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作 者:

作者简介:
田锡富 湖北省社科院历史所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张之洞是晚清政坛上的著名人物,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先后在湖广总督、两江总督任上。尽管没有直接参加指挥战争,但对这场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战争十分关心,其行为和主张对当时有着重大影响。过去在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史时,对他的作用和影响注意得不够,专题研究成果亦少。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点粗论,求教专家学者。

      一、较早警惕日本帝国主义

      1894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事。但临战前夕,清政府仍麻木不仁。1894年5月,“东学党”败,日本政府理所当然应从朝鲜撤兵,而且清政府已向其提出同时撤兵。但日本政府借口改革内政不但不撤军,反而一再增派军队。这时清政府还不作战争准备,反而去乞求欧美各国出面调处,梦想利用第三者迫日本从朝鲜撤军。7月1日,北洋大臣李鸿章还转奏俄使称日决不先犯中国①。战火烧到鼻子尖上,仍嗅不出火药味,以致麻木到连朝鲜战场的统一指挥官,也是等到平壤战役前不久才由李鸿章奏请指派叶志超担任。然而,远离沿海和京城,在湖北湖广总督任上的张之洞,对朝鲜形势变化十分关注,主动加强同南洋大臣刘坤一、北洋大臣李鸿章、天津道盛宣怀和驻日大使汪凤藻等联系,及时了解朝鲜动态。他从多方获得信息,感到日本政府对待朝鲜问题的态度和日军在朝鲜的行动极不正常,认为:“朝鲜乱作,日本与中国将失和”②。并多次向朝廷呈述对时局的看法。7月10日张之洞在给台湾巡抚邵友濂和布政使唐景崧的一份回电中暗示当时情况复杂,“此间窘陋太甚,不便详言”。并告诉他们枪支、弹药可在何处筹到③,支持他们加强战备,迎接不测。自己更是在辖区内积极备战,令“水陆诸军严防”④。其主要措施有:

      一、严查奸细,清理内部,整肃官风官纪,严禁各属在审案时滥用非刑杖责无辜、久羁人证、凌虐狱囚,作好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战前准备。战前,张之洞通过多方消息得知日本已派出间谍到中国,特别是沿海、沿江地区搜集情报后,即清理内部,组织力量进行侦破。后来在湖北境内破获日本间谍多起,打击了日本间谍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敌谋而靖人心”的作用。

      二、亲自督促、检查湖北炼铁、枪炮各厂的建设和生产,并奏请清廷嘉奖为办铁厂“著有成效”的有功人员,鼓励他们再接再励搞好钢铁生产,为战争作好物资准备。朝鲜东学党事发之前,张之洞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按照正常速度建设铁厂和枪炮厂,“原拟就枪炮厂、布局两局之经费添补”铁厂。事发后,感到中国面临着战争的危险,故改变了初衷,加快了建设铁厂、枪炮厂的速度,既不能将枪炮厂的经费添补铁厂,又不能影响铁厂早日投产,反过来影响制造枪炮。张之洞说:“目前筹垫之经费若竟因此停工,既于大局有关,亦觉前功可惜,且熔炼钢铁若竟停歇,则制造枪炮何所取资?关系尤非浅鲜?”为此,张之洞“夙夜焦急”。特奏请清廷:“拟请于厘金、盐厘两项极力整顿,设法腾挪”资金给铁厂建设⑤。不久,又致电刘坤一,向其借船若干,协助运煤、矿石,以确保铁厂生产。还多次电催驻俄大使许景澄在俄为其购买炮坯、枪坯及现代化的快炮运抵湖北枪炮厂进行组装和仿造,为战争作好准备。并对清廷麻木不仁有微词。他说:“由铁而制器,而炼兵”,“此总以将来军旅之事,无仰给于人为断。”“鄂省奉旨设厂炼铁实为中国创办之事”⑥。6月“东学党”被镇压后,清朝政府竟散布和局已订,兵事未有的太平论调,甚至有人攻击张好乱花钱。对此,张之洞“尤深焦急”,但仍致函恳请许景澄设法尽速购回多种现代化的武器样品,他在函电中说:“和局虽订,兵事未有已时,快炮必须早成为妙。且须炮厂成功,鄙人方能引退。”⑦

      三、在向清廷呈述对时局看法的同时,积极在所辖长江中游沿线进行军事布防。6月间,张之洞接刘坤一电:“日本调重兵至朝鲜王京,胁议善后,并谣称将用兵入长江内登岸——自系恐吓之言”,并希望张之洞提高警惕⑧。张之洞更是宁可信其真,不可信其假。此后,更十分注意长江防务。他说:“倭人叵测窥伺长江蓄谋已久,亟应预为筹防,以期有备无患”。“鄂省虽地处上游,而设险整军本不可一日不备之事”⑨。并亲自视察沿江防务,“督饬将领修造炮台,务令精坚,合法训练士卒成劲旅”⑩。还特派湖北按察司陈宝箴赴江宁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会商联防。又致电刘坤一,向其借炮若干,以加强长江防务。

      我们通过对张之洞战前上述言行的考察和分析,认为张之洞是当时清朝统治者中为数不多的较早警惕日本帝国主义的官吏。当时,多数官吏深受慈禧太后和另一个实力人物李鸿章推行避战求和政策的影响,加之这些官吏多数是昏庸无能之辈,缺乏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统治阶级内部几乎处在一种麻木状态。为此,张之洞“惶陈痛愤,寝食难安”。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曾痛心疾首地回忆说:“试思去年之事,曷尝真有启衅之端?日本必欲代朝鲜改政,则胁朝鲜以必从可矣。我为东学党发兵,而日本不愿,则催我撤回可矣。可至必欲我京师,不过兵力已强,窥我无备,欲借称兵以偿其欲耳。”“臣屡次电奏”,“只以言轻术浅,不能仰动震听,挽回万一。”(11)这沉痛地呻吟,血和泪的回顾,显示出张之洞一片赤诚的民族爱国心。

      二、反对求和,坚持抗战

      1894年7月25日(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的中日战争终于爆发,清政府不得不于8月1日向日本宣战。严峻的战争事实,使清廷开始重视张之洞的意见。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清朝政府最高统治者光绪帝和慈禧也认识到张之洞“迭次电奏,于料敌筹备事宜亦多可采。”(12)张之洞有关意见得到最高统治者肯定后,他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几乎每天向清廷电奏对当时战情的看法和战事建议,有时一天多达三、四次。综观张之洞那个时期奏折,主要有如下内容:

      一是帮助清朝政府分析当时战争形势,特别是日本的行动及日本政府的态度,促清朝政府下决心坚持抗战,放弃避战求和的主张。张之洞在分析当时形势时说:“倭为胁和计,彼妄想甚大,断不肯和,必须苦战”(13)。并不断向清政府通报他所获得的日本信息,引导最高统治者认清“倭寇凶悖贪狠”本性,以坚定抗战的决心。张之洞在一份电奏日本以巨款“购洋军火”情况时,指出:“倭寇不惜巨款购械,其意在与中国穷兵苦战可知,断不肯即行得罢兵。”(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