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魏源的经世思想与社会实践

作 者:
贺平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者、爱国诗人、学者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隆回人。他家贫力学,九岁应童子试,十五岁中秀才,二十岁进岳麓书院深造,旋即参加省考拔贡。在岳麓书院,他深受湖湘学派的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同情百姓疾苦,力主社会改革;在学术上,留心经世之学,提倡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践。他二十一岁北上京师,结识了名震朝野的林则徐、陶澍、龚自珍等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了知识,熟悉了国情,看清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的历史与时势,造就了这位中国近代的爱国思想家与经济思想家。

      国运维艰,人才难得 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古老的中华帝国由盛而衰,临近暮路。嘉道以降,政治腐败,国势日弱。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日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侵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尤其是鸦片的输入,白银的外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面对严峻而残酷的现实,一部分学者,钻进故纸堆中,皓首穷经,考据索隐,正如有人形容的:“家谈许、郑、人说贾马。”这部分人企图沿着东汉著名经学家的道路走下去。一部分文人雅士则附庸风雅,躲进书斋,以稗史小说自娱,用琴棋书画消遣,优游岁月。只有林则徐,魏源、龚自珍、黄爵滋、贺长龄等,“苏世独立”,不追随潮流。他们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锐意改革弊政;反对时尚风气,提倡经世之学;力主严禁鸦片,堵塞漏卮;呼吁加强军备,抵御外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纾国难、苏民困作出了贡献。在这批人士中,魏源是最突出的一个。

      著书立说,理论先行 1825年,正当魏源年富力强之时,应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入幕。魏、贺系同乡故交,同出岳麓书院,均受湖湘学派影响,堪称知己。魏源只间参机要,主要精力是编辑《皇朝经世文编》。他把自己的思想,通过选编文章来体现,又从有关文章中采撷精华,用于社会实践。经过两年的努力,“文编”辑成,该书选编了顺治以来近两百年间一些学者、名流、显宦关于论治、论学的文章2219篇,有八个类别,65个专题,仅社会经济、基本建设、国防武备三类,就占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在该书序言中,魏源说明了编辑此书的目的:“知民务,积群虑,研几微,穷中极。”编辑的原则则是“书各有宗归,通存乎实用”,“总期文资于救时,例绝乎标榜”。简言之,编辑此书是为了“实用”、“救时”,为社会实践作理论准备。它昭示世人,做学问要厚今薄古,讲求社会实效;有知识学问的人,要能够“推本今世前世道器之污隆所由然,以自治外治,知从违,知参伍变化。”他痛斥那些“工骚墨之士,以农桑为俗务,而不知俗学之病之,更甚于俗史。托虚玄之理,以政事为粗才,而不知腐儒之无用,亦同于异端③。“读黄、农之书杀人,谓之庸医、读周、孔之书,用以误天下,得不谓之庸儒乎?④他所说的“腐儒”、“庸儒”,是指那些或从事烦琐考据,冷漠世事的学者,或吟风弄月,超然物外的文人,或因循苟且,尸位素餐的官吏。这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魏源主张“君子用世,随大随小,皆全力赴之。为其事而无其功者,未之有也。”⑤在其位要谋其政,不管地位高低,官职大小,均应努力去做,一分耕耘,能换来一分收获。这是魏源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皇朝经世文编》的问世,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而且为思想界和学术界开辟了经世致用的时代新风,它标志着魏源经世思想的最后形成并走向成熟。

      海运漕粮,便国利民 中国历代的政治中心多在北方。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靠农民交纳的以粮食为主的租税。全国的租粮都要运至京师,供军国之需。东南各省交纳的稻谷,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运输极为困难,一般只能船载水运。这项被称为漕运的工作,历来都是朝迁的要政,为统治者所重视,清代专设漕运总督管理。从事漕运的大小官吏,乃至漕卒丁役,都视此为美差。他们巧立名目,敲诈勒索,中饱私囊,把农民害苦了。农民交漕粮一担,还要交纳名目繁多的“漕项”,实际负担二担四五斗。清代征运漕粮的地区为江、浙、赣、皖、湘、鄂、豫、鲁八省,年额由400万担逐增至600万担,加上“漕项”,则实际负担约为1500万担。如此沉重的负担,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哪不胜栽禾。⑥农民愤怒了,要杀掉耕牛,卖肉买刀,起来造反!因此,历史上有远见的政治家,关心国运民瘼的改革者,都重视漕运的改革。唐代理财家刘晏,鉴于“运关东谷至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废止船只、人员一运到底的“直达法”,改用因河造船,船只、人员分段接运的“转达法”,取得了成效。“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⑦刘晏的改革只是避免了运输中的意外事故损失,其它方面的损耗和费用,未能减少,官吏、漕丁的营私中饱,依然存在。从根本上革除了漕运弊病的,是魏源倡行的“商船海运法”。

      开辟南北海运航道,始自元、明,但因筹划不周,组织、指挥不力,未获全功,故尔中止。1824年,淮河在高家堰决口,运河枯涸,漕运中断,每年400万担漕粮无法北运。致使朝廷震动,官府焦急,百姓恐慌。朝廷急调陶澍为江苏巡抚,出任艰巨。陶澍会同布政使贺长龄,将魏源制订的“海运方案”上奏,建议改行海运漕粮。陶、贺在奏章中根据魏源提出的理论与具体办法,说明这是以商道为运道,雇商船为粮船,就商丁为运丁,无须再探航道,不必另造粮船,不增人员,不筹经费,利国利民利商,一举而数得;强调“乘天时人事交迫而行之:渎告灾,非海无由也,官告竭,非商不为功也。⑧1826年,朝廷批准实行海运,并试航成功,从此海运漕粮成为定制。这次海运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名义上是陶澍与贺长龄,实际上有关理论准备,方策实施,都是魏源擘画筹谋,督办成功。海运漕粮的意义,在于“国便、民便、官便、商便,于古未有。”⑨这种商船承包的办法,缩短了航程与时间,减少了官办人员与机构,避免了官吏的营私与事故损耗。魏源从此次改革中总结出经验,进行改革要“因时制变”,“时之未至,虽圣人不能先天以开人”,在改革中,“不难于祛百载之积患,而难于祛人心之积利。”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