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这句话充分揭示出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具体地讲,信用既是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又成为推进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信用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序言中就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信用”作出深刻分析,他认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辛劳。”[1](p419)以上表述我们不难看出,恩格斯透过当时资本主义纷繁的经济现象准确地把握住了商业道德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在他看来,商业道德并非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日趋规范,商业道德也必然要随之发展,市场化程度愈高,商业道德的程度也愈高,二者应呈正相关的关系。恩格斯当时所指的商业道德,实际上就包含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信用。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商品货币经济。由于商品经济本身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信用也就必然要反映和适应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关系,换句话说,信用程度要随着经济的前行而不断推进。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信用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信用程度高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将阻碍经济发展,信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危机。 (二)信用是推进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已贯穿了社会再生产的全部过程,它实现了资金在时间、空间上的重新分配。 从信用与生产的关系看,第一,信用加速了资本的积累和转化,促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利用信用吸收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并以此向企业发放贷款,从而实现消费基金向积累基金的转化,社会生产资本总规模得以扩大。第二,信用促进了资本集中,推动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由于大企业比较容易取得信用优势,进而扩大生产规模,在竞争中战胜、兼并中小企业,使资本和生产的集中程度迅速提高,同时也使生产的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三,信用在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结构中发挥重大作用,国家通过银行扩张信用可以起到对某个行业或部门的扶持作用,也可以通过银行收缩信用对某个行业或部门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结构比例的宏观调控。 从信用与流通的关系看,第一,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金周转。信用的发展使许多交易不必通过现金结算,节省了流通费用;信用的桥梁作用,又使商品的赊销成为可能,加速了商品流通和资金的周转。第二,信用在货币流通中还起到了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银行可以通过贷款、贴现等形式扩张信用,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也可以通过减少贷款、贴现等形式收缩信用,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因此,良好的信用对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相反,信用滞后将造成信用不足,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二、我国当前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的37%,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2个百分点;因三角债和现金交易而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大大提高了交易成本。可见,当前不讲信用的不良之风盛行,并已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经济秩序,甚至出现商品交易倒退到大量使用现金交易的低水平商品经济阶段的情况,因此,如果再不采取适当措施整治信用危机,则其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综合治理信用问题已刻不容缓。那么,当前我国信用缺失源头何在? 应该说,我国当前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低。一般而言,在市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市场发育程度愈高则信息传递速度也愈快,因此失信的行为,尤其是企业的失信行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被外部所获取,失信行为的主体可能将要承担得不偿失的后果。因此,在市场发育程度越高的地方,其信用的参与者维持信用的意识也越强。同时,市场发育程度越高,其市场退出机制越完善,退出的难度越大,这也迫使参与信用的行为主体千方百计维护自身信用。以上情况,在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方则反之。因此,我国信用缺失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原因: 1、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这是造成信用缺失的直接原因。由于我国当前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治的法规制度尚不完善,加上经济转轨时期我们在规范市场上还存有种种漏洞,以致法制对失信方难究其责,而受损方又难以获得相应的保护。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便敢于置良心于不顾,从事“短期行为”:小的私营企业,大不了关门停产,法人代表逃之夭夭,受损企业投诉无门;有的企业仰仗一定的社会关系资源,“赖”字当头,能拖则拖,能推则推,而受损单位怕打官司可能陷入旷日持久之战,劳命伤财,有理只得吃亏;更有些企业主在利用失信淘得“第一桶金”后,改头换面,重新注册,摇身一变,成了“企业家”,其不光彩的历史,反倒引人效仿……正因失信引起的风险小,却带来诱人的利润,其过低的机会成本,致使在守信和失信的经济选择中,守信处于劣势,失信却能大行其道,正常的经济信用秩序被极大地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