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中的主观幸福感

作 者:

作者简介:
苗元江,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博士生;余嘉元,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导师。(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不同的文化中幸福感的标准与来源存在差异,主观幸福感理论模型主要有自我决定模型、多维模型以及目标模型。积极的自尊、关系满足、生活意义与规范、父母期望等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主观幸福感有着不同的影响。主观幸福感模型的文化整合,使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文化在幸福感中的作用和机制,未来的主观幸福感理论模型应该综合考虑不同文化的影响,从而能够深入地理解幸福感。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03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研究一方面要回答“幸福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回答“幸福从哪里来?”,即回答幸福感的本质与影响因素。近年来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已经显示了主观幸福感的文化差异,那么,文化在主观幸福感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理解幸福感的一般含义,而且要更精确地理解文化在幸福感中扮演的角色。这有赖于主观幸福感跨文化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并在此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与模型进行文化整合。

      一、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

      (一)主观幸福感的自我决定模型。

      Ryan,Sheldon,Kasser和Deci提出幸福感的自我决定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有三个基础性的心理需要,即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这三个因素的满足是形成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此模型认为内源性的目标追求(例如个人成长、自主、他人的赞美、社交)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大程度满足感,而外源性目标追求(例如经济成功、生理吸引力及社会声望)不能够给人们提供这样的满足感。Kasser和Ryan发现,自我接纳(

      selfe-acceptance)、社会情感(community feeling)、友谊(affiliation)与自我实现及生命活力有重要关联,而与行为问题负相关。他们研究发现,经济成功、名誉、生理吸引力与抑郁、焦虑与生理症状正相关,而自我接受、社交情感、友谊则与这些心理异常显负相关。最近Kasser和Ryan的研究发现:外源性目标与低自尊相关,其表现为过度迷恋电视、更多的滥用药物、滥交朋友、情人(注:Austin,J.T.,Vancouver,J.B."Goal Constructs in Psychology:Structure,Process,and Content,"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6,120,pp.338-75.)。目标决定模型认为:个人行为的动力类型、行为的原因、趋向目标的过程,对个人的幸福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Sheldon和Kasser1998年研究发现:趋向内源性目标的进程与生活满意感正相关,而外源性目标与生活满意没有相关,当人们以内在价值(如亲密感、归属感、成熟感)而不是以外在价值(如地位、金钱、形象)为导向时能够体会更多的幸福感。Ryan和其他学者总结这些研究认为: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必须重视个人成长、自主、良好的友谊和社会服务,不断努力追求内源性目标,换句话说,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好的生活”就是个体为其个人成长、独立、与他人深厚的友谊和社会服务的努力过程(注:Brrunstein,J.C.,Schultheiss,O.C.,Grassmann,R.,"Personal Goal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tive Disposi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75,pp.494-508.)。

      (二)主观幸福感的多维模型。

      Ruff根据人类发展提出主观幸福感的多维模型。她批评了传统幸福感研究对情感的过度关注,认为情感的评估不能够明确地回答主观幸福的涵义,幸福感的心理机能应该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境控制、自主。这就是Ruff和Keyes从研究数据中发现的主观幸福感结构六个因素,在各年龄段总体幸福感水平大体相似,但各个因素则有不同。幸福感的各因素平均水平随发展而有变化,幸福感的突出方面在整个生活空间也会有变化。例如,生活目的和个人成长分值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情境控制和自主分值逐渐增加。更具体说,对目标的追求和自我完善使得年轻的人们具有更加成熟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未来的生活中变得更加能够自控。Ruff通过对中年与老年(包括男性与女性)访谈发现,对中老年来说,与他人良好的关系是幸福感构成中最重要的方面(注:Ryff,C.D.,Keyes,L.M."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75,pp.494-508.)。虽然经验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活空间中“幸福生活”的标准与性质有差异,Ruff更强调对生活目的的追求以及与他人有良好关系的普遍意义。Ruff和Singer注意到对生活目的的追求以及与他人有良好关系是人的健康中最重要的特征。“部分是由于其多方面的渗透力——渗透到哲学、道德、社会科学,并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注:Ryff,C.D.,Singer,B.The Contours Positive Human Health Psychological Inquiry 1998,9,pp.1-28.)

      (三)主观幸福感的目标模型。

      前面两个模型主要涉及积极的自尊、社会服务、生活目的、友好关系的普遍意义,而目标模型则关心幸福感的个体差异与发展性的变化。目标被看作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检验它可以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这些均影响到个人的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所谓目标,就是个体行为的内在目标状态,而价值,就是生活的取向原则,可以视其为高层次的目标,个人成长则是指日常生活个人的努力,最低层次的目标。目标是幸福感模型的调控装置。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幸福感,是人们获得与维持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个人目标与价值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幸福感的不同(注:Oishi,S.,Diner,E.,Suh,E.M.,Lucas,R.E."Value as a Moderator in Subjective.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9,67,pp.157-84.)。生活目标使人感生活有意义,并产生自我效能感。同时,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帮助人们应对各种日常生活问题,使人在社会和困境中保持良好状态。Brunstein认为: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目标时,幸福感才会增加,目标必须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幸福感。与个人需要不一致的目标,即使达到也不能增加主观幸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