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及素质教育,是目前高校中的两大重要课题,也是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要求。由于素质教育具有时代性、内化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道德教育应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充实道德教育内容,使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能协调发展,发挥最大功效,从而增强道德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1、由“显性式”向“隐性式”转化 过去,我们的道德教育偏重以“显性课程”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即通过德育工作者课堂上“知识性”和“理论性”的灌输来显性式完成,实际效果不佳。近几年,由于“隐性课程”给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人们事先不曾预料到的好效果,因而一些高校的道德教育已逐步由“显性课程”为主的教育转向“隐性课程”为辅的教育,即把高校道德教育融合在优秀的课任教师、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这三维空间的构建之中,使大学生在隐性教育中,潜移默化地领悟出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端正态度,谨慎审视人生。 首先,优秀的课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艺术地渗透道德教育。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教材,他们都能在备课时挖出来,讲课时溶进去。挖出来,指的是理解教材、分析教材,恰当选择其中的道德教育因素;溶进去,指的是讲授过程中,适时、适当、适量地体现道德教育。所谓体现道德教育,必须依附教材,在这一学科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智力开发中,自然贴切、不露痕迹地渗透教师的观点、立场,饱含教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光会“挖”,不善“溶”,不能叫成功的“寓”;而只知“溶”,不善“挖”,也不能叫自觉、准确的“寓”。我们主张的是:挖得准,溶而不露痕迹,象“着物物不知”的春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宜细水长流,忌瓢泼大雨,不能搞得简单化、形式化、庸俗化。如果每一位优秀的课任教师都能很好地贯彻渗透性原则,那么各科教师将会凝成一股坚久的道德教育合力。 其次,优美的校园环境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隐性道德教育。高校校园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石都应向大学生表现一种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校的自然条件、财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地美化校园,让大学生置身其中,既能感到庄重、严整、大方、活泼,又能感到心旷神怡、高雅别致。一幅张贴适宜的广告,一个达意悦目的通知,一条言简意赅的标语,一块放置得当的警示牌,一条整洁的林阴道,一个恰到好处的装饰,一尊引人深思的雕塑等等,都向大学生传递着一定的观念,给每个大学生以形式美、语言美、艺术美的示范。不难想象,杂乱无章、野草丛生、废纸满地的校园环境是难以培养出文明高雅的人才的。 再次,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是高校的灵魂。优良的校风学风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隐性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修养、内在素质的熏陶作用不可低估。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风学风,它通过追求一种整体的优势,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交际与合作中凝聚成一个整体;它通过创造一致的精神气氛和融洽的文化氛围,消除大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磨擦,协调人际关系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它的导向和渗透功能,有利于促进优良的校风学风的形成,也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总之,隐性课程教育能渗透到高校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构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两课”或某一门专业课程无法比拟的,也是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加强协调、发挥合力的有效切入点。目前,我国高校积极推行的师德建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211"工程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也蕴含着隐性课程的作用,它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之向“高尚”、“纯粹”、“脱离低级趣味”和“有益于人民”的人格目标迈进。 2、由“灌输式”向“内化式”转换 当前,在道德教育中比较注重灌输和集体的教育,而忽视道德对象的主体内化。我们说“灌输”教育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使道德认知内化为他们的道德品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基本特点是知行合一。只知不行,不能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就不能称之为道德。道德教育在历史上称之为“教化”,这个教化(或教育)实际上是个完整过程的两个阶段。“教”是灌输理论,提出要求,是所谓的明理;“化”是培养,是按照道德要求进行训练,即“养成教育”。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其着力点在于促使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而养成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是道德品质、文明行为等。道德教育应坚持育(接受教育影响——主要指在课堂)、养(吸收营养成分——主要指在课外)、成(内化形成素质——主要指通过实践)的有序结合,通过“情感引发、情感体验、情感深化、情感外化”四个环节促使大学生形成有利于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然而,当前的高校道德教育,说到底,所着力解决的只是“道德知”的问题。而“道德知”的逻辑在先并不必然导向“道德行”,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也不意味着道德行为能力的提高。一个从知识层面上牢固掌握道德规范的人却可能很少或者几乎不表现出任何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也就是说,现实的高校道德教育更多地甚至很好地解决了“道德知”的问题,但在“道德行”或者是有意识的、稳固的“道德行”方面的成效还不显著。解决道德认识问题并不困难,只需要反复的教化和空洞的“说教”就能实现。而用解决道德认识问题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道德行为问题是难以奏效的。道德行为从根本上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需要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这样,才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因而,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加强实践性,培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促使其由“知”到“行”的转化。