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道德是一种社会调控手段”,这是就道德的社会功能而言的。事实上,每个社会都会向其成员倡导某种形式的道德,这样的道德,由于其高于一般公众现有的水平,带有理想性、超前性,可以被视为“理想道德”。但对广大个体成员而言,道德更经常地表现为个人的生活信念和处事原则。每个个体都会在吸收社会观念、观察他人言行之后逐渐形成各自的道德,构成他的“常识道德”。常识道德是道德的一种最常见的存在方式,也是人们最经常感受到的道德的作用所在。日常道德与理想道德的关系其实就是广泛性道德与高尚性道德的关系,前者是多数人现实具有的道德水平,后者则是目前只为少数人具有、但代表了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和理想境界。 一、道德的日常性基础 日常道德体现了道德与日常生活的相依性。 道德是什么?道德为什么是必需的?这一难题困扰了人类数千年,至今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但是,我们已经发现,道德的起源问题与其说是伦理学的任务,毋宁说是人类学、民俗学、社会生物学等具体的、自然科学的任务,属于实证考察的对象。更具有道德意味的问题只能是道德领域之内的设问,如我们或我为什么应当是道德的?尤其要指出的是,我与我们对道德之需要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 道德对社会,就像法律、宗教对社会一样,都是次级的、工具性的关系,社会的目的超越于各种要素之上。当多个的我组成群体、社会时,就要对各种利益、关系做出协调,协调的手段有强制性的,也有非强制性的,宗教、道德、法律和政治制度等就应运而生了。道德之所以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重要原因是,道德具有宗教、法律所不具有的特点:第一,它是非强制性,它可能产生内在、持久的影响力量;第二,它诉诸某种价值观念,赋予了精神性内容,具有了神圣的意义;第三,它是相互交换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都说明道德并非是单方面的奉献、牺牲,而是相互关照,彼此提携,形成了共感或共识。 在传统社会,政府或其代理机构,如教会、学校、团体等控制着包括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所有方面的权威,不仅制订了可以和不可以的标准,也给出了好与坏、善与恶的榜样。社会本身的需要,如社会的团结、统一、利益等成了至上命令,道德、法律乃至经济活动都必须让位于它。但在现代社会,道德和宗教在获得相对独立地位的同时,也逐渐退出社会生活的主戏台,社会也不再强制推行某种道德准则或合乎道德的生活态度,相反,它为道德松绑;一时间,各种迥异甚至对立的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并存于社会。然而,社会并非完全听任道德的自生自灭,它会通过各种舆论、奖惩机制等加以鉴别、取舍,形成主流道德与非主流道德。一次次民间思潮和群众运动影响所及的只是某种当时占据正统地位的道德,但社会总是顽强地坚守着一个个道德体系,例如20世纪60~70年代席卷欧美的学生运动打破了“精英道德”观念,道德的等级被否认,使道德平民化;70~80年代的后现代思潮对西方中心主义的道德观进行了抨击;80~90年代的同性恋解放运动,则对异性恋家庭、政治及其道德给予了打击。但是,迄今为止,欧美社会并未道德沦丧,相反,欧共体的成立为欧洲社会提供了新的道德动力;反恐的旗帜也使美国的社会道德重新振兴。 社会所主张和力图维护的道德是日常道德还是理想道德?一般地说,既包含了日常道德,也包含了理想道德。或者从历史上看,前现代时期,理想道德的内容重于日常道德,而在现代,日常道德的比重日益增加,这也暗合了道德世俗化的趋势。 那么,个体与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从抽象的理论上说,道德与个体是相依不离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道德。但是,具体地说,由于道德并非个人生活的充分条件,一个人即使脱离道德仍然是可以存活的。例如在荒岛上的鲁滨逊没有道德、没有宗教,只要有水、食物和空气仍然可以生存下去。显然,道德不是人之为人的先决条件,也不必然是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一些个体是可以摆脱或否决道德而存在。指出这一点,恰恰是想表明,正因为道德并非天然地伴随着人的出生而来,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拥有它或远离它,个人与道德的关系就不能从发生学意义上寻找,而应当从个人的实际生活中探求。 无疑,道德并非个人的先知先觉或纯粹外在的社会强制,这一认识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是“平凡的真理”了,但是,道德与个人的哪些因素相关?又如何在个人生活中生长出来呢?一些实证科学,如心理学,为了说明道德的个体发展,常常从观察幼儿入手,如皮亚杰、柯尔伯格等都是通过这一方法获得了突破性成果。他们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规律:第一,道德的形成与确定是有个体差异的,尽管相同年龄、相同受教育状况的人会出现大致接近的水平,但因个人诸条件的制约,仍会表现出个体差别;第二,道德的发展与个人心理发育、成熟是成正相关的。冲突性的道德规范的选择只能由较大年龄的人做出,幼小阶段的儿童只能对善恶分明之类的简单事件做出判断;第三,个体的道德成长存在由低到高的阶梯,道德成长表现为道德选择的自主性提高,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增强、道德之外的因素干扰减少等特征。 道德除了与个体的心理因素、认知水平有关外,还与个体的成长环境相关,还包括他的家庭、居住场所、所就读的学校、所结交的伙伴以及他所接触到的各种大众传播媒体。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话不假。特别是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方面,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人,也是他们最早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向孩子传达的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孩子就容易接受来自其他人的良性影响。因此,父母应当始终注意约束自己,不过于放肆,不过于口无遮拦,这些都将有利于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好坏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却存在令人堪忧的状况。曾经有一个调查,询问在校学生最崇拜的人;在美国,自己的父母被排在第二,而在中国,则被排在倒数第一。可见,许多中国孩子并不欣赏他们的父母。可以合理地推论,他们一般也不大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包括道德在内的诸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