准,如三次高潮论;(2)基本上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作分期标准,如主张资本主义近代化为主线并据此分期;(3)主张把阶级斗争的表征和社会经济的表征结合起来,以反映经济结构变化的阶级斗争作分期标准,如四个阶梯论等。把政治阶级斗争和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以至思想文化变动结合起来考察以划分时期,自然更全面、准确一些,问题在于如何切切实实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上作出说明,找出相切点、契合点。 在争论过程中,有的研究者提到了近代中国的“时代中心”的问题,但没有充分展开。其实,以近代中国“时代中心”的变化作分期标准,可以反映近代史的进步潮流,可以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及其阶段性,是一个科学的分期标准。 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时代中心”?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是这样论述的:“马克思的方法首先是考察具体时间,具体环境里的历史过程的客观内容,以便首先了解在这个具体环境里,哪一个阶段的运动是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我们无法知道,这些时代的某些历史运动的发展会有多么快,有多么顺利。但是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只有认清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以此为根据来估计这国或那国的更详细的特点。”①根据以上引文,“时代中心”的概念很明确:第一,“时代中心”是指一个阶级,不是某一阶层,不是某一政治派别,某一集团和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第二,哪一个阶级要成为“时代中心”,它必然不是反动、倒退,或在总体上是反动、倒退的,必须是推动那个时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能够代表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三“时代中心”体现了时代的基本特征,主要特点。 列宁在该文中依据时代中心的变化将世界资本主义大时代划分成三个时期:1789-1871年是“资产阶级的上升时代”;1871-1914年是“资产阶级绝对统治和衰落的时代”;1914年后是“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的动荡的时代”,也就是资产阶级被无产阶级摧毁的时代。这种分期,准确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使资本主义发生、发展、衰落的历史过程和主要方向一目了然。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总轮廓是:政治阶级斗争方面,先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取得绝对统治权,然后,资产阶级处于第一时代封建主义所处的地位即被摧毁的地位;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过工业革命最终战胜了封建经济,然后,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的资本主义;文化方面,经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使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精神驱散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的黑暗统治,然后,马克思主义战胜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个阶级起“时代中心”的作用,表明它在该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主要方面都起决定或支配作用。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近代中国从社会形态上说属资本主义社会的范畴,我们应以列宁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大时代“时代中心”的理论为依据分析近代史的进程,估计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更详细的特点。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是畸形的,走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又要求我们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盲目套用列宁的理论。应充分考虑许多特殊情况,如:近代中国最初二、三十年中没有产生自己的资产阶级;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近代中国没有出现过资产阶级绝对统治的时代;中国资产阶级处于被摧毁地位的时间与世界史进程也不一样;等等。但把握了近代中国“时代中心”的变化,也就把握了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也就把握了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 谁是近代中国的“时代中心”? 我们认为,近代中国的“时代中心”可以分阶段地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时代中心”;1840至1894年间,时代中心是农民阶级;1894年至1927年,时代中心是资产阶级;1927年至1949年间,时代中心是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一阶段的时代中心。因为:一方面,农民阶级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军,农民阶级的运动,包括太平天国革命、各少数民族反清起义、捻军起义、反洋教斗争及稍后的义和团运动等,是推动这一阶段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农民阶级的反帝封建斗争顺应了这一阶段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响应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时代要求。农民反封建斗争,打击了封建制度和势力,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造成了日后成为无产者的、大批无家可归的游民,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方向变化;洪秀全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四大代表之一,洪仁轩提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表明了农民领袖朦胧向往资本主义的愿望;农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则有利于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近代农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