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近代中日关系史分期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景彦 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教授

原文出处:
东北亚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就整个中日关系而言,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大部分。关于古代和现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均已有人专门论及。但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迄今为止,除苏崇民先生在《关于中日关系史分期的几个问题》一文中①作为整个中日关系史分期的一部分论及而外,再无人对此进行过专题论述。对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史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有利于把握近代中日关系发展进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以及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而推进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发展。

      一、分期的依据与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地位

      谈历史分期,首先要涉及的就是分期标准即依据问题。用什么作为近代中日关系史分期的依据呢?汪向荣先生在谈古代中日关系史分期时曾提出分期的依据“主要还是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的观点。笔者认为:不论古代、近代、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都不是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的直接作用的结果。“至于经济基础或生产力则只能在经过复杂的折射后,通过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的作用,才能对中日关系发生影响”③。无论古代、近代、现代中日关系史,都是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相互关系的历史。这种关系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中日关系史的发展变化。而导致这种关系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和事件,无疑就是划分这种关系史时期的重要依据。所以,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就应该以导致近代中日关系发生变化并与中日两国均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依据。同时,由于近代中日关系,史基本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日本侵略中国是近代中日关系史的主要特征。所以,在分期时就必须顾及到这一点。

      近代中日关系史,在整个中日关系史中居于承先启后的地位。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开始,结束了古代中日友好的历史,同时,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终结,又结束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目前,“中日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望深入中日两国人民心中。但要真正做到“中日不再战”、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那就必须牢记血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日关系史,它不仅可以“启后”,而且还是“后事之师”。

      二、近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

      读近年来出版的中日关系史著作,其中对近代中日关系史分期问题的处理,有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如张声振著《中日关系史》卷一(吉林文史·1986);也有以“日本明治政府开始侵华”为开端的,如杨孝臣主编《中日关系史纲》(上海外语教育·1987)。还有虽未明确提出分期问题,但从书中题目亦可看出的,如杨正光著《中日关系简史》(湖北人民·1984)就有“从友好到甲午战争”的题目。日本山根幸夫等人编的《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入门》(研文出版·1992)则是以“明治维新~日清战争”为开端的。至于近代中日关系史的下限止于何时,中国方面的著作基本以日本战败为结束,而《近代日中关系史研究入门》则以1972年“日中正常化”为终结。这期间具体时期的划分又不尽相同。笔者参考各家观点,认为近代中日关系史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时期。

      (一)1871-1894年为第一个时期。1871年中日两国之间签订《清日修好条规》是建立起近代中日关系的标志”④。《清日修好条规》的签订,不仅标志着自古代以来日本学习中国的历史已经结束,同时它也是中日两国间第一个近代性质的条约。不仅如此,从日本主动要求同中国签约的目的来看,“日本政府不仅企图获得‘皇国与支那比肩对等之格’,为征韩奠定基础,而且希冀援西例‘一体均沾’获得与欧美列强对华的同等地位”⑤,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从此时即已开始。并且,日本政府还欲通过签约,“‘利用所谓远交近攻之策,使清廷无法援助朝鲜’,这就是明治政府提出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目的,同时也意味着大陆政策在启动”⑥。事实上,《清日修好条规》换约的墨迹未干,日本便开始准备侵略台湾了。1874年日本在侵台后第一次向清政府勒索了50万两白银的赔款,日本已步西方列强后尘开了它向中国勒索赔款的先河。日本向中国勒索赔款影响极大,等于中国“向全世界登出广告,说这里有个愿意付款但不愿意战争的富裕帝国”⑦。接着1875年日本又制造了江华岛事件,这可以看作是挑衅性地试探中国对朝鲜及日本的态度的尝试。1882年趁朝鲜“壬午兵变”之机,日本强迫朝鲜与之签订《济物浦条约》,取得在朝鲜驻兵的权利。这不仅是扩大对朝鲜侵略,也是以朝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为推进大陆政策迈出的一步。1884年在朝鲜发生的“甲申政变”中,日本军队与清军发生冲突,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后,日本取得了同清朝同等的出兵权,此后直到甲午战争前,日本便在各方面积极准备对中国的战争。

      (二)1894-1904年为第二个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划分,有人认为应以1912年辛亥革命为下限,还有主张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下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极为重大。但是,从日本侵略中国的关系或中日两国关系来看并无大的改变。如以1918年为下限,那就越过了1904年日俄战争和1915年“二十一条”这两个重大事件。基于以上原因,这一时期的下限划在1904年比较合适。这样划分既没有越过上述二个重大事件,又将日本侵略势力伸入到大陆的前后区分开来。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则通过这次战争获得了巨额赔款,刺激了日本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日本向帝国主义转变的进程,为进一步侵略中国打下了基础。同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正确认识日本,中华民族开始了真正的觉醒。很多中国人企图通过学习日本以救亡图存,留学日本之风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另一事件就是1900年日本充当了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的主角,并企图在中国混乱之机占领福建,只是由于英、法、美的抗议和俄国对东北的占领,日本才放弃了占领福建的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