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约束经济生活中的人们的行为使之合乎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所需要的目标时,此时的道德规范虽对社会行为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然而由于它尚未为个体所接受,因而总是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律令,它与个体的具体行为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距离。因此,要使这种“外在”的规范真正起作用,就必须使之真正内化成个人的德性,使他律化为自律,与主体融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伦理道德在节省交易费用中的作用。下面我们从个体德性的角度来研究伦理道德是如何发挥节省交易费用的作用的。 一、规范伦理的局限性 虽然伦理道德作为一种规范,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方式在形成社会的凝聚力,提供一致性和共识,消除诸多不确定性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即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能形成稳定的行为类型和提供确定的信息,因而与正式制度如法律等一样,有助于构成有序的交易秩序,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我们也同时必须看到这种规范伦理的局限性。 第一,这种以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为实施手段的规范伦理起作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是必须存在众人对某种行动形成一致的有关道德含义的共识。道德共识是建立在对该行动进行赏罚的集体行动的基础之上并内化在每个个体的心中的,否则,很难形成对行动者的有效鼓励或压力。科尔曼就认为要使众人的非议(如社会舆论等)起作用,就必须使人“形成有关事件道德含义的共识”,他说:“对于行动者而言,规范可能已经内化,行动者对自身行动进行奖赏或惩罚。当行动者的行动符合已被内化的规范,他本人的感觉是受到奖赏;如果行动触犯了规范,行动者的感觉是内心深处受到谴责。”[1]这样,规范伦理既通过个人内心的自觉执行又依赖外在的他律的强制使得社会生活具有一致性、可预期性。在经济生活中的这种可预期性则“意味着交易活动中的费用和风险降至最低限度,从而保证人们的交易合作秩序得以建立和有效扩展”(汪和建语)。因此,规范伦理要真正起作用,离不开个体的内化德性的支持。 第二,由于个体作为特定的历史存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以及所面对的环境往往各异;就行为过程而言,其由以展开的具体情景也常常变动不居;而作为一种规范的道德因其无法穷尽行为与情景的全部多样性与变动性,即只具有一般的形式理性,而不具有实质理性,这样就导致当存在外在监督的情景时,人们的行动往往表现为遵从这种规范伦理,而当这种情景一变,人的机会主义的行为就出现了。假若一个人并没有真正内化某种规范伦理,一旦外在舆论失灵,他对无规范环境的理性反应便是违规行为(若违规能带来利益最大化时)。 二、个体德性的弥补作用 我们知道,个体德性能够弥补规范伦理的不足,那么,它对降低交易费用的具体作用之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第一,个体对有关权利(产权)的德性自律,可以节省交易费用。我们都知道,交易在形式上最简单地表现为物品之间的互换,但在实质上它是不同物品的所有人之间的权利的转让。这样,对物品的权利的认可便成为交易得以展开的前提。如果交易双方不能对对方拥有物品的权利予以承认和尊重,则他们之间不仅不可能进物品的互换,甚至还会产生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掠夺;相反,如果交易双方都能对彼此的物品的所有权和转让权予以认可和尊重,则这一共识就能促进双方的信任,这样,他们就会选择交易即权利互换的方式来增进彼此的利益,从而使决策简单,减少交易费用。对相互权利的尊重,是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即自律行为。正是由于看到了个体德性的作用,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才认为,“信任、可信、忠诚和相信都是以经营者的道德态度为前提的,这已超出了单纯追求最大利益的模式。因为这些道德行为降低了交易支出费用,所以提高了市场的能力,减少了市场失灵的概率,减少了对国家强制合作的刺激。伦理学是对经济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一种调整措施,因为它降低了制裁和监督的费用。”[2] 第二,个体德性还可以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我们知道,人类行为既有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偏好,也有追求非财富最大化的偏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人不仅有追求满足生存的物质财富的需要,更有追求自尊、爱等较高层次的需要。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正是由于新教徒的“天职”的伦理观念使得他们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以追求财富的最大化为手段,力图实现获得救赎和荣耀上帝的终极目标。这种非财富最大化的价值取向内化于个人心中形成个体德性后,能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这样会导致超正常的效率的产生。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注重塑造员工的良好精神风貌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是构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部分。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人自身中存在和发挥出来的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要素。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由人的智能、知识、身体素质等因素规定的能力以及使这种能力发挥出来的内在机制(它主要是由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所构成)这两个部分所组成。而作为主体的人积极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素质即个体德性是构成人力资本的关键因素。[3]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为诸多经济学家所重视,如经济学家舒尔茨以及福山等人都十分关注伦理道德在形成人力资本中的重大作用。福山在其专著《信任》一书中指出,正是由于日本企业中员工的良好的道德素质促成了员工们的热情和信心,并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成为推动日本经济成功腾飞的奥秘。从这个角度讲,美德即财富是完全有道理的。难怪厉以宁认为,“什么是效率的真正源泉?效率的真正源泉在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在道德力量作用之下,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了,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了,效率将会大大提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