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太平军从广西出发北进,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发展。清政府八旗、绿营兵根本无法抵挡其进攻。1853年1月,咸丰帝令丁忧在家的曾国藩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湖南团练。从此,曾国藩打着团练旗号,开始筹建近代规模的湘军。他参照明戚继光的束伍成法,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湘军编练体制,对近代军制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就六个方面对曾国藩的后勤保障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首先,曾国藩充分认识到军队后勤在军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他上奏咸丰:“有阵战之危,则不可一日无饷,狡者借词鼓澡,朴者亦无斗志,患有不可胜言者。”①在太平军攻占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清国家的地丁漕盐一片糜烂,清军饷糈奇缺时,曾国藩极为忧患,认为“此次成军以出,已属竭力经营,若因饷项不继,饥疲溃散,则从此更无望矣。”②湘军“水陆进剿,断不敢稍涉迟误,惟虑饷项不能应手,即有制肘之虞。”③对于湘军中欠饷一事,曾国藩进一步指出其严重性:“欠饷愈久,兵勇愈疲。且亡者无饷银,伤者无养银,怨望之情,积而为挟制之状。胜仗不能加赏,败挫亦难于言罚。”④由此可见,曾国藩把以筹饷为主要内容的后勤保障工作视为军事成败的关键。 其次,曾国藩认为军队后勤必须由专人筹办,且须赏罚严明。 办团练伊始,他就认为“然团练之难,不难于操习武艺,而难于捐集费资”⑤,后又总结“治军筹饷,均以得人为要”。⑥为此,曾国藩主张挑选得力大员办理。为办好劝捐济饷,他在湖南挑了夏廷樾、郭嵩焘,在江西选了黄赞汤、朱荪贴,在四川则择胡兴仁、李惺。认为此数人者在官则素洽民心,居家则素孚乡望。在曾国藩的后勤人员中,黄冕、夏廷樾两位精明干练,是他选了又选,留了又留的难得之才。由于他选人得当,故基本上能满足湘军的需要。 除此而外,曾国藩对后勤有功之人实行重赏,对有过之人严惩不殆。曾国藩算账,锱铢必较,精打细算,为防止各军统领冒领军饷,特在饷章中规定,凡带千人者每月支银不准过五千八百两,凡万人者,每月支银不准过五万八千两。并重赏粮台有功之人,如“六品衔湖南试用知县李瀚章,该员品正才优,提调银钱所,随营支发,不避险阻,最为出力,应请免补本班,以直隶州留于湖南补用。候补内阁中书张家钰。该员核发各营军饷,收支销算,细心经理,随营接济,倍著勤劳,应请补缺后以内阁侍读升用,先换顶戴。”⑦对于后勤方面有过之人,曾国藩严惩不殆:洞庭营水师守备成名标,浮开船工费用,被革职严办;同知衔即选府经县丞李光荣所率川勇沿途掳掠,亦被革职;右营哨官万瑞书,竟敢至粮台空船上搬抢银两,即请饬湖南抚臣严拿万瑞书到案。如此奖惩事例,屡见不鲜。 再次,曾国藩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后勤保障体制。 一是粮台制度。1854年,曾国藩专门设置统一办理饷需军械事务的机构——粮台。湘军粮台共分八所:文案所、内银钱所、外银钱所、军械所、火器所、侦探所、发审所、采编所。粮台设总理事务一员,总揽大权,各所则分派委员若干人负责。粮台主要任务就是把通过各方筹集的粮饷、军械等经水路或陆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分发各路湘军。湘军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兵归将有,兵权饷权合一,全军服从于曾国藩一人。粮台制同样体现了这一点。粮台由曾氏一人把持,集饷权用人权于一身,自行任命得力随员具体办理,完全听命于曾国藩。并且,曾国藩在筹饷过程中,还不时针对实际进行改革,又设立了前敌、后路粮台和转运局,使粮台各部职责更加分明,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形成为较系统的粮台后勤保障体制,为湘军后勤作出了很大成绩。 二是长夫制度。绿营军制规定绿营除进行训练、战事外,还要承担各种繁重差役。平时缺乏训练,战时后勤保障不济。针对这一弊病,同时为提高湘军士兵战时行动速度,1854年,曾国藩首创长夫制,即在军营中专门设置后勤人员承担军中杂务。⑧长夫制的建立,使湘军摆脱了绿营差役的羁绊,一心一意冲锋陷阵,从而提高了战斗力;另外又可避免战时随便拉并,扰害百姓,从而减缓对立情绪。此举之行,确是曾国藩的独创,可谓一举两得。况且长夫价也不低,能招募农村劳力为之所用,对后来军兵种配置也起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第四,针对湘军不属国家经制之师实际,曾国藩实行“就地筹饷”的原则建立后勤基地,并采取购买和自制武器的方式,以保证湘军的后勤需要。 曾国藩创湘军之初,就把建立湘军后勤基地的问题提到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考虑。他认为当时太平军力量已很强大,非能一下子剿绝,应取“以上制下”策略,先控制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占领沿江重镇,最后一举攻克天京。从这一策略出发,并得到清廷“与其空言拨饷,支领不能应时,何如就近筹粮,兵丁得沾实惠”⑨谕旨,曾国藩便把重点放在湘赣两省,实行“就地筹饷”。 湖南是湘军兵源、粮饷、装备的主要供应地。湘军初创及东征之际,很大程度上依赖湖南支持。曾国藩后来总结说:“窃湖南一省,向称瘠苦之区。年来防剿本省,援应邻封,兵勇分道四出,而饷精犹能为继,良由经营得人,取民有道。前此助剿江西,协济黔粤,岁费百馀万两,久在圣明洞察之中。本年夏间,臣与左宗棠在湖南招募勇丁,数近二万,饷项军装,为款甚巨,皆由湖南竭力协济,得以从容集事,臣以一省之物力,只有此数,协助外省者日多,则供给本省者日少。此有所盈,则彼有所缺。本不欲再由湖南之饷,致蒙竭泽而渔之机。无如添募勇丁,添制枪炮,添造船只,在与湖南交涉,不得不借资湘中之力,挹注皖省之师。爰与湖南抚臣熟商,札饬臬司裕麟,道员黄冕、郑元璧等,会同文格,在于长沙设立东征局,凡盐、茶货物,酌抽厘金。……议定东征局所筹饷项,以三分之二解江西粮台,协济皖南一军。以三分之一解湖北粮台,协济皖北一军。”⑩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湖南对曾国藩支持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